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金融>>兰考县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图片报道

贵州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先进:勇当先锋 情注小康

徐梅
2016年04月26日09:11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贵州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先进:勇当先锋 情注小康

  本报记者 徐梅

  通讯员 覃平飞

  全省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先进集体

  “三力齐发”给力农村精准脱贫 ——省卫生计生委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纪实

     省卫生计生委遴选精兵强将进驻铜仁市松桃自治县,扎实推进松桃自治县同步小康建设。

  强化外部给力,解决群众脱贫实际困难。一是全委举力。委党组在委工作经费中安排专项经费430万用于驻村工作。委机关10个处室、10个直属单位与工作队员所驻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帮扶,统筹全委之力支持驻村工作。二是队员戮力。工作队决定成立驻村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建立微信工作群交流经验,及时反馈工作进度,迅速提高驻村工作执行力。同时,争取经费10余万元规范“干群连心室”。三是群众聚力。召开村支“两委”会、村民代表会126次,印制发放便民服务卡3000余张,入户走访10560余人次,收集到意见建议共计80余条,改善民生办实事好事1120件,调查协调处理民事纠纷130余起,真正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同时,还利用苗族“二月二”鼓社节、赶场天等节假日,组织开展政策宣传和防病治病知识宣传及义诊活动,向群众发放10余万份宣传资料和价值12余万元的宣传品和药品等。

  激发内生动力,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一是项目支持。着力解决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协调修建岩桑坝水库,预计投资1.3亿元,解决2乡镇30多个村3万多人饮水和农田灌溉。争取到资金510余万元,为所驻村修建通组公路和产业路、修复灌溉水渠、修建人畜饮水工程、修建村委会办公楼、卫生计生服务中心、公共厕所和学校食堂、安装太阳能路灯等,使所驻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安排资金190万元支持松桃县盘石镇永利医院建设,为两省交界边远贫困山区群众解决“看病难”问题。二是产业扶持。驻村工作队协调引进资金2亿元,修建腊尔山生态旅游创新区,争取50万元修建响水洞村观光步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协调经费200余万元支持所驻村实施“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发展壮大蔬菜、经果林等种植、养殖项目,发展各村集体经济,争取项目支持种植经果林1050亩,油桐900亩,引进大棚西瓜200亩、核桃育苗基地70亩、柚子基地270亩,养殖山羊、黄牛700头。三是爱心帮扶。在松桃发生洪灾期间,协调解决价值61万元的大米和23万元现金支持受灾群众。联系慈善机构,为受灾村民发放价值7万余元的大米200包、生活用品80多套。争取“韩红爱心”公益活动为215名患有白内障的群众进行免费手术治疗。

  发挥优势资源,改善农村卫生计生服务水平。一是组织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一流的专家为松桃开展“省对乡”专题培训,支持松桃成立苗医药学会。二是通过扶持,县人民医院通过三级医院评审成为全省第4个拥有三级医院的县城,完成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前期创建工作。争取全省卫生监督工作现场会在松桃设立分会场,并进行现场观摩推广工作经验,树立了松桃良好形象。三是争取经费150万元开展县乡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与腾讯、贵州百灵等企业合作在松桃实施糖尿病防控计划,计划投入500余万元。

  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共协调落实相关项目62个,涉及厅局项目资金、民营资金3.3亿多元,省卫生计生委项目资金2.3亿余元,实现了“谋民之所盼,授之以渔”。

  充分发挥科技优势 精准给力脱贫攻坚 ——省农业科学院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纪实

    驻村工作开展以来,省农科院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紧紧围绕真帮实促、真蹲实驻,为帮扶地石阡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一,立足精准选派,选优配强驻村队员。一是注重因需派人。在选派驻村队员之前积极与石阡县联系,摸清农业产业需求情况,然后再研究有针对性的选派工作计划。比如应石阡县要求,选派负责茶叶技术产业的技术人员3人、负责果蔬的3人、畜牧的2人、水产的1人、粮食的3人,共计12名同志。二是注重精准挑选。通过召开会议宣传、个别谈心谈话等形式进行全面动员,机关共有48人踊跃报名参加,从中择优遴选了12名专业技术骨干,其中,博士以上1人,研究生以上学历9人,12人均为中级以上职称,确实派出了精兵强将。三是注重整合力量。集合经济作物、果蔬、畜牧等领域核心专家、省管专家、博士等,组建专家服务团跟进帮扶指导。

