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泾县“水果小镇”琴溪镇:产业扶贫惠乡亲

周边县市众多市民和游客前去采摘。
据中国宣城网报道 连日来,泾县琴溪镇昕果葡萄园、玲芝精品葡萄园等5个葡萄园相继开园,吸引了周边县市众多市民和游客前去采摘。因此,琴溪镇也被市民和游客亲切地称为“水果小镇”。
种植蓝莓助脱贫
泾县琴溪镇马鞍村与安徽旌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流转土地,种植蓝莓170亩,建成蓝莓采摘园。该蓝莓采摘园采用生态种植模式,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产出的果实品质优良,可即采即食,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该村挂职书记朱丽辉告诉记者:“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马鞍村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将2015年9万元选派干部帮扶资金投入蓝莓基地建设,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35万元。同时,该村利用2015年产业发展类扶贫项目建设一处250平方米的蓝莓仓储用房,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算完了第一笔账,朱书记又接着说:“今年蓝莓挂果面积有60亩,亩产2000斤,每斤价格50元,蓝莓产值达600万元。”
头顶烈日,朱书记带领记者参观了蓝莓采摘园。“开园的日子里,周边市民和外地游客都来了,双休日人气更加火爆。”朱书记告诉记者,该采摘园用工岗位向贫困户倾斜,其中需要固定工人35人中,有12人是贫困户,每年可平均增收4500元以上。与此同时,每年还可为贫困户提供临时就业岗位1500个以上。
扶贫西瓜格外甜
今年5月底,琴溪镇马鞍村第一批绿色无公害西瓜上市,并通过“农超”对接,一车车的西瓜走进了上海、南京、六安、芜湖、宣城等地超市,许多客商纷纷订购,走俏市场。
安徽旌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理郭秦智对记者说:“马鞍村与泾县绿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功牵手,流转复垦适宜种植蔬菜和水果的土地230亩,种植了三批西瓜。其中,流转10户贫困户土地27.5亩,每年可增加贫困户土地流转收入1.1万元,户均增收1100元;为贫困户提供15个长期就业岗位、2000个临时用工岗位,带动贫困户就业,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西瓜也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扶贫西瓜’。”
甜美葡萄欢笑多
如今,正值葡萄成熟的季节。记者近日走进琴溪镇玲芝精品葡萄园、昕果葡萄园看到,一列列整齐的葡萄架上挂满了饱满的葡萄,一片丰收的景象。
“以前我们种葡萄,苗子种下后,一般要两三年才能挂果,但扦插的葡萄苗只要一年就有了果实。”该镇琴溪村村民李拥军向记者介绍,科学种植后,果实结得多,目前每株葡萄苗大约能产20斤葡萄,第一年的亩产就能超过2000斤。
昕果葡萄园负责人李川洪带领我们走进葡萄园,她告诉记者:“在引种葡萄时,我们采取早晚熟品种搭配的方法,精心打造葡萄园。夏黑、巨峰等早熟品种在7月初开始采摘,美人指、巨玫瑰等晚熟品种要到10月份才能采摘,有牛奶味、酸甜味、蜜糖味和提子口感多重选择。”
为了拓宽销售,昕果葡萄园还开通了微信销售平台,每天定时发布产品信息,推广自家葡萄。一些关注微信的买家,还会邀约亲朋好友前来采摘,在葡萄园里边游玩拍照,边发微信“现场直播”。
该镇党委副书记徐宁告诉记者:“我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肥沃含沙的土壤,引导当地致富带头人发展观光农业。同时,动员有实用技能的返乡民工‘凤还巢’回乡创业,引进江浙沪等地先进的种植技术,带动当地农民大力种植蓝莓、西瓜、葡萄、猕猴桃、草莓、油桃等水果和烟叶,拥有蓝莓基地、西瓜基地、葡萄基地、草莓基地、油桃水蜜桃基地等水果园近千亩,烟叶基地2000多亩。在带动周边老百姓发家致富的同时,也为近百名贫困户提供了长期就业岗位,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