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金融支持大 脫貧路子寬(財經眼)

——對湖南、廣西、貴州三省區金融扶貧情況的調查

本報記者  屈信明
2021年01月04日08:0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中國人民銀行

  近年來,金融系統有力支持貧困地區群眾興產業、擴就業、增收入、添保障,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金融在扶貧領域擔當了怎樣的角色,積累了哪些經驗做法?未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金融領域應如何發力?近日,記者前往湖南、廣西、貴州三省區進行了調查。

  信貸資金激活產業,脫貧增收動力強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卻一度被山山水水困住。

  擺脫貧困怎麼干?一次次“頭腦風暴”后,村裡拿定了主意:跳出十八洞,發展十八洞。在臨近的村子裡,有適宜獼猴桃生長的大平地,可以通過土地流轉“借雞生蛋”,發展獼猴桃產業,帶動村民走產業脫貧路。

  “在哪種、種什麼都想好了,可土壤改良、抽溝撩壕、搭棚立架、買苗施肥的錢從哪兒來?”花垣縣致富能人石志剛有心把產業做起來,手頭資金卻離項目預算差一大截。

  為難之際,他了解到十八洞村建立了金融扶貧服務站,一批金融機構入駐,將貸款支持、支付結算、轉賬匯款等金融服務送到家門口。在人民銀行湘西州中心支行協調下,華融湘江銀行發放1000萬元貸款,支持十八洞村產業發展。

  “乘著這股‘東風’,項目啟動了。”石志剛說,隨后,村裡又舉辦銀農對接現場會,幫他獲得花垣農商行640萬元貸款支持,“資金足了,產業活了。”

  獼猴桃產業帶動村民增收成效如何?“十八洞村在村外流轉1000多畝土地,吸納300名貧困人口就業,平均每人每月可領取2000元工資。”十八洞村村委會副主任龍吉隆說。

  “金融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環境改善,為發展鄉村旅游創造了機會,村民們利用扶貧貸款開農家樂,2020年預計接待游客超100萬人次。知名企業來我們這兒投資興建山泉水廠,每年給村裡帶來至少50萬元收入。姑娘們還把繡花絕活兒搬上電商平台,2019年共接到100多萬元訂單。”龍吉隆說,2019年十八洞村人均收入14668元,集體經濟收入達126萬元。

  你追我趕,村民們在脫貧致富道路上奔頭十足。“以前村裡人說我懶,看鄉親們拿到貸款、做起營生、脫貧增收,我也要迎頭趕上!”村民龍先蘭說,在扶貧小額貸款支持下,他做起養蜂生意,如今養蜂1000多箱。“現在鄉親們都夸我能干。”

  “手頭沒錢,村民們不敢想發展產業的事。有了資金支持,產業做起來了,激發了更多貧困群眾不等不靠、用雙手改變生活的勁頭。”龍吉隆說,“現在村裡又開了個十八洞苗家臘味合作社,村民們想把苗家美味擺到千家萬戶餐桌上。”

  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黨委委員、副行長侯加林說,湖南創新推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貧困戶”“農村致富帶頭人+貧困戶”等產業扶貧信貸模式,在6920個貧困村建立金融扶貧服務站,累計投放精准扶貧貸款4241.6億元。

  據了解,借助金融力量發展產業、擺脫貧困的例子,在三省區還有很多。例如,貴州威寧縣雪山鎮村民管紹剛利用扶貧再貸款等成立馬鈴薯種銷專業合作社,用於發展牛羊養殖和馬鈴薯種植,帶動51戶貧困戶167人脫貧致富﹔農發行支持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萬畝茶園扶貧項目建設,提供大量就業崗位等。

  “金融扶貧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生力軍作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說。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支持貧困群眾發展生產的扶貧小額信貸累計發放6800多億元,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條件顯著改善。

  金融服務精准有力,百姓生活保障足

  走進三江縣八江鎮布央村茶園,綠油油的茶樹一眼望不到邊。

  “長得好,還得有人收茶才能掙到錢。”當地茶農陸義全說,2020年受疫情影響,他擔心茶商資金緊張,茶葉賣不出去。令他驚喜的是,當地茶商收茶力度絲毫不減。

  茶商收茶的錢從哪來?人民銀行支農再貸款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央行再貸款支持下,農信社給本地茶商放貸8100多萬元,為茶商收茶提供了有力支持,保障農戶種茶收益。”三江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黨委書記蔡彬說。

