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金融

超乎想象还是过分高估?业界热议人工智能的金融应用

2017年11月29日08:4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李彤)“无现金超市”、“刷脸支付”、“智能投顾”……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金融领域炙手可热,已成为各家布局高地的落子之处。

在日前举行的“《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上,业界人士表示,科技为金融服务与风险防范提供了支持。但也存在一拥而上、盲目跟风现象,要防范金融领域的伪创新。

“科技发展有助于提升效率,缓解信息不对称。”在腾讯云技术总监、腾讯云安全大数据负责人王翔看来,不少企业已将人工智能应用在了获客等环节,例如从人群中精准筛选,运用大数据技术辨别客户是否对产品感兴趣;通过机器深度学习,分析用户对产品的深层次需求;对客户放款前,使用生物识别,对用户提交的资料进行真伪筛查。

对于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王翔表示,基于社交网络能够对关系链进行技术分析,很多金融欺诈主要源于黑中介人群,他们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和其他人有很大不同。在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防范欺诈行为方面,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在经历了电子化、网络化、移动化阶段后,互联网科技改变了传统金融生态。与传统理财相比,智能理财通过算法和产品完成以往人工提供的理财顾问服务。

懒财网CEO陶伟杰表示,智能理财的优势是成本低,利用先进算法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理财机器人能够为上百万人服务,在规模基础上降低了单个用户的边际成本。

智能理财在受到追捧到同时,也遭遇到鱼龙混杂的窘境。陶伟杰表示,市场上超过90%是打着智能幌子的伪智能平台。“首先,智能理财重要的特征是千人千面,后端理财机器人根据用户对风险、收益和流动性不同的要求,配合不同类型的资产。前端表现为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收益;其次,要看能否做到动态调整,持续对外界因素进行跟踪,实时调整资产配置方案,符合用户的需求;三是看是否政策合规,智能理财没有资金池,没有违规业务。”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稿对时下火热的智能投顾提出了多项监管要求。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朱宁认为,防范系统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有关部门的系列举措已经表明了监管态度,市场参与者要高度重视。

(责编:冯人綦、赵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