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金融

公募FOF或下半年发枪 基金公司撸起袖子了么?

国际金融报记者 | 严言
2017年02月20日08:19 |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小字号

申报数量不断积累,但是迟迟不见获准发行,“公募FOF怎么没消息了?”开年来,不少投资者都有这个疑问。国内基金公司正在酝酿的FOF产品与国外成熟市场有何不同?

去年下半年,关于公募FOF的进展大有加快之势。9月公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10月发布关于基金中基金(FOF)的基金经理注册登记有关事项的通知,11月首批FOF基金经理注册函下发。至此,公募系FOF上报的最后一步完成,符合条件的各家基金公司基本上都选择了在第一时间去申报。

从证监会最新《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显示的FOF申报情况来看,目前,共有24家基金公司申报了50只各种类型的FOF产品,这些产品均已经得到受理,正在等待第一次反馈意见。

公募FOF迟迟不发枪,基金公司急不急?

发行:恐怕要到下半年

“关于FOF发行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消息。”广发基金在回复《国际金融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如今公司内部的FOF团队,从人员储备到组织构架都已经就绪,只等相关规定下发后,就可以开展后台系统的准备工作。

但是,FOF产品发行的发令枪到底何时会响?广发基金负责人表示,关于时点还是未知之数。“至少在一些关于FOF估值的指导意见还没有下来,配套的规定没有下发之前,产品应该不会批下来”。

自2016年6月18日公募FOF征求意见稿发布以后,多家基金公司都早早开始了对FOF产品的筹备。

“我们已经上报了三只产品,公司为了FOF业务专门成立了资产配置部,对这项工作是很重视的。”华夏基金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我们去年开始也重点发行了很多细分行业的基金,也算是为FOF做准备。“不过具体产品什么时候面世,还得等监管层审批,我们也很想早点发出来”。

一家已经上报了两只FOF产品的基金公司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FOF产品和之前其他品种基金产品不太一样,产品审计需要的时间预计会比较久,我们预计下半年启动的可能性比较大。”

“今年能发出来就不错了。”该负责人补充道。

筹备:各家进展不一

尽管,业内预期“发令枪”要到下半年,但是这半年时间,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对于已经上报了产品的基金公司来说,在等待产品获批的同时,也在进行内功修炼。“现在主要是和销售团队做一些针对FOF基金的前期沟通和培训。”上海一家公募基金这样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此外,FOF团队目前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和托管行做前期的沟通工作。鹏华基金向记者透露,“现在在研发新的策略,还有跟托管行进行沟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这个阶段,除了研发新策略、与托管行沟通、进行销售团队培训外,也有不少团队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撰写相关报告和模拟组合跑业绩之上。

当然,目前仍有多家基金公司还在继续招兵买马,构建自己的FOF投资团队,不少基金公司甚至成立了专门的部门。

博时基金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现在博时的FOF团队构建得已经相当完整。其12人团队的配置也是记者采访到的“最豪华阵容”。据悉,博时多元资产管理团队分为宏观策略研究、资产配置、风险配置与风险控制等小组,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以团队的研究与集体决策取代组合经理的个人决策,并将通过制度、流程确保FOF投资的平稳运行。

策略:稳妥打新或成首选

记者了解到,国外FOF产品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全内部FOF,通过精选自家公司旗下优异的基金产品搭配组合;二为全市场FOF,即对全行业精选基金产品进行配置;三为委托投顾模式,联手第三方机构进行FOF管理。这三个模式各有优劣,那么,国内各家基金公司准备推出的首批FOF产品将采用什么模式呢?

从采访来看,目前基金公司紧锣密鼓准备的产品,大多为前两种模式。

上投摩根透露,公司已经准备了几套基于不同投资策略的FOF产品方案,目前更倾向于以内部基金组合为主的方案,希望可以从基金筛选层面和资产配置层面获取双重阿尔法回报。

值得关注的是 ,一位基金公司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从已经上报的产品名称来看,全行业灵活配置以及打新策略会比较主流。”

“初期推出的FOF系列产品会以资产配置型FOF为主,充分考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水平,精准定位长期战略资产配置结构的同时辅以有效动态模型进行战术调整。”上述负责人表示。

尽管最终的产品尚未推出,但多家基金公司均已经在进行模拟组合的构建和业绩跟踪。比如富国基金公布的一只FOF模拟组合,组合整体追求绝对收益,权益子基金追求相对排名,目前组合中有10只内部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基金和货币基金。

收费:接受度不是问题

在20多家基金公司积极申报FOF,力争行业头筹之际,FOF面临的一些发展难题也被普遍关注。比如双重收费和收税。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影响FOF发展的核心因素还将是未来的业绩、口碑,而不是收费。

依据证监会去年9月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规定,基金管理人不得对FOF财产中持有的自身管理的基金部分收取FOF管理费。基金托管人不得对FOF财产中持有的自身托管的基金部分收取FOF托管费。基金管理人运用FOF财产申购自身管理的基金的(ETF 除外),应当通过直销渠道申购且不得收取申购费、赎回费、销售服务费等费用。

华南一家基金公司的内部人士称,FOF投外部基金的时候,底层基金的管理费是按日计提计入基金资产的,这是FOF基金及其管理人无法掌控的。如果要避免双重收费的话,还需要等待监管进一步的指引或者细则出台。

当然,相比费率因素,投资者更加重视的是FOF产品业绩。

(责编:李栋、李海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