人民网
人民网>>金融

金融科技路在何方?业界:应用度低亟待全业务链实践

2017年11月30日20:32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李彤)花样繁多的模式创新与监管举措的层层落地,让金融新业态“新”在何处、怎样避免触碰“红线”成为业界关切话题。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互联网金融合规与创新论坛”上,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金融科技应用度低,尚未改变难普、难惠现象。进入强监管周期,要避免“一刀切”对市场带来的波动,未来三到五年数据基建的完善将对行业规范展现出价值。

金融科技效果超乎想象?从业者并不乐观

“目前行业中的科技金融应用度低,导致难普、难惠。”百度副总裁黄爽表示,信息数据共享的步伐跟不上市场发展,信贷服务的线上化程度还较低,这导致了难普;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用户想要的产品、定价匹配度与差异化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是难惠。

前世界银行全球金融与市场局首席金融专家王君认为,金融服务要判断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当前很多是垃圾数据,存在重复计算的情况,与还款结果呈弱相关性。不少平台关于未来的图景画的很好,但是缺少实践支撑。

“从获客、风控、产品到服务的全链条中,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要真正发挥科技作用。”黄爽表示,智能金融要实现前、中、后台的全面升级,而不仅是简单前台场景的导流。

人人聚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许建文表示,科技元素应该涵盖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以车抵贷面临的障碍为例,他说,尽管线下作业效率高,但一线员工缺乏生产力工具,风控停留在典当思维,贷后监测模式落后。只有营销全渠道化、风控数据化、运营自动化、贷后智能化,才能提升线上线下效能,改善用户体验。

许建文判断,由于持续投入高、短时间产出低等特征,科技金融将逐渐成为寡头之间的竞争,并成为未来平台间竞争中的关键因素。

预防监管“一刀切”对市场的影响

近年来,在行业准入、负面清单、牌照发放上,监管创新得到了市场一直认可,有专家表示,随着监管效能的提升,要预防“一刀切”对市场带来的影响。

“监管不能一刀切,要留一个通道,这是合规的本意。”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表示,应在适度创新与风险监管间寻找平衡点,营造金融业务创新的市场氛围。

王君认为,对金融的监管改造要坚持有法可依落到实处,加大平台违规的成本,做到业务行为的可追溯。

作为市场从业者,许建文表示,监管是行业发展的基础,能够带来“马太效应”及自律净化,监管是开启金融创新2.0时代的钥匙,合规调整给良性竞争提供了机制保障。

在数据对接共享上存在技术性问题

数据是金融业务的基础,监管部门授权行业协会筹建信用信息共享系统,通过权威部门化解数据缺失难题,被认为是我国征信行业加速发展的标志,获得业界的持续关注。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统计分析部主任周国林介绍说,信息和数据是互金协会服务工作的基础,协会近两年做了大量基建工作,包括打造统计检测制度、信息披露系统、信用信息共享系统。未来三、五年后,这些基础设施会体现出它的作用和价值。

以车抵贷业务为例,许建文表示,大量小微客户游离于银行征信体系之外,征信缺失、多头借贷是行业发展的瓶颈,需要打通用户和车辆信息,共享机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一方面是企业对数据的饥渴,另一方面是个人信息滥用。商业公司未经授权使用个人隐私数据,黑产贩卖等问题时有发生。

在王君看来,不仅要建设正规征信体系,还要警惕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造成商业滥用的可能性。也有从业者认为,在数据报送等方面,平台与监管方间尚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

(责编:王吉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