  支農再貸款,是央行向金融機構發放貸款,定向增加金融機構資金,以提高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的積極性。2020年以來,人民銀行增加支農再貸款額度,降低支農再貸款利率,切實支持“三農”發展。

  此外,人民銀行還創設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新工具。人民銀行三江縣支行通過直達工具支持三江縣農信社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2438.6萬元,為164家小微企業辦理延期還本付息,金額5087萬元,引導金融機構增加扶貧開發低成本資金投入,為企業貸款辦理應延盡延,緩解小微企業資金困難,降低融資成本。不少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從中受益。

  金融支持脫貧,重在精准有力。農業經營風險較大,如何加強保障,幫農戶實現“旱澇保收”?

  “上了保險,心裡有底。”貴州威寧縣雪山鎮養牛戶管仕貴說,有了保險,如果自己養的牛出現意外,可以獲得理賠補償。

  人民銀行威寧縣支行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央政策性農業保險、地方特色農業保險、農作物目標價格指數保險等,為農業生產提供全方位保障。截至2020年9月末,威寧縣已簽單實施42個單品保險投保,提供風險保障金額75831.18萬元。

  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金融資源協同發力,對沖生豬原料價格波動等風險。當地金融機構發放生豬養殖業貸款5791萬元,期貨公司出資134萬元為養殖戶購買生豬飼料成本期貨價格保險,保險公司通過購買場外期權產品進行再保險,項目承保生豬約2.2萬頭,為羅城縣脫貧摘帽提供有力保障。

  保險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農業保險為1.91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3.81萬億元,向4918萬戶次農戶支付賠款560.2億元。

  “金融機構不隻給貸款,更教我致富的本領。”在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牛場鎮雙龍村,村民王華銀一邊喂牛一邊對記者說。

  王華銀患有先天性侏儒症,外出打工不大容易。幾年前回到家鄉,聽說福泉農商銀行開辦了農村金融致富學校,既能教種植養殖技術、進行創業輔導,還宣講金融政策知識、提供貸款支持,他便參加了該學校的養牛培訓,並購買5頭仔牛開始養殖。“現在,我養的豬和牛都有上千頭了。”王華銀說。

  “他現在還有個身份,就是農村金融致富學校的講師。”牛場鎮村民龔國安說,王華銀先富帶后富,受聘為周邊村民傳授創業經驗,“跟著他學本領,我如今也脫貧致富了。”

  幫扶措施保持穩定,金融支持長效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要做好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幫扶政策保持總體穩定,分類調整優化,留足政策過渡期。為此,金融領域該如何著力?

  “對於生產經營狀況好的農戶,銀行可加大支持力度。”侯加林說,金融扶貧服務站將進一步借助村級組織、駐村工作隊和金融機構的力量,用好金融政策,搞活信貸產品,讓鄉親們貸款有通道、致富有渠道、發展駛入快車道。

  “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湘西州副州長何益群表示,下一步,將統籌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完善涉農金融配套措施﹔進一步健全農村融資配套服務體系,力爭在產權交易平台建設、抵押物評估處置、風險緩釋和補償機制建設等方面有所突破,促進銀行與涉農經濟主體高效對接。

  讓金融支持長效化,還要加強風險防控。各地金融部門推出一系列舉措,牢牢守住可持續發展底線。

  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與廣西扶貧辦等有關部門按季或按需共享金融扶貧信息,並與廣西銀保監局簽訂監管聯動協議,進一步加強溝通聯動,形成監管合力﹔貴陽中心支行基於大數據應用創新試點,開發“貴陽中支大數據應用系統—再貸款管理模塊”,進一步強化扶貧再貸款的貸前、貸中、貸后全流程監控,確保再貸款資金安全﹔威寧縣支行建立扶貧小額信貸定期回訪制度和扶貧領域民生監督制度,確保扶貧小額信貸對象精准、資金足額到位。

  “金融管理部門和金融機構要深入研究針對性措施,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下一步將保持金融扶貧主要政策措施總體穩定,推動銀行、保險、信托等各類機構優勢資源有機結合,既支持發展又提高抗風險能力,著力做好對小農戶、新型經營主體、農村基礎設施的金融服務,並探索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制圖:汪哲平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04日 18 版)

(責編:張文婷、孟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