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金融

银行营收下滑亟需创新

雷振华
2016年11月07日14:22 |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小字号

一方面,银行要跳出利差收入的惯性思维定式,不再以存贷利差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银行要跳出“贪大求稳”的固有发展模式,正确对待银行营业收入的下滑与利润的下降,从银行自身创新发展上下足真功夫,才能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稳健发展。

日前,21家上市银行三季报披露完毕,净利润“微增”依然是大银行的常态,营业收入普遍下滑成了银行业新的苦恼。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中行以2.48%的净利润增速领跑,建行、交行、农行、工行分别为1.19%、1.03%、0.52%、0.46%。

现实来看,21家上市银行营业收入普遍下滑似乎让人心生不少担忧。一般来说,在公众的心目中,作为“财神爷”的银行应该是最赚钱的行业,然而近年来银行无论是利润还是营业收入,都处于个位数的增长状态,尤其是营业收入近3年来几乎均呈现下降趋势。

事实上,深度审视我国经济发展的运行轨迹,可以发现,银行营业收入下滑与利润下降是有其合理性的。一是银行业已经在思考如何实现自身良性发展的问题,如果银行业只是一味地强调自身的收入与利润,而全然不顾经济实体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运行的实际,难免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甚至会犯“杀鸡取卵”的本源错误;二是体现了银行业开始注重与经济实体同步发展,不再是一味地只求自身收入与利润,而片面地忽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才是银行发展的源泉这一客观经济规律;三是银行业在国家规范收费管理和倡导践行社会责任等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已经开始注重转变发展方式,在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上,对经济新常态有了正确的判断,明晓了“宁肯发展步子慢一点,也要实现健康发展”的道理。

正是因为如此,表面上银行业给人的感觉可能在走下坡路,实际上当前正是银行业审时度势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始,正是银行业“大智若愚”的新型发展理念与战略思维的体现。试想,一旦银行业只是强调自身的营业收入与利润,而全然不顾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即使在目前信贷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的有利时机,也难免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尴尬,更何况我国经济实体处于调结构的特殊时期。因此,银行营业收入下滑无需大惊小怪,更无需过度担忧,因为银行业收入下滑与利润有所下降,只是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短暂停留而已。

作为银行业来说,若能在助推实体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轨迹,那么不但可以实现银行业自身的超常规发展,而且可以欣喜地看到实体经济协同银行发展的可喜局面。这就要求银行高管层需具备前瞻性的创新发展思维。一方面,银行要跳出利差收入的惯性思维定式,不再以存贷利差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决策发展的全过程,要注重考虑成为经济实体的“话语权”股东,以“自己人”身份为经济实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独具银行特色的专属全方位服务,不再是单纯地凭借经济实体的发展指标,来判断是否融资帮扶。同时,要在国家鼓励混业经营的战略考量下,找到银行自身的发展路径。

另一方面,银行要跳出“贪大求稳”的固有发展模式,要敢于走出“没有风险,只有利润”的传统思路,既要深入研究国家政策的战略发展方向,又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经济研究团队,还要牢固树立“没有了经济实体,您什么也没有”的发展理念,更要形成“企业发展十分,我只求三分”的科学发展观,走出“算计客户”规避监管的歧途,把“客户坚不坚持务实、坚不坚持创新、坚不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准则、坚不坚持最终造福人类”作为终极发展目标,然后围绕不同经济实体的需要,提供最实在、最优惠、最贴心的金融服务。

若能如此,正确对待银行营业收入的下滑与利润的下降,从银行自身创新发展上下足真功夫,才能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稳健发展。

(作者系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特约研究员、中华福学促进会经济研究员)

(责编:李栋、李海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