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金融

解读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之一

权威人士讲话三次谈到“杠杆” 如何化解高杠杆?

曾刚
2016年05月12日19:00 | 来源:人民网-金融频道
小字号

【编者按】5月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的文章,这是自去年5月以来“权威人士”第三次在人民日报“发声”谈中国经济。《开局首季问大势》一文提出了五个问题,均是当前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包括经济形势怎么看、宏观调控怎么干、供给侧改革怎么推、预期管理怎么办、经济风险怎么防。人民网金融频道与业内多位专家约稿,就相关金融话题进行解读。

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的文章,这是继去年5月20日、今年1月4日后,权威人士就经济发展问题第三次发声。

在文章中,权威人士三次提到了去杠杆的问题。“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权威人士强调,当前最重要的是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

早在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的五项重点任务中,“三去一降一补”,其中一去就是“去杠杆”。可见,如何化解高杠杆成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杠杆率的衡量指标有很多,如负债与股权之比、负债与资产以及债务/GDP之比等。为与其他研究保持一致,我们从“债务/GDP”的角度,对我国目前杠杆率状况做一个简单地测算。从结构角度,一般的分析都以部门划分为基础,即将经济总体划分为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居民部分,分别评估其杠杆率水平。

一、杠杆率现状分析

首先从政府部门看。在中央政府层面,按国债余额估算,截至2015年底我国国债余额为106599亿元。此外,按照2013年12月审计署公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中央政府或有债务占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占比大致为25%,按这个比率匡算,2015年中央政府或有债务约为26000亿左右。在地方政府层面,2014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即审计口径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15.4万亿元,地方政府或有债务(包括审计口径中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8.6万亿元。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新增0.6万亿元。中央地方加总,2015年底,政府部门债务总额接近39万亿,与GDP之比为57.37%,目前已经接近国际通行的60%的警戒线。

其次是非金融企业部门。过去几年中,随着金融市场化的推进,非金融企业的融资渠道日趋多元化,除传统的银行贷款外,债券、信托、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保险资管以及私募等融资渠道发展迅速。根据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截止到2015年末,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已经超过160%。从变化趋势上看,2011年以后,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从124%迅速上升到160%以上,增幅超过30个百分点。与国际平均水平(不管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相比,我国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都明显偏高。

最后是居民部门。居民部门的债务结构相对,主要以贷款为主。根据统计数据,2015年底住户短期贷款额为89084.86亿元(其中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各占50%),中长期贷款额为181228.1亿元(其中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分别占比80%和20%)。照此计算,我国居民部门总体负债规模为27万亿左右,与GDP之比接近40%。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居民部门的债务水平仍处于适度区间,有进一步提升的余地。从变化趋势看,在过去段时间中,随着金融机构业务结构调整,对零售业务的关注度提高,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相当迅速。从2008年(18%左右)至今,已上升超过一倍。

二、杠杆率的变化趋势

根据以上三个部门的杠杆率分析,截至2015年底,我国总体的债务/GDP水平接近260%,大体达到了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但远高于新兴经济体。

在部门层面,政府部门(尤其是中央政府层面)和居民部门杠杆率仍在合理区间,但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明显偏高。在实体经济结构调整、资本回报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企业部门债务负担日益沉重,不仅拖累了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导致了金融风险的不断积累。值得关注的一个趋势是,尽管从2012年以后,有关部门就开始通过信贷政策有意识地控制金融杠杆(尤其是地方政府和企业部门),但我国整体的杠杆率水平仍逐年攀升,尤其是杠杆率原本就已很高的非金融企业部门,仍然维持了继续上升的趋势。

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之所以易升难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从需求方来看。在经济下行周期,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压制。在存量债务较大的情况下,还本付息压力已经很大,经营状况恶化使企业无法靠自身利润来维持运转。为保持经营连续,企业可能会有更大的借款需求。

从供给方看。随着利率市场化加速,净利差水平迅速收窄,价值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银行等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盈利压力也与日俱增。在信用风险没有明显恶化的阶段,银行有很强的信贷扩张动机,通过“以量补价”来确保收益的快速增长。

在制度环境方面。长期存在的刚兑环境,抑制了金融风险的合理释放。这直接导致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实际信用风险的错误评估,并进而刺激了过度借贷的行为。这种风险错配,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

在融资结构方面。长期以来,我国融资结构发展严重失衡,债务融资占据了绝对主导的地位。尽管过去几年中,银行信贷以外的融资发展迅速,但这些新兴融资工具中,有相当部分是出于监管套利或粉饰报表目的,而作为银行信贷出表的通道存在。此外,其他一些与银行信贷不直接相关的融资方式,如债券、信托贷款以及相当部分的私募投资,大多仍属于是债务融资或者“名股实债”的范畴。其结果,降低了各种控杠杆政策的效果,使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在信贷政策收紧的背景下,仍然可以继续提高杠杆。

三、化解的路径

如何有序实施“去杠杆”,是维持实体经济稳定运行,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目前所处的环境,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打破刚性兑付,实现金融风险的有序释放。本质上讲,金融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因此,去杠杆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是否会产生风险,而在于对这些风险的管理是否恰当,金融机构的风险抵补能力是否充足。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部分行业、局部地区,甚至部分金融机构出现某种程度的风险,都是正常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这种优胜劣汰正是市场化机制发挥效力的途径。鉴于此,未来工作的重点,并不是防止风险暴露,而在于夯实金融体系应对和管理风险的能力。在认识层面,应适度提高风险容忍度,打破刚性兑付的预期和制度环境。在银行拨备覆盖充足的前提下,应更坚决地加快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揭示和处置,加快过剩产能企业、僵尸企业的淘汰和退出,避免因拖延和风险掩盖可能产生的长期不利影响。

2、基于市场化原则,探索多元化的风险处置机制。通过债务重组、债转股等方式,实现过剩产能行业信贷的有序退出,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同时降低去杠杆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强化监管,限制跨市场的监管套利。近年来,许多金融机构通过跨市场的产品合作,来绕开信贷政策和资本监管的限制,成为了加杠杆的主要通道。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在金融混业趋势下,不同监管机构在准入、业务监管等方面标准不相统一,而且各部门之间缺乏监管协调所致。从未来看,优化监管架构,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统一相同类型业务的监管标准,并建立起跨行业的信息统计和共享机制,都是亟待加强的工作。

4、加快发展股权融资,优化融资结构。应继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股权融资渠道,恢复和提高股票市场的融资能力。鼓励市场化的企业资本金补充机制,在企业自身盈利能力下降时,使企业能通过权益融资、股权转让等多种方式补充资本金,逐步将债务融资转化为权益融资,达到消化债务和修复资产负债表的效果。(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中小银行研究基地主任)

(责编:李海霞、李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