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金融>>大政策细落实

大政策细落实

从中信银行走来的“富民书记”

2017年09月27日08:3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编者按:

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近年来,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一线员工中,一批道德品行优、工作业绩佳、群众口碑好、事迹感动人的人物脱颖而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多视角展现普通银行员工的事迹,在银监会指导下,人民网近期围绕“点赞银行人”“工匠精神”“大政策细落实”等主题进行专题报道,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学有榜样、行有示范,争先创优、追求卓越。

相关案例由各机构提供,其中既有爱岗敬业、业绩突出的先进模范,又有勇于创新、业务精湛的行家里手;既有心怀群众、扎根基层的榜样,又有不怕牺牲、见义勇为的楷模。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最美银行人”为行业稳健运行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作为一名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了近二十年的业务骨干,2015年中信银行南京分行党群监察部员工张杰响应组织号召,走出办公室,走进苏北农村的田间地头,逐门逐户拜访贫困,为农民脱贫致富出谋划策。

转变角色

2015年2月,受组织委派,张杰参加了江苏省委驻盐城市响水县帮扶工作队,为期两年,担任响水县老舍中心社区红旗村“第一书记”。响水县地处盐城市东北部,是一个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的省定经济贫困县。红旗村是省定经济薄弱村,总人口3600余人,其中低收入148户,合计458人,由于集体经济匮乏,整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历年的变迁中负债198万元。许多群众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如何破解红旗村的发展难题,对他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从参加省委帮扶工作队伊始,张杰便开始“恶补”帮扶的政策文件,坚持“向群众学、向书本学”。于此同时,积极深入调研,摸排情况。在驻村工作期间,坚持深入每户低收入家庭,了解农户生活生产状况。在张杰眼中,过去扶贫只是一个名词,坐在宽敞整洁的办公室里从没意识到贫困会是如此景象,幽暗的灯光、低矮的土房、各种不知名的味道飘荡在空中,这一切让他觉得肩头的担子沉甸甸的。

同时,南京分行对张杰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党群部、工会领导多次来响水调研指导帮扶工作。他们深入基层、走访田间、聆听声音,掌握大量反映贫困现状的数据资料进行总结探索,使得红旗村的帮扶工作迅速有了起色。

集体增收

红旗村由吕旺、正舍、前河三个贫困自然村合并而来,村级债务负担非常重。前些年,村里曾经想过发展高效种植以增加村集体收入,但是村里拿不出土地流转费用,村民们宁可将土地流转给外地私人老板,工作没法开展了,村干部也没了威信。

张杰反复思量,最终选定光伏发电作为红旗村的资产增收项目。在历经一个多月的反复磋商和协调下,省委帮扶工作队终于决定投入650 多万元,在位于红旗村的老舍中心社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内的6栋标准厂房7200平方米的屋顶实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发电90万度。并网发电后,这就是滚滚而来的不竭财源, 就是绿色银行,红旗村的集体积累增加和低收入户精准脱贫就有了基础,村里的债务就能逐步化解了。

根据测算,光伏发电帮扶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约80万元,且该项收益可持续时间为20年。其中,扣除18万元用于村集体经济增收,其余收益将全部用于补助低收入农户,人均年可增收约1000 元。有了这份“阳光收入”,不仅为村集体和低收入户带来了持久的收益,村里的干群关系也变得融洽了。

精准到户

省委帮扶工作队还先后投入近百万元资金,帮助红旗村发展高效农业、在村里开办了服装加工厂,引导低收入户就地务工,实现就地脱贫。2016年当年投资15万元购进服装加工设备,引入能人大户,现加工厂日日开工,直接解决了6个低收入户留守妇女的务工问题,实现家门口就业,并每年为村集体创造不少于4万元的集体增收。

红旗村支部书记蔡玉梅说:“感谢中信银行给我们送来了好干部,让我们终于看到了希望。”为了给低收入户增收开辟新渠道,在村四组、五组内流转500多亩土地发展高效农业。在流转土地过程中,村干部们起五更,睡半夜,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最终该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目前已经种植的500多亩辣椒,不仅合作社赚到了钱,村里33 户低收入户都有人在基地务工,每天60块。今年65岁的四组低收入户薛腾云家因病致贫,家里有病人,无法外出务工。高效农业基地建起来后,他成为基地“固定工”,每月2000元固定工资。

红旗村四组的低收入户薛波云是位老电工,但是因为妻子患病卧床,无人照料,老薛只能在村里帮人做些简单的水电,四处打打短工。知道这一情况以后,村干部主动找到他,请他做村里光伏项目的管理员。老薛开心的说:“在家门口,干的还是老本行,又能照顾家里,收入也高了许多,真要感谢张书记。”

扶志安民

扶贫先扶志,教育帮扶一直是张杰确定的工作重点。张杰拿出个人工作经费三万多元,并组织后方单位中信银行南京分行的同事们捐款捐物,在红旗村的教育扶贫上积极投入,从孩子们抓起,增长他们的知识,开拓他们的眼界,先后为老舍中心小学捐赠书包200余只,图书4000余册,为红旗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要想富、先修路。红旗村二组由原来3个村民小组合并而成,摊子大、问题多,人心也不齐,导致组内至今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道。张杰一方面做群众工作,发动农户筹集部分资金,一方面争取工作队和后方单位支持。2016年,在省委工作队和分行的大力支持下,投入26万元新修一条1000 多米长的水泥路,切实解决红旗村3个村组的村民出行难问题,直接受益的农户达到150余户,让村民真实感受到了政府及后方单位的关爱。

不忘初心,用心、用情、用力,当好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第一书记”是张杰的工作目标。展望未来,张杰期望着红旗村全面迈入小康,所有低收入户彻底脱贫致富的那一天早日到来!(相关素材由中信银行提供)

(责编:仝宗莉、杨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