  第二,立足自身优势,科技兴农助推发展。一是帮助突破制约苔茶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针对石阡苔茶幼苗死亡率高等问题,工作队经过技术攻关,提出了“黑膜覆盖、幼龄茶园套种”技术措施,使幼苗成活率从60%提高到90%以上,解决了广大茶农的后顾之忧。目前全县苔茶种植面积达到42.5万亩,综合产值15亿元,共有12万人,2万余贫困户直接受益。二是帮助打造精品水果、蔬菜、中药材和农业休闲旅游等新兴农业项目。通过实地调研,帮助建立党建帮扶农庄经济示范基地300亩、“园中园”旅游经济示范基地400余亩、油菜制种基地300余亩、中药材生产基地1500余亩,在5个乡镇建立蔬菜供应示范基地1000余亩。目前,全县共建立了农业园区21个。三是大力帮助发展畜牧养殖产业。为形成多元农业产业经济,全方位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水平,在石阡帮助建立了蛋鸡养殖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园区蛋鸡养殖规模达60万羽,年产值2亿元;建立油茶林下养殖基地3000余亩,养殖优质肉鸡1万多羽,年产值达100余万元;结合当地资源特点,提出肉牛发展“组、贮、围、补”模式,通过发放补贴、牧草种子、技术培训和咨询的方式推动肉牛产业的发展,2015年仅聚凤乡肉牛存栏就达到4100多头。四是大力培养乡土人才。充分发挥专家服务团队作用,投入资金20万元,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2期,发放资料1000余份,培训1500人次。组织农技干部和农户到农科院、广州等地观摩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找准差距,提振信心。村种植大户、村干部主动改造油茶林3200亩,发展林下养鸡53户,推动肉牛养殖120余户。

  第三,立足帮贫救困,用心用情办好实事。一是帮助解决生产困难。2015年,筹集帮扶资金200余万元,向近千户提供种子1.2吨,种苗10亩。购买肥料、农药等生产物资5吨,解决农民的春播问题。发放瑶山土鸡鸡苗1200余羽,仔猪20头,惠及贫困户680户2900余人,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二是帮助改善生活条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2015年仅在神仙村就协调危房改造37户。三是帮助建设和谐新农村。帮助村“两委”抓好自身建设,今年共化解村民矛盾纠纷40余起,处理村民投毒捕鱼事件2起。

  瓮安县苟家庄村第一书记官学斌(中)与苟家庄村委会主任刘江一起(右)指导受灾烟农防治病虫害。

  独山县下司镇新同村驻村干部联系企业捐资助学。

  丹寨县扬武镇羊排村,一名驻村干部在帮助留守村民收割。

  水城县蟠龙镇发贡村第一书记樊莹给养蜂农户讲解养蜂技术。

  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记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第一书记刘为

  第一次入村走访后,国务院扶贫办派驻的“第一书记”刘为在村民代表大会上立下“军令状”:“南猛村脱贫,我是第一责任人。我绝不虚晃一枪,绝不走过场,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到村后,刘为带领村两委入户调研,并亲手制定了《南猛村一户一档访谈问卷》,为194户村民建立194卷档案。通过调研,他了解到村里一半以上的人都会吹芦笙。

  早在1957年,南猛村就有两位村民代表中国去莫斯科交流演出。一个只有194户村民的小寨子,被称作“芦笙之乡”,他认为,如果让村民学会制作芦笙、卖向市场,不仅能把芦笙之乡的品牌打响,还能让村民脱贫致富。

