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轉型見真章 信托業2021年如何“變身”?

記者 吳林璞
2021年01月11日09:22 |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小字號

  轉型見真章!信托業2021年如何“變身”?

  “入行以來,在各種會議上聽到講信托轉型相關話題已經有些年頭了,但直到去年才開始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轉型的迫切與緊急。”有信托公司戰略研究部工作人員冰冰(化名)對記者坦言。

  記者採訪了解到,在2020年資金信托新規已推出征求意見稿的基礎上,2021年相關細則有望進一步完善,同時監管評級、行業評級方面不排除也會有隨之更新的可能。

  那麼,隨著信托行業步入規范化和精細化發展,相關業務體系是否會出現360度“大變身”?該如何看待已經或即將發生的變化?哪些新機遇不容錯過?

  《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多位業內人士、專家,以期尋求答案。 

  1 走規范化、精細化之路

  對於信托行業來說,無論是回顧過去一年的發展還是展望新的一年可能發生的變化,“規范化”、“精細化”都是兩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

  清華大學法學院法律與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邢成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1年信托業及信托公司業務模式的轉型必然會有所加速。

  “不過,相比內生動力,2021年信托公司的轉型更有可能呈現出監管驅動的特點。”邢成進一步指出,可以說監管環境已發生變化,對信托公司包括業務范圍、業務模式、轉型方向在內的諸多方面都進行了剛性的規定。

  換句話說,2021年,信托公司所面臨的來自監管方面的“壓力”並不會有所減弱。邢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提到了“剛性轉型”這個詞,這樣的強度,和柔性或彈性有著很明顯的區分。

  2020年12月8日,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2020中國信托業年會上,嚴厲地點出信托業存在的突出問題:“行業主觀上存在惰性,轉型發展的積極性、能動性存在欠缺,過度強調轉型面臨的困難和障礙,依然對通過簡單的影子銀行業務和通道類業務盈利存在路徑依賴和幻想,主要提供同質化、低端化的信托產品”。

  對於當下和未來一段時間信托行業面臨的形勢,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研究室袁增霆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房地產融資政策的收緊、企業債違約形勢、資管爆雷、信托公司被接管等事件以及實際表現出來的監管態度來看,信托業監管環境仍在收緊,處於風險暴露和釋放的階段。

  “可以說,信托公司的轉型隻能加速。”邢成也告訴記者,信托公司如果不按照監管部門頒布的相關新規進行轉型的話,則面臨違規經營的風險。

  有堵有疏。轉型方向上,邢成對記者分析,在“非標轉標”的指引下,對於資金信托業務來說,非標業務中的非標投資,標品業務中的標品融資和標品投資都是2021年及以后信托公司業務轉型的重要方向。

  “其中的一些亮點業務包括資產証券化和財富管理項下的家族信托業務等。”邢成進一步指出,此外,資本市場領域包括TOF(基金中的信托)、債券融資、債券承銷在內的方向也值得關注。很多信托公司也為此做了大量人才、物力上的准備,包括團隊建設、系統投入等方面。

  整體來看,在資管新規統一資管產品監管標准、打破剛兌、要求資管產品實行淨值化管理的大背景下,信托公司亟待進一步提升大類資產配置的專業管理能力,構建核心競爭優勢,逐步打造和豐富標准化投資產品線。可以說,這對信托公司下一步的轉型發展至關重要。

  至於這個過程要多久,袁增霆對記者坦言,信托行業轉型的特征主要表現為對舊業務的出清,然后才是新業務方向及模式的重大變化。舊業務模式的出清不排除持續數年的可能。

  2“非標轉標”內涵豐富

  針對非標債權比例限制,銀保監會相關人士曾公開回應表示,非標債權資產具有透明度低、流動性差、風險識別難度大等特征,當前對資金信托投資非標債權資產的嚴格規范,主要是為了防范非標債權資產無序發展導致的風險過度累積。

  談到“非標轉標”,有南方地區大型信托公司高管告訴記者,其對行業來說絕不能被當作一件“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否則將背離其背后具有的深遠意義。

  “‘非標轉標’不能只是形式上的轉變。”該人士進一步指出,一直以來,信托公司形成的業務及盈利模式還有風控思維等方面,都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

  五礦信托財富管理中心總經理何飛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信托公司越來越會意識到,僅僅圍繞單一的產品體系做事情會面臨諸多局限,產品的單一會導致客群單一,進而導致機構的能力單一,這樣的話也會難以對抗接下來可能發生的經濟輪動。

  另一方面,客戶的需求也絕非一成不變,很難用某一類產品完全吸引住客戶。因此,信托公司一定要抱著開放的心態,爭取做到為客戶提供綜合性服務。

  “觀察國家倡導的一些新經濟行業的發展可以發現,股權投資或權益投資的規模很大,因此需要加深對行業、產業和技術的理解。”何飛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從開放式的平台或產品中借力,通過共享成果快速地切入到相關投資領域的機會當中去。

