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金融

引导金融业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贾晋京
2017年07月22日18:38 | 来源:证券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引导金融业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近日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引导金融业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风险可控。”

  “引导金融业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蕴含了此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判断: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形势变化,金融业要跟上。会议提出了三项任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从认识论来看,这三项任务分别是关于金融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服务好实体经济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从理论高度提升了对经济与金融关系的论述,既要认识到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是金融的本源,又要看到经济与金融之间客观存在着互动循环关系。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金融应如何服务好实体经济。

  一是金融在宏观经济中的功能。从宏观层面看,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重塑实体经济,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正在重组经济中的存量部分,而经济中的增量部分主要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动能。实体经济的结构变化要求金融服务结构的变化。因此,宏观层面上,金融体系要以服务供给侧的存量重组、增量优化、动能转换为重点。

  二是资本市场如何服务实体经济。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使得投资活动中具有“试错”和高风险特征的成分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投资资金来源应具有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因此,直接融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就要求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三是银行体系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改善间接融资结构,推动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

  四是金融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功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克服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是全局性的重大工作,服务实体经济中发展需求的是普惠金融体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普惠金融体系的推广条件也更加充分。发展普惠金融体系可以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与绿色金融。

  如何抑制金融中存在的“脱实向虚”倾向也就成了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大课题。抑制“脱实向虚”的关键就在于必须以金融体系之外的实体经济为根本,坚持“从内到外”的循环,防止“从内到内”,并且要清理规范中间业务环节,避免变相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防控金融风险

  全国金融工作把“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高度,这是在当前经济与金融运行环境发生诸多系统性变化的大背景下,做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判断。具体来说,当前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要从三个维度加以观察:

  第一,金融体系内的风险积累。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一些金融风险开始积累并暴露,例如房地产行业相关不良贷款率、资本流出和人民币贬值压力、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当中的乱象等。期限错配、权益错配、货币错配日益增加,构成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循环中的重要风险源头。

  第二,金融开放中的风险放大。随着我国金融业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在分享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承担了更大范围的国际金融风险和更深程度的国内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西方国家及跨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依旧处于主导地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容易受到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影响。在美元加息预期下,一些新兴经济体出现了资本流出和汇率贬值的问题。美国经济政策存在很多的变数、欧盟内部财政隐患、英国启动正式“脱欧”,以及部分地区局势动荡等因素,都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不断出现较大波动,这也是我国的须面对的国际金融风险。

  第三,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舆情风险。金融信息服务既有金融行业的专业性特点,也具有媒体行业的传播特点,同时又需要借助互联网等高科技,是横跨多个领域、行业的新型现代化高端服务业。某些金融信息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碎片化、意识形态化的特点,各个市场主体也无法对其真实性和目的性进行准确把握和衡量,一旦出现具有明显偏向性的消息,就会引发“蝴蝶效应”,产生“踩踏”,甚至会动摇社会大众对金融市场的信心、诱发金融系统的信用危机、影响消费和投资预期等,进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深化金融改革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深化金融改革方面强调了三个方面:加强金融监管、扩大金融开放、坚持党的领导。

  在加强金融监管方面,最受关注的是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概括而言,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加强金融监管方面的主基调是利用新的技术条件加强统筹协调,例如“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监管信息共享”,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是“统筹协调”主基调中的一个举措。在当前金融业混业经营、产品创新、新技术应用等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分业监管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监管空白区”,加强混业监管势在必行。除了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会议也要求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增强金融监管协调的权威性有效性。增强功能监管、行为监管的力度,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是会议明确的大方向。

  在扩大金融开放方面,着重强调了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金融业对外开放,一个核心原则是“积极稳妥推动”,为此要“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增强金融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机制。近期,人民币纳入SDR、A股纳入MSCI等都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大幅上升,中国自身成为了全球金融稳定中的“系统重要性”因素。因此,借助“一带一路”,合理、有序、稳健推进金融开放,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事关全局稳定的重大历史进程。

  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确保国家金融安全。旗帜鲜明地确立政治原则的优先地位与主导作用,以政治路线引领资本行为,才能确保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原则不动摇,使金融有效服务于中国长期发展、长治久安的整体目标。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责编:朱江、伍振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