  南猛村的旅游扶贫试点建设,原计划花30万建村寨大门、村史碑和两个公厕,刘为投了反对票,却赢得了村民的拥护和县里、镇里的支持。“我们村两委商量以后,一致同意先用这个钱按照一户3000元的标准搞改厕,争取春节前把全村150个室外厕所改造完成。”村支书杨炳兴说。

  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将年年发的“扶贫猪”、“扶贫鱼”变成了合作社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股金,扶贫资金变成了折股量化的资产,贫困户踏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村里得到一笔旅游产业扶贫资金,村里有人建议花18万再买一批芦笙和芦笙表演服装。刘为又反对了,芦笙之乡别再买芦笙了,宁可花30万、50万请人来教大伙做芦笙。经他协调,整合了“中国传统村落”和旅游扶贫试点村两个项目的建设经费450万元,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由村“两委”发起成立雷山县南猛村共济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涵盖了刺绣等民族手工艺制作。去年12月21日,领到了合作社营业执照,刘为仔细端详了好一阵,才放进盒子里。

  该合作社下设芦笙表演组、民族手工艺组、农业经营组和电子商务组,以乡村旅游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以5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作为全村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股金注入合作社,村集体以芦笙博物馆作价入股,鼓励一般户以资金、土地入股,所得利润按股份比例分红,确建档立卡保贫困户、村集体和合作社实现共同发展,小康梦清晰可见。

  全省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先进个人

  提振精气神 同步奔小康 ——记望谟县麻山镇前锋村第一书记彭学刚

  彭学刚,省统计局派驻望谟县麻山镇前锋村的第一书记。到村里后,他着手做了3件事。第一是召开党员会、院坝会,宣传党的脱贫攻坚政策,让村民看到希望,坚信“石缝中间求生存,贫瘠地上创奇迹”。第二是在全村开展“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现学杨正富”活动,他还带头上党课、上小康课,帮助贫困农民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第三是策划开展了“温暖前锋农民工”活动,2015年4月下旬,他自费到上海看望慰问远在千里之外的乡亲,向他们宣讲扶贫政策、法律常识,帮助党员解决组织生活问题,鼓励他们回乡就业创业。   扶贫必先扶智,教育才是根本。一是实施“村校合作共建”,联合学校开展了给贫困学生送温暖、两个支部一堂课等活动,协调解决了麻山学校近百名学生住宿问题。二是营造重视教育氛围,利用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要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治贫困先治愚、帮困先帮智”。三是开展圆梦大学活动,协调5.8万元资金,在村自编自导“高考学子表彰大会暨文艺汇演”,表彰2015年考上大学的17名优秀生,开展学习生活分享会,既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更起到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强化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一是突出产业带动,帮助建立优质稻米示范基地,引进“滇杂31”优质水稻,目前前锋村户均增收在2000元以上。引进苏小妹农产品开发公司,采取合作社牵头、农户精准饲养、公司保底收购的方式,每年至少带动100多户贫困户摘掉“帽子”。二是培育电商新引擎。围绕“能人集体互联网”,邀请淘宝公司、中国网络菜市场、贵州电商云等公司到村考察,动员能人在淘宝平台示范开店3家,动员本地籍大学生组建“麻山电商创客联盟”,全力挖掘和开发麻山特色产品。三是夯实基础设施,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建成前锋村食用菌种植基地道路1.4公里。协调投入资金29万元,建立前锋村畜牧饲草加工厂。争取财政投入15万元改造资金,切实改善村活动阵地条件。

  真情倾注小山村 驻村路上不停歇 ——记关岭自治县花江镇莲花村第一书记周齐兵

  周齐兵,安顺市水库和生态移民局驻关岭县花江镇莲花村第一书记。5年的驻村经历中,他的体会是“用心、坚持、无悔”。

  第一,怀揣诚心,真情融入。2011年初到莲花村时,不到两个月,他走遍了所有村民的家门,踏遍了莲花村的沟沟坎坎,组织工作组及村支两委召开会议50多次,把莲花村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慢慢地自己也成为了莲花村的一员。