  盡管“非標轉標”的路走起來並不容易,但仍有資深信托業觀察人士向記者表達了堅定的看好。

  “從現有情況來看,大部分高淨值客戶此前對固定收益的信托產品和公募基金、股票等標准化產品都有了一定的投資經驗。”該人士表示,受到無風險利率下行的影響,部分高淨值客戶已經開始“惡補”相關知識。這些都會對信托“非標轉標”進程加速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對於步入轉型關鍵期的信托公司而言,如何衡量長期戰略目標與短期收益,是否能下決心走轉型升級,是最關鍵的抉擇。”上述南方地區大型信托公司高管對記者強調。

  3 積極擁抱資本市場

  從上述討論不難發現,伴隨著“非標轉標”的進行,資本市場也越來越被走在轉型路上的信托公司所重視。

  和以往嘴裡說轉型,身體實誠地干著非標業務不同,可以看到,如今越來越多的信托公司正在積極地擁抱資本市場。擴大能力圈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2020年末的最后一周,一個引人注意的變化是,金融類產品募集規模再超百億元。有分析認為,這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托行業的標品業務發展也同樣被看好。

  在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看來,受益於資本市場行情看漲,信托行業的轉型預計會比較順利,集合信托產品將由非標產品為主的融資類業務轉向以標准化資產配置和股權投資為主的投資類業務。

  記者注意到,已有信托公司的標准化業務形成了包括資產証券化、証券投資和固收+產品等在內的多條賽道,及時地順應了市場大勢和客戶需求。

  其中,TOF產品被多家信托公司寄予厚望。TOF,基金中的信托,是一種專門投資信托產品或基金產品的信托產品。此類產品靈活性高,並可以通過底層基金的組合使得母基金具有多種多樣的收益風險特征曲線,從而匹配不同投資需求。

  那麼,和券商、基金等天然具備標品基因機構的一些產品相比,信托公司TOF產品是否有優勢?

  某上海地區信托公司資本市場部從業人士於飛(化名)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信托公司發展標品業務困難之處在於公司層面對標准化業務的定位。現階段標品業務有銀行、基金、券商作為競爭者,競爭激烈。

  “但信托公司做標品業務,可投研一體,結合自身非標業務在房地產、政信方面的深耕優勢,從而形成差異化競爭的趨勢。”於飛表示。

  另一方面,以信托公司的一些權益類TOF產品為例,可以從豐富自身產品線角度出發,實現資產管理到財富管理的轉型。“由於信托公司不存在經紀業務,不考慮交易量,隻關注產品收益風險比,使得信托公司成為該領域產品最有潛力的渠道之一。”於飛進一步指出。

  4 人才池構建迫在眉睫

  路途雖遠,但似乎不再迷茫。資管新規及其配套細則的出台,已經為信托行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目前信托公司的業務轉型和創新發展也在積極籌劃中。

  可以說,當下的轉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金樂函數信托分析師廖鶴凱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信托想要更加凸顯中長期資金供給者的角色,是需要在標准化產品領域佔有更多份額的。標准化轉型的另一個優勢則是降低融資成本。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就現階段來看,壓縮融資類業務已經成為信托公司轉型道路上的一個重要指標。

  有不願具名的信托從業人士告訴記者,2021年對融資類業務規模的壓降也是勢在必行的。這一點,經過2020的洗禮,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銀保監會此前強調,堅持“去通道”目標不變,繼續壓縮信托通道業務,逐步壓縮違法違規的融資類信托業務,鞏固信托業亂象治理成果,引導信托公司加快業務模式變革。“這個決心是明確的和堅定的,壓降通道業務和融資類信托業務,不僅過去要求壓,現在要求壓,今后還會要求壓”。

  另一方面,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各家信托公司在資源稟賦、股東實力、業務資源方面各有不同,決心和力度上也存在差異,而創新業務亦非一日之功,如果前些年沒有提前布局的話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長期來看,人才依然是信托公司發展的基石,特別是在“非標轉標”進程加速的當下。如果要想在標准化領域深耕,必須要打造一隻卓越的專業團隊並進行長期的、較為深厚的人才儲備。

  那是否意味著非標人才不再“吃香”了?

  對於這樣的聲音和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困惑,平安信托總經理助理張中朝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盡管新出台的資金信托新規征求意見稿嚴格限制了非標的規模,也確定了信托為私募的性質,但這並不意味著非標人才不再吃香。

  “換個角度來看,新的政策有利於信托公司甄別抗風險能力較高的投資人,讓市場更市場化,企業更規范化,投資者更專業化。”張中朝進一步指出。

(責編:杜燕飛、羅知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