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供需兩端合力“犯險” 涉房信貸痼疾難除

2020年12月24日09:18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嚴查銀行違規涉房貸款一直是金融風險信貸業務監管的重中之重。12月23日,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2020年至今,為管理銀行違規“輸血”房地產市場行為,銀監部門曾多次開出罰單。這與近年來監管機構的三令五申形成了對比,對此,業內專家認為,銀行貸款對於房地產市場的青睞是房地產市場融資壓力的驅使,也是中小銀行負債壓力所致。

  至少130張罰單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銀保監會官網近期公示多張涉房貸款違規問題罰單,被處罰的銀行包括台州銀行以及浙商銀行蘇州分行等,及相關負責人個人。盡管銀保監會一再明確提出落實銀行保險機構“房住不炒”定位,嚴管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大環境下,銀行違規“涉房貸款”操作卻依舊屢禁不止。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至今銀保監會至少已經發出130張違規涉房貸款罰單。針對銀行進行處罰的案例至少有67起,其中至少有8項處罰屬於數罪並罰,處罰案由涉及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操作行為。被處罰銀行覆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城信社等。其中陝西秦農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更是收獲了17張罰單,被罰主體包括個人與銀行,罰金總計約137萬元。

  被處罰原因多為“信用貸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以及“違規發放流動資金貸款用於房地產”等﹔“房地產開發貸款管理嚴重不審慎”以及“對‘四証’不全房地產項目發放貸款”同樣佔比較多。連收17張罰單的陝西秦農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便涉及此類問題。

  另有63張罰單的被處罰對象為銀行相關負責人,其中,9張罰單是對相關負責人處以罰款並警告,罰款金額最高為10萬元、最低為5萬元。另有54張罰單涉及的相關責任人被警告。而9起對相關負責人個人同樣處以罰款的案例中,銀保監會給出的原因分別是“違規向個人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向‘四証’不齊備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發放城鎮化建設貸款用於項目后期開發建設”“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等。

  屢禁不止

  事實上,嚴查銀行違規涉房貸款,監管部門已經三令五申。2020年至今,銀保監會至少在《中國銀保監會關於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9份文件中明確重申銀行保險機構要落實“房住不炒”的定位,嚴格執行房地產金融監管要求,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這一目標。

  在7月14日《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通報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突出問題答記者問》“五個嚴禁”措施中有一項就特指“嚴禁資金違規流入股市,違規投向房地產領域”。

  而今年1月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回應“2019年銀保監會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問題時也談道,“堅決抑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嚴厲查處銀行保險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房地產貸款增速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

  嚴管之下卻難以杜絕,銀行為何“以身犯險”尤其青睞房地產企業?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指出,這一問題之所以屢禁不止,應當從供需兩端尋找原因,總結后可歸納為四點原因:一是由於房地產高杠杆償債壓力大,房地產融資壓力上升,尤其是中小型房企,受高收益驅使,部分銀行“鋌而走險”違規給房地產開了小口﹔二是部分中小銀行負債壓力大,希望通過給房地產融資創造負債,同時,也一定程度緩解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資產緊缺壓力﹔三是部分銀行內部管理不夠完善,信貸人員整體業務素質、合規意識不夠強,不排除部分銀行在分支行的管控存在一定盲區等﹔四是相關違法違規成本不高,不足以形成有力震懾。

  加強懲處杜絕僥幸心理

  在監管機構多次重申房地產金融政策及高壓管控之下,信貸資產違規流入樓市行為仍屢見不鮮。

  對此,周茂華評價道,在房地產行業“大拐點”尚未到來的背景下(例如我國城鎮化進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等),這一現象在中短期難以完全杜絕。但在監管持之以恆的高壓下,未來這種銀行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的現象將會逐步改觀,並將可能由此引發的風險降至最低。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是底線,防范化解風險是永恆主題,隨著國內強化監管,加快補齊監管短板,依法加大違規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壓縮各銀行的主體責任、加快健全完善制度、提升銀行內部治理效能等,這些現象將逐步減少。

  在談論如何解決個別銀行心存僥幸心理向房地產市場違規“輸血”時,“加強懲處力度”是業內專家的共識。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類似違規行為可能還是由於銀行存在僥幸心理,並沒有貫徹落實理解“房住不炒”的理念。當罰單無法給予企業高度的警示性時,對於類似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可能還需加強,增加例如對涉事企業取消部分貸款資格等舉措才能更好解決類似問題,房地產企業也會更加嚴格地遵守相關貸款政策。(記者 孟凡霞)

(責編:杜燕飛、勾雅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