  第二,找准方向,坚持到底。莲花村能发展什么产业呢?经实地考察论证,莲花村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种火龙果,结合村里实际,该村编制了莲花村2013年至2017年发展规划,列出以火龙果发展为重点的45个项目,整个投资项目涉及资金6000多万元,他立即动员大家种植,但大部分人都只听说过,从来没人种过,不管怎么解释、怎么宣传,敢于尝试的寥寥无几。他想到可以引进公司、企业来作示范,通过多方奔走、软磨硬泡,终于引进了4家农产品开发公司到莲花村示范种植火龙果2800亩。村民看到了种植火龙果的效益,积极性一下高涨起来,都跑来找他要求种火龙果,于是就因势利导组建了合作社,群众拿出土地以零风险保底分红形式入股。规划蓝图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5年来,莲花村共整合各类项目资金达8000余万元,带动村民发展火龙果、李子7500亩,“红了山坡,富了穷窝”。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1800元增加到现在的6800多元。

  第三,苦乐兼程,无怨无悔。5年来,该村共争取到各类资金900余万元,修通村路、产业路、机耕道30多公里;修建人畜饮水工程和果园配套水池项目;修建3个公厕、2个垃圾处理池;安装太阳能路灯116盏,建设了1000平方米的村级办公场所,4700平方米的农产品集散市场和文化广场。如今的莲花已是一片和谐幸福的景象,但看到这一切变化,他感到既欣慰又酸楚。2013年,他刚上高二的儿子突然患上了腰椎骨结核,当时他很纠结,因为莲花村的产业发展刚开了个头,面对莲花群众的期盼,他不能退出。很庆幸,他儿子的病在北京治疗后,基本痊愈并考上了大学,这也算好人有好报吧。

  在贵州最高峰拔穷根 ——记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第一书记杨波

  杨波是钟山区民宗局派驻大湾镇海嘎村第一书记。而今,海嘎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0年,他刚到村里时,通过调查了解到,海嘎要发展,除了突破交通条件的限制,更要改变村民的思想,转变观念才能拔掉穷根。于是,他和村干部一起走家串户,开院坝会、搞夜访,跟他们讲深讲透党的脱贫攻坚政策、支农惠农政策,让党的好声音进入家家户户。同时,实施一些“小、简、快”的项目,在短期内树立起一个个成功实例。比如,传授村民土鸡养殖等技术,扶持24户养殖土鸡,第二年就见了效益。为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增强信心,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组织30多名彝族少年成立了海嘎民族文艺表演队,把党的好政策、身边新鲜事、本村好典型编成歌舞,定时公演。

  他到村里后,第一件事就是建立村干部工作日制,轮值干部早上在哪、下午在哪,都要有备案。每周都有学习会,集中学习脱贫攻坚的精神和政策文件,凡是征地拆迁、低保评议、危房改造党员都要参加评议。针对党员老龄化严重,他鼓励在外务工的农民党员回乡创业、回村任职,此外还逐户查找致富能手、产业能人,将其作为发展党员的重点培养对象。他们把村务党务公开到小组中去,挨个寨子开坝坝会,还在村里开设“代办室”为群众“跑腿”办事,渐渐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增强。

  2013年,他们经过反复研究,利用海嘎海拔高、日照强的优势,引导村民种植脱毒洋芋、苦荞,品质高、卖相好,现已远销全国各地,还注册了“黔之脊”绿色商标,搬上了电商平台,大山里的“土疙瘩”变成了“金元宝”。韭菜坪因满山遍野的野生韭菜而得名,近年来正在打造旅游景区。这是海嘎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好机会,但村民们都不敢尝试,他就和村干部商量,让村支书带头把农家乐搞起来,村民看到甜头,陆续办起了10个农家乐、3个乡村旅馆,还建起了导游队、演出团体等。随着农民增收渠道不断增多,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已由2010年的1600多元增长到7230元,增长了300%多。

(责编:薛白、李海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