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基金遭遇“水土不服” 市場將迎何種新格局

崔啟斌 王晗

2017年11月16日08:18  來源:北京商報
 

大資本融合以及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的當下,金融業准入門檻被一再放寬。近期,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美元首北京會晤經濟成果吹風會,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會上表示,中方將提高對外資參股境內金融機構持股比例限制,部分基金管理公司將允許外資控股。縱觀公募基金公司發展簡史,頂著“洋股東”身份的合資基金盡管出身名門,卻頻頻遭遇“水土不服”。那麼隨著外資控股許可証的下發,公募基金市場將迎來何種新格局、合資基金如何適應在華本土化發展成為市場熱議話題。

外資獲控股資質

近期,外資准入門檻放寬成為市場上一大利好消息,為落實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於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相關部署,中方決定將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直接或間接投資証券、基金管理、期貨公司的投資比例限制放寬至51%,上述措施實施三年后,投資比例不受限制,這意味著,外資機構獲得控股基金公司“准生証”。

基金業對外開放序幕拉開始於2001年底,監管下發《境外機構參股、發起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意見征詢,2002年《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規則》落地,標志著合資基金公司設立正式打開大門,年底首家中外合資基金公司招商基金落戶深圳,此后,外資參股基金公司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景順長城、漢唐澳銀(現信達澳銀)、海富通、國聯安、光大保德信、國海富蘭克林等均以合資身份亮相市場。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金融行業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外方股東在參與基金公司經營管理過程中的話語權也在逐漸擴大,2001年12月,中國加入WTO,允許外資持有基金公司的股權比例不超過33%,三年后,外資持股比例上限被放寬為不超過49%。2016年7月,首家外資控股基金恆生前海獲批設立,外資方首次以“主角”的身份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如今隨著外資控股權的開放,外資機構話語權得到進一步提升。

截至目前,市場上合資基金公司擴容至45家,佔比近四成,合計管理規模近5萬億元,其中15家公司的外資股東持股比例達到49%,合資基金公司發展的16年時間裡已經悄然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頻現“水土不服”

盡管合資基金擁有“中西結合”的亮麗標簽,但依然難抵經營不善遭遇股權轉手的發展困窘,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共有7家基金公司遭遇過外資股東的股份減持,其中5家基金公司更是被“清倉式”轉手,變身為純內資基金公司。

2012年,金元比聯基金(現金元順安)前股東比利時聯合銀行宣布退出中國基金行業,同時將公司名稱變更為金元惠理,同年10月,招商基金外資股東荷蘭投資出清其持有的招商基金全部股權,招商基金搖身一變成為一家純內資公司。

近兩年來,盈利不佳的中小型基金公司頻頻遭遇外資股東“分手”。 如去年2月,金元順安面臨第二次股權變更,上海泉意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受讓外資股東東方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49%股權,自此,該公司轉型為一家內資基金公司。此外,原紐銀梅隆西部基金(現西部利得)、道富基金(現中融基金)等小型合資基金公司也在近兩年遭遇外資股東拋棄。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業績長期沒有突破、盈利不達預期成為外資機構資金退出的主要原因。資料顯示,西部利得常年淨利潤處於虧損狀態,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紐銀梅隆淨虧損分別為4248.49萬元、1331.27萬元、4338.04萬元和3725.07萬元。變身合資基金公司后,西部利得的虧損局面依然沒能扭轉,2015年全年淨利潤繼續虧損955.67萬元﹔2016年,西部利得虧損2354.25萬元收場﹔今年上半年西部利得扭虧為盈,淨利潤達23.45萬元。

經營理念存分歧

合資基金公司先天享有外資方優質海外資源、成熟的公司治理結構以及高效投研運作體系而備受期待,然而在多年發展過程中,洋股東的優勢並沒能顯現,本土化路途布滿荊棘。對於合資公司外資股東集中撤資、“洋股東”紛紛出走的原因,在多業內人士看來,經營不善背后,發展理念差異以及股東間不斷升級的矛盾成為撤資主要原因。

大泰金石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驊認為,外資的風格較為注重風控,這也限制了基金公司規模過於激進和快速發展,之前基金子公司在做的非標業務、今年禁止的通道業務等都能擴大收益和規模,但是其中風險也很大,外資股東相比承受巨大風險而獲得一時快錢,公司的聲譽是他們更看重的部分,這也導致合資公司的規模成長速度十分有限。

“首先,中外經營理念不同,中資注重短期相對收益,外資更看重長期絕對收益﹔其次,中資因過分看重收益而往往忽略風險,外資偏好低波動穩健收益,對風控要求更嚴格﹔最后,中資注重明星基金經理效應,而外資更看重團隊協作機制。”盈碼基金研究員楊曉晴強調。

同時,A股市場的風格及中國基民的心態與國外顯著不同,外資能否適應A股的風格輪動、短線操作,基民是否認可外資的管理能力,都存在不確定性。外資控股基金公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方面,歷史經驗表明合資基金公司發展中的股東分歧較多,需要時間來磨合﹔另一方面,A股市場的風格及中國基民的心態與國外顯著不同,這一點需要雙方互相適應。”楊曉晴如是說。

公募將迎新格局

隨著外資控股政策掃清障礙,公募基金市場上外資機構話語權得到提升,公募基金格局將迎來新變化。

大泰金石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驊認為,隨著持股比例被放寬,目前外資中資分庭抗禮的幾家基金公司股權結構較難出現變化,2%的資金決定了股東的控股地位,放棄這部分股權對中資來說應該很困難。持股比例放寬后,外資機構最希望的還是能夠成立自己的獨資公司,三年后外資持股比例不受限制,不少海外資管公司也可以在此期間進行布局,最后形成多元化的良性競爭格局。

對於外資控股地位得以明確,楊曉晴亦表示,外資企業控股基金公司,不僅方便國內投資者直接購買全球知名資管公司旗下的產品,而且也對內資基金公司的競爭格局、發展理念、產品創新、投資策略等產生影響。外資公司的加入會加劇國內基金行業的競爭、激勵內地產品不斷創新、完善投資策略、改變業績短視的現象等。

值得一提的是,合資基金公司可以在擅長領域發揮自己的優勢,“外資公司最可能行其所長,從自身最擅長的市場、業務布局,如投資於海外市場的QDII、相對國內更成熟的量化投資、低波動穩健的債券投資應是其最先布局的產品。”上述研究員表示。

(責編:李棟、趙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