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金融>>兰考县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典型人物

浙江:扶贫路上当好“列车长”(扶贫手记)

浙江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石坑村第一书记张谊
2016年05月03日09:2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浙江:扶贫路上当好“列车长”(扶贫手记)

  位于浙江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北林垟大山里的石坑村,直到去年,村集体经济不仅零收入,还负债20万,原村支书因违纪被免职后,竟没人愿意接棒。

  2015年8月,我来到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矛盾问题异常复杂的小山村任第一书记。几个月下来,看着村子蒸蒸日上的蜕变,欣慰之余也感喟不已……

  感悟一: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一个团结有力的班子,是带村脱贫的保障。刚入村,迎面而来的却是两个“下马威”——两位支部委员当面向我请辞、部分党员公开表示不参加党员会议。“连‘两委’班子和党员都毫无生气,怎么带领村民谋发展?”

  当晚,我特意找村委会主任和支委长谈,从“两委”班子建设到村庄的发展,很多意见大家越谈越一致,心也越谈越近。驻村第一周,我开始“走村不漏户”,走到辈分和威信都很高的陈锡权家,他的建议和意见很好。我想,这么有能力的人怎么不让他参与村级事务?在我的推荐下,他成了村老人协会会长。

  党员为什么不愿开会?原因在于原村“两委”执行“五议两公开”不到位,令党员寒心。于是,我和新村“两委”约法三章,村重大事务必须“五议两公开”,让所有党员和村民都参与到村里的建设、管理、监督中来。党员纷纷表态:“你都能把石坑当成自家,我们本村党员更不在话下!”

  感悟二:扶贫带致富、先修出村路

  “车头”修好了,“车子”怎么跑?村民对我这个“列车长”寄予厚望,以为第一书记能带资金、带项目下来,但其中的尴尬只有我自己知道。村民和党员给我的建设意见足足写满了三页纸,可村里没有一分钱,这些建设蓝图怎么实施?重新燃起的村民热情不能失!经村“两委”商议,决定“从紧到松,从易到难”“出成绩振民心”“长发展富民力”。

  过去的石坑,进村和出村只有一条破旧的水泥路,道路狭窄,会车都难。于是,我决定先翻修这条400多米长的老路。两个月下来,跑项目、筹资金、督进度,我山上山下不停地跑,总程不下上万里,终于争取到8万元上级补助资金,又动员村民投工投劳、党员和在外经商村民慷慨解囊……路宽了,村里的发展也多了“出路”,“溪流整治、生态停车场、村口牌坊”等项目也提上了日程。

  感悟三:多一节车厢多拉客

  火车要上路,不能只有车皮,还要有车厢才能拉客。石坑村要脱贫,不能只靠基础建设,还必须有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石坑村集体唯一的资产就是投入十来年还不见成效的500亩杜仲种植基地,通过多方牵线,我和“两委”决定将该基地对外承包,这就增加了数万元村级收入,盘活了村集体资产。同时,我还结合“娘家部门”优势争取到了区委农办和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使稻田养鱼、林蛙养殖、本地鸡养殖三大基地和旅游观光民宿等特色产业开展得如火如荼。

  感悟四:不让一名乘客落下

  村集体经济有了起色,但全面脱贫还需更多方法。村民杨洪生患脑癌,治病花光了家中积蓄,平日只能靠儿媳和孙子微薄补贴;85岁的老人杨权弟行动不便,儿子已逝,儿媳脑充血不能劳作,孙子在外打零工,7岁的曾孙女按规定应在泽雅上学,却无能力监护……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我和民政部门反复沟通,为他们争取临时困难救助,协调解决孩子上学等具体问题。半年来,我们对每户贫困对象都制定脱贫计划,通过“爱心救助和扶贫慰问”活动发放了2万余元的慰问品、慰问金。

  “石坑”号出发的汽笛拉响了,村民们把我当自家人热情地招呼着。我感觉自己就是这名“列车长”,一定要让这希望的车轮滚滚向前,让它安稳行驶在“精准扶贫”的轨道上。

(责编:薛白、李海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