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金融

外储连续回升站稳3万亿美元 专家:资本外流压力仍在

2017年08月08日10:0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8月8日电 (记者 李海霞)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0807亿美元,环比增加239亿美元,升幅为0.8%,为连续第六个月出现回升,创2014年6月以来最长上升周期。多位专家表示,预计跨境资本外流的压力仍在,央行外汇占款维持低速增长。

连升6个月站稳3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有经济“稳定器”之称。外汇储备是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资产。

在官方发布7月外汇储备数据之前,多家外资机构均预测,我国7月外汇储备将持续上涨,环比增加180亿美元至260亿美元之间。

彭博汇总21位经济学家的预测中值显示,7月末外储料环比上升180亿美元,或将是自2014年6月以来首次六连涨。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丁爽预计我国7月外储上涨260亿美元,主要来自估值作用,例如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中的欧元、日元以及英镑资产价格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7年1月我国外汇储备跌破3万亿美元为2.9982万亿美元。随后,自2月起,我国外汇储备逐步回升,直至7月已回升至30807亿美元,连续6个月站稳3万亿美元之上。

外汇储备连续回升受汇率影响

外汇储备是一国综合能力的象征,有助于我国维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所需的良好外部条件。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外汇储备规模是一个连续变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对其合理水平的衡量需要综合考虑一国的宏观经济条件、经济开放程度、利用外资和国际融资能力、经济金融体系的成熟程度等多方面因素。

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7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延续稳定势头,外汇供求趋向基本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总体升值,推动以美元作为计量货币的外汇储备规模出现上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认为,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好转,一方面得益于非美资产带来的估值提升,另一方面,资本流动对外储的影响逐渐减小。

然而,在刘健看来,美元指数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汇率估值对外汇储备贡献度可能下降,并可能成为外储回升的重要制约因素。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认为我国经济向好和人民币兑美元逐步升值是外汇储备连续回升的主要原因。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预期下降并对美元逐步升值,跨境资本流动形势回稳向好,在此背景下,银行结售汇逆差状况趋于改善,推动外汇储备持续回升。”温彬如是说。

然而,外汇储备连续6个月正增长,反观央行外汇占款数据,截止6月份则是连续20个月负增长。

“这两者的差异主要是外汇占款是历史成本人民币计价,反映真实的央行外汇市场操作;而官方外汇储备则是估值计价,美元汇率变动以及资产收益率变动都会计入储备数据。”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说。

他认为,在人民币汇率水平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外汇占款更为重要,外汇占款直接和基础货币相关,中国当前基础货币增速已经回落至5%左右,因此关注外汇占款指标对于资本市场流动性更为有效。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及其团队表示,继续维持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区间波动,而非单边升值,以及外汇市场供求弱平衡的判断。预计跨境资本外流的压力仍在,央行外汇占款维持低速增长。   

(责编: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