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金融>>兰考县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典型人物

我的扶贫故事:牛倌儿

县委办公室驻南彰镇宋庄村工作队 张升奇
2016年05月09日14:13 |
小字号

话说南彰镇宋庄村有一个外号称作“牛倌儿”的人。他最大的特点就靠养牛致贫。你一走到宋庄村,随便打听牛倌儿是谁,村里的群众就会说,他呀是胡合聚。胡合聚,现年57岁,南彰镇宋庄村6组的养牛户,也是典型的因病致贫户,他靠养牛挣来的钱都用在了为老伴看病上。但老伴却因癌症2015年初去世,牛也不养了,还欠了几万元外债。因为他有一套养牛的好把式,村里的群众就给他起了个牛倌儿的外号。

牛倌儿的思想转变了

在我们驻村工作时,发现村里的群众有时有些好面子,都希望把家里的事儿办的风光些。这个牛倌儿也不例外。我们看到有几户群众在办家里的红白事时动辄几万元的花费,造成了浪费,也败坏了社会风气。我们3个队员就坐在一起商量从“省”字上做文章,抓好红白事简办,让群众把钱省下来,办其他的事儿。当听说牛倌儿胡合聚要为过世的老伴办周年纪念时,我们就去做他的思想工作,希望他简办,将省下来的钱继续养牛。见到我们劝阻,他的头摇得像拨浪鼓,坚决不同意。好,你不同意,我们就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于是,我们工作队的3个人3天2头往他家里跑,每次都是将嘴皮子磨烂,架不住我们的狂轰乱炸,他的思想有了松动。于是,我们就趁热打铁,说只要你简办,在村里在带个头,我们就会在你办事时进行“解围”,把简办的做法在广播里讲透,不让你在亲戚邻居面前丢面子。就这样,他简简单单地把这个事办了,粗略地算一下,仅这一件事他就省下了1万多元。当然,随着工作的开展,该村也改变了过去“再穷办事也不能让人小看了”的观念, 逐步形成了红白事俭办的良性循环。

牛倌儿将牛养成了金牛

我们把他作为脱贫致富典型来扶持。先后3次带他外出参观,解放思想,5次对他进行教育培训,提高技能,12次上门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坚定他发展致富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在我们的不断吹风下,牛倌儿又要养牛了。牛倌儿胡合聚的儿子胡登云31岁,也有一定养牛经验,就让他们父子俩一块养牛吧。俗话说,上阵父子兵嘛!2015年初,我们就带领他们父子俩购买牛犊8头。我们还利用到户增收项目资金为其补贴5000元,帮助协调贷款16万元,并引导他与群众合作共赢,囤积了附近群众120亩地的玉米秸秆,用来发展肉牛养殖。目前发展到36头,年增收8万元以上,同时也解决了附近秸秆禁烧的难题,改善了人居环境。

牛倌儿的顺口溜

闲暇下来,牛倌儿胡合聚就会自豪的哼着自编的顺口溜:这政策就是好,扶贫队员家里跑。筹资金学技术,拓宽思路来养牛。这养牛不用问,秸秆下来变成粪。变成粪粪一多,不上肥料不打药。这养牛真是好,百亩秸秆能吃了。这喂牛效益高,秸秆下来不焚烧。不焚烧不冒烟,天天都是好蓝天。好蓝天心情好,小康路上大步跑!(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薛白、李海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