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綠色貸款余額超11萬億元,居世界第一
引金融“活水” 助綠色發展(財經眼·開局之年,金融如何服務經濟①)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2021年,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讓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增加活力、做好碳達峰、碳中和等工作,都需要金融業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有效的支撐。近日,本報記者赴全國多個地方,採訪企業、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和專家等,探討金融業如何在開局之年更好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編 者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服務好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部署,是2021年和未來一段時間金融的重點工作之一。金融業如何為綠色發展、轉型升級提供資金支持?怎樣更好服務生態文明建設?記者採訪了浙江、福建、貴州等省份的企業、金融機構,探尋綠色金融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
綠色信貸助生態項目順利落地
隆冬時節,福建漳浦縣赤土鄉的光伏農業科技大棚裡卻暖意融融。成片的墨藍色光伏板下,百香果樹主蔓向陽攀爬,悠閑的蛋鴨在花間覓食嬉戲,光能、養殖、旅游、環保在這裡相得益彰。
“一畝大棚地的產值,相當於三四畝農地,棚頂可以直接低成本發電,再搞一些特色養殖,真是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說起項目帶來的紅利,康泉生態農庄負責人許天任滿是欣喜。
憑借“棚頂發電、棚下種植、棚地養殖”,實現“一地三用,農光互補”,許天任給記者算了筆賬:項目光伏年均發電量小時數不低於1100小時,可節約標准煤3.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8萬噸﹔棚下引進觀賞苗木、草藥、盆栽,搭建年產值上億元的現代化鴨棚,打造生態觀光旅游農業基地,可帶動周邊80多戶農民增收致富。“現在農庄種植了235畝苗木,還開了農家樂,帶動了當地30多戶村民就業。”
漳浦縣赤土鄉浯源村村民林全樂就在農光互補基地上班。“過去,一年收入5000元左右,來這上班超2萬元。”看著長勢喜人的盆栽,林全樂心裡樂開了花。
如今的景象生機勃勃,可誰能想到,這個生態與經濟效益俱佳的工程,卻遭遇過資金困境。2016年,漳浦光伏農業項目正式啟動,總投資7.4億元,資金需求很大。
“項目投資回收期長,銀行普遍不感興趣,如果沒有一種長期、低成本的融資方式,項目是無法持續推進的。”負責項目建設的漳浦中電光伏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偉告訴記者。
犯難之時,恰逢綠色金融春風吹來。在國家政策鼓勵和支持下,建設銀行漳州分行主動上門考察了項目,迅速提供了資金和金融服務。
“如果隻算經濟賬,這個項目可能不是很好的選擇,但如果算生態賬,它符合綠色發展理念,是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的好項目。”建行漳州分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鄭燕蘋說,農光互補項目符合綠色發展的大方向和綠色金融的要求。於是,項目進入建行綠色貸款審批“快車道”,順利獲得期限為12年的優惠利率貸款,節省融資成本超900萬元。
在綠色信貸支持下,一個個像漳浦光伏這樣的綠色項目順利落地。2016年,人民銀行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我國成為全球首個由政府部門制定系統性綠色金融政策框架的國家。“十三五”期間,我國綠色金融從無到有、迅速壯大,成為綠色發展的重要助推器。截至2020年9月,我國綠色貸款余額超過11萬億元,居世界第一,綠色債券余額1萬億元左右,居世界第二。
“綠色金融的快速發展,提升了金融業的適應性、競爭力和普惠性,為應對氣候變化和治理環境污染提供了有力資金支持和綜合性金融服務,成為我國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的重要領域和亮點之一。”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說。
金融創新促綠色產業蓬勃發展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其金融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復雜化,而持續不斷的金融創新,為綠色發展提供了高效的金融服務。2017年以來,我國在浙江省湖州市、江西省贛江新區、貴州省貴安新區等地建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支持試驗區在綠色金融政策架構、綠色金融產品服務創新等方面積極探索,取得了階段性成功經驗。
——搭建公共平台,高效匹配供需。
“以前是企業找銀行,現在是銀行找企業。”發布貸款需求當天,浙江湖州市安吉縣遞鋪明蘭苗圃負責人陳蘭娣就收到安吉農商銀行發放的300萬元貸款。
幫她快速獲得綠色貸款的,是一個叫“綠貸通”的網上平台。“我們將全市所有銀行的信貸產品都放在這個平台上,用戶可以選擇合適的產品,並通過政務數據共享,授信時間壓縮1/3以上。”湖州市金融辦副主任潘春暉說。
