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央行擬出台征信辦法 征信機構不得過度採集信息

孫璐璐
2021年01月12日09:19 | 來源:証券時報網
小字號
原標題:央行擬出台征信辦法 征信機構不得過度採集信息

1月11日,央行發布《征信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從信用信息採集的要求,信用信息整理、保存和加工的方式,信用信息提供、使用注意事項,信用信息安全保護和相應的監管措施等方面,規范針對個人和企業、事業單位等組織開展征信業務及其相關活動。

央行表示,我國征信業進入快速發展的數字征信時代,征信新的業態不斷涌現,但由於缺乏明確的征信業務規則,導致征信邊界不清,信息主體權益保護措施不到位等問題不斷出現。為提高征信業務活動的透明度,保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推動信用信息在信息提供者、征信機構和信息使用者之間依法合規使用,央行依據《征信業管理條例》並結合征信業務發展的實際,起草了《辦法》。

據央行介紹,央行自2016年即開展了《辦法》的調研起草工作,成立專門起草工作組,先后到多家征信機構、金融機構進行現場調研,了解征信業務開展的具體操作流程,借鑒參考國外征信業務的相關管理經驗,廣泛征求和聽取相關部委、外部專家、征信機構、金融機構、央行分支機構的意見和建議。

“各方普遍認為,征信進入新時代,面臨新挑戰,出台《辦法》十分必要,並且時機已經成熟,建議加強對信用信息的採集、加工、對外提供等各個環節進行監管,保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增加征信有效供給,實現征信業的高質量發展。”央行稱。

根據《辦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對個人和企業、事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統稱企業)開展征信業務及其相關活動的,適用辦法。辦法所稱信用信息,是指為金融經濟活動提供服務,用於判斷個人和企業信用狀況的各類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人和企業的身份、地址、交通、通信、債務、財產、支付、消費、生產經營、履行法定義務等信息,以及基於前述信息對個人和企業信用狀況形成的分析、評價類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於2013年出台的《征信業管理條例》,《辦法》對信用信息和征信業務做了更明確的規定,使征信監管有法可依。將為金融經濟活動提供服務、用於判斷個人和企業信用狀況的各類信息界定為信用信息,其信息服務活動為征信活動。當前實踐中,利用該信息對個人或企業作出的畫像、評價等業務界定為征信業務,屬於《辦法》的約束范圍。也就是說,像互聯網電商將客戶消費信息與客戶基本信息相結合,為客戶進行“信用畫像”並為其提供金融產品或金融服務的行為,也都屬於征信活動,需遵守《辦法》規定。

《辦法》較大篇幅從保護個人和企業合法權益角度對信用信息採集、整理、保存和加工進行了規定。《辦法》強調,征信機構採集信用信息,應當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則,不得過度採集,並提出以下四種信用信息採集方式不得使用:一是以欺騙、脅迫、誘導的方式﹔二是以向被採集的個人或企業收費的方式﹔三是從非法渠道採集﹔四是以其他侵害信息主體合法權益的方式。

同時,《辦法》要求,征信機構經營個人征信業務,應當制定採集個人信用信息方案,並就採集的數據項、與信用的相關度、信息主體權益保護等事項向央行報備。

除了對信用信息的採集方式提出“負面清單”外,《辦法》為保障信用信息安全,對信用信息的使用也提出諸多明確的限制性要求,細化個人信息保護力度。央行也表示,《辦法》與現行法律法規相銜接。充分吸收《民法典》、《網絡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現行法律法規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內容,充分考慮與《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的銜接工作,吸收相關立法原則和精神,細化個人信息保護力度。

《辦法》指出,信息使用者使用征信機構提供的信用信息,應當用於合法、正當的目的,不得濫用。征信機構不得以刪除不良信息或不採集不良信息為由,向信息主體收取費用。

(責編:羅知之、杜燕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