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生態扶貧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助力2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本報記者 徐佩玉
2020年12月02日07: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初冬時節,江西省永新縣象形鄉高田村扶貧基地千畝蜜柚已經成熟。據悉,該基地吸收238戶貧困戶入股分紅,每年發放入股分紅金、勞務費達60余萬元,戶均增收2000余元。圖為果農在採摘柚子。
  朱國朝攝(人民視覺)

  貴州省冊亨縣依托當地資源發展林下菌藥產業,建設黑木耳標准化種植基地,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和易地扶貧搬遷戶到種植基地就近務工,促進農民增收。圖為日前該縣秧壩鎮板王村村民正忙著晾晒黑木耳。
  梁興星攝(人民視覺)

  12月1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李春良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家林草局充分發揮林草行業資源優勢,大力推進生態補償扶貧、國土綠化扶貧、生態產業扶貧,在一個戰場同時打好脫貧攻堅和生態保護兩場戰役,全面完成了生態扶貧各項目標任務,助力2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一個戰場,兩場戰役”

  生態扶貧就是在一個戰場進行的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李春良指出:“林業草業施業區、生態重要區域和脆弱區域、深度貧困地區高度耦合,既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也是林草建設的主陣地。因此,推進生態扶貧既是脫貧攻堅的需要,也是生態保護修復的需要。”這兩場戰役均取得了不錯成績——

  推進生態補償扶貧。2016年,國家林草局充分發揮林草資源豐富的獨特優勢,在中西部22個省區市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選聘了110.2萬名生態護林員,帶動3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新增林草資源管護面積近9億畝,有效保護了森林、草原、濕地、沙地等林草資源,實現了生態保護和脫貧增收“雙贏”。

  推進國土綠化扶貧。在天然林資源保護等重點生態工程項目任務和資金安排上,向中西部22個省區市傾斜。自2014年啟動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以來,任務全部安排到中西部地區,累計達7450萬畝。全面推廣山西扶貧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隊)脫貧模式,中西部22個省區市共組建扶貧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隊)2.3萬個,吸納160多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與生態工程建設,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

  推進生態產業扶貧。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發揮貧困地區林草資源豐富優勢,大力支持發展油茶等木本油料、生態旅游和森林康養、林下經濟、竹藤、種苗花卉等生態產業,推廣“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等模式,與貧困人口建立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分紅、勞務等方式,帶動16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啃下最難啃的硬骨頭

  “三區三州”是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難啃的硬骨頭,林草行業如何助力“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扶貧辦主任閆振表示,為啃下硬骨頭,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加大林草建設投入力度。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十三五”期間累計安排“三區三州”中央林草資金555.6億元,加強深度貧困區域造林綠化工作。加大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力度,5年來累計安排“三區三州”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367萬畝。擴大生態護林員選聘規模,選聘生態護林員23.8萬人。

  著力推廣合作造林脫貧模式。“‘三區三州’地處偏遠,這裡的老百姓出來打工不容易,我們在這些區域重點加強了合作造林模式推廣,把貧困戶吸引進來,參與‘三區三州’地區荒山綠化、防沙治沙、公益林管護等工作,讓貧困群眾通過參與家鄉的生態保護修復,增加收入。”閆振表示。

  打造脫貧攻堅典型示范。閆振介紹,國家林草局與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林業生態脫貧攻堅區行動方案(2018-2020)》,目前三項行動、七個方面任務已全面完成。在怒江州累計選聘生態護林員31045名,在推動獨龍族、普米族整族脫貧過程中生態護林員發揮了獨特作用﹔獨龍族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了脫貧全覆蓋﹔大力發展退耕還林和林下經濟,怒江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退耕還林恢復生態后在林下發展草果業,增加了收入。據測算,怒江貧困人口50%的收入來自於林業。

  鞏固生態扶貧成果

  李春良表示,在“十四五”期間,國家林草局將以鞏固生態扶貧成果為重點,調整優化生態扶貧政策,擴大林草資源優勢和行業優勢,在以下三方面重點做好工作——

  保持政策的延續穩定。通過開展生態補償、國土綠化和生態產業鞏固脫貧成果的政策理論評價研究,出台鞏固生態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指導意見,按照脫貧不摘責任、脫貧不摘政策、脫貧不摘幫扶、脫貧不摘監管的“四不摘”原則,過渡期內繼續保持生態護林員政策的穩定、重點生態工程支持政策的優化延續,助力脫貧人口不返貧、邊緣人口不致貧。

  打造美麗鄉村。在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中,對規劃范圍內的脫貧地區繼續給予傾斜支持,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鄉村綠化美化行動,持續吸納具有勞動能力的脫貧人口參與務工,不斷改善脫貧地區人居環境,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共享建設成果,實現生態美、百姓富。

  促進產業興旺。落實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擴規模、豐品種、調結構、降成本、提質量、拓市場來充分挖掘林草產業發展潛力和比較優勢,優化調整林草生態產業布局,提高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促進脫貧地區形成各具特色、可持續的生態產業體系,將脫貧人口嵌入一二三產業鏈條,助力更多貧困人口長效增收。

(責編:勾雅文、李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