安吉農商銀行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綠貸通”,在這個開放式平台上,企業發布項目和融資需求后,系統會自動進行企業ESG(環境、社會、治理)評價,並根據ESG評價差異給予不同力度的貸款貼息補助,然后由當地36家銀行來“搶單”,好的綠色項目完全不愁資金。
“有了這個平台,我們能夠高效找到綠色項目,實現綠色信貸精准投放。”安吉農商銀行董事長馬蓮貴告訴記者,目前該行已通過平台向1860家小微企業授信,總額超63.8億元。
——創新融資方式,降低融資成本。
位於貴州省貴安新區的雲谷分布式能源控制中心裡,巨幅顯示屏上實時顯示著新區企業和居民小區的產能和耗能數據。借助綠色金融,這裡建成了全國首個多能互補分布式能源中心站,相比傳統供能方式節約能源40%以上,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243噸,具有良好生態效益。
為滿足項目融資需求,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推動相關金融機構為該項目提供金融創新服務。根據項目建設規模,銀行可申請注冊不超過10億元的綠色資產支持票據,通過將已建成投運的項目列入綠色基礎資產,以未來多年運營收入作為還款來源,實現綠色債券滾動發行,支持項目新建及運營。
“市場對綠色金融產品的歡迎程度較高,綠色資產支持票據與同期非綠色資產支持票據產品相比,利率較低,有效降低了項目融資成本。”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金融研究處副處長劉利紅說。
——財政金融聯動,破解融資難題。
湖水清清、白鷺翩躚,冬日的儒樂湖公園依然生機盎然。以此為中心,一座彰顯綠色、智慧的江西贛江新區新城拔地而起。此時,新區綜合管廊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項目竣工后,將減少城市空中的線纜“蜘蛛網”,增加綠化空間,提升居民生活品質。這一生態工程建設,離不開全國首發的綠色市政債——贛江新區綠色市政專項債券支持。
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大、周期長、收益低,如何才能償還專項債本息?在人民銀行研究局推動下,贛江新區做了積極探索。據測算,作為項目主要還款來源的入廊運營收入不足以覆蓋債券本息,為此,贛江新區管委會與專業機構合作,探索出“入廊運營收入+廣告收入+政府補貼”的運營模式,確保項目收益與債券融資自平衡,最終破解了融資難題。
“專項債成功發行是財政金融協同創新的典型代表,既強化了綠色金融對可持續發展項目的支持,又撬動了更多社會資本支持綠色項目建設,彌補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資金缺口。”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長張瑞懷說。
綠色金融發展迎來良好機遇
中國銀行發布的《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預計,2021年我國綠色金融業務規模有望達到16萬億元左右。對於金融業來說,支持綠色發展既是自身擔負的重要使命,也是良好的發展機遇。
“實現碳中和需要數百萬億元的綠色投資,這將為有准備的金融機構提供綠色金融業務快速成長的機遇。”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認為,在實體經濟大規模向低碳、零碳轉型的過程中,金融業必須加快自身轉型,更好滿足實體經濟轉型帶來的巨大綠色低碳投融資需求。
完善綠色金融體系,各方正在加緊努力——
政府部門加大對綠色金融發展的支持力度。2020年7月,總規模達885億元的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設立。10月,生態環境部等5部門出台《關於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提出完善金融監管政策,推動金融市場發展,支持和激勵各類金融機構開發氣候友好型的綠色金融產品等措施。目前,人民銀行正在修訂《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將傳統化石能源的生產、消費類項目移出支持范圍,增加氣候友好型項目。
金融機構也在加快綠色金融領域業務布局。國家開發銀行充分發揮開發性金融“規劃先行、融資推動”的作用,不斷加大全面服務力度,自2019年以來,累計向長江大保護及綠色發展領域提供精准信貸支持逾8700億元。建設銀行設立綠色金融委員會,以銀行業為主,結合証券、基金、信托等各種現代金融業態,豐富多層次綠色金融產品,截至2020年11月末,全行綠色貸款余額已超過1.2萬億元。綠色保險正在持續發力,2019年3月,全國首單綠色建筑性能責任保險落地北京市朝陽區,如被保險建筑最終未取得合同約定的綠色運行星級標准,保險公司將採取實物修復和貨幣補償方式,保障項目方權益。
“我們要建立和完善一個由銀行、保險、証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機構組成的‘朋友圈’,隻有健全這樣一個更廣泛、更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才能把綠色金融的良好生態鏈建立起來,使業務成本越來越低,風險管控越來越好。”華夏銀行綠色金融中心主任張勇淼說。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下一步,要做好綠色金融政策設計和規劃,發揮出金融支持綠色發展的三大功能——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市場定價,引導金融資源向綠色發展領域傾斜,增強金融體系管理氣候變化相關風險的能力,推動建設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為排碳合理定價。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01日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