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麻辣財經:幾大銀行營收增長,為何淨利潤下降?

葛孟超
2020年09月04日17:22 |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小字號

麻辣財經

 近期,多家大型商業銀行集中披露了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從披露的業績來看,淨利潤下降受到社會比較大的關注。

來看幾個例子。數據顯示,上半年,工商銀行淨利潤1497.96億,同比下降11.2%﹔建設銀行淨利潤1389.39億,同比下降10.77%﹔淨利潤365.05億元,同比減少14.61%……翻開這些大型商業銀行的半年報一看,不少銀行淨利潤的降幅都超過了10%。

很多人不解,這些大銀行一直都是盈利大戶,財源滾滾,為何上半年淨利潤出現了兩位數的下降?麻辣財經為大家梳理了幾家大型商業銀行的半年報,試圖找到問題的答案。

 淨息差縮窄,“拖累”了銀行的利潤增速

仔細分析半年報就會發現,這些銀行淨利潤下降,並非是營業收入減少導致的。恰恰相反,上半年,大型商業銀行營業收入規模,同比繼續保持了增長態勢。

例如,上半年,工行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1.3%,建行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7.65%,交行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7.28%。可見盡管上半年經濟壓力不小,這些銀行的經營還算穩健。

幾大銀行營收規模增長,那為啥淨利潤沒能保持同步增長?

其實,要搞清楚利潤下降的原因,就得了解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專家解釋,銀行利潤的很大一部分來自淨息差的貢獻。簡單來說,“淨息差”是銀行的貸款利率和存款利息之間的差值,這個差值越小,銀行的利潤往往越低。

上半年,工行的淨息差同比下降了16個基點,建行的淨息差同比下降了13個基點,交行的淨息差同比下降的幅度較小,為5個基點。淨息差縮窄,意味著銀行做同樣一筆貸款,但從中賺到的“差價”少了,利潤也就隨之減少。

建設銀行副行長紀志宏表示,上半年,債券市場的投資收益和貨幣市場運用的收益都有明顯的下降,拉低了建行的淨息差8個基點。另外,在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行等因素綜合作用下,上半年建行的貸款收益率同比降低9個基點,拉低了淨息差5個基點。

顯然,淨息差縮窄“拖累”了銀行的利潤增速。但這對急需融資貸款的企業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淨息差縮窄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貸款利率下行,企業的融資成本在降低。這對受到疫情沖擊、渴盼資金支持的企業來說,當然是實實在在的利好。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多家大型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出現下降,尤其是針對普惠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下行更為明顯。例如,工行新發放普惠貸款平均利率為4.15%,較上年下降37個基點﹔建行新投放普惠貸款平均利率為4.41%,同比下降63個基點。精准滴灌,使受疫情沖擊較大的市場主體得到了更好的扶持。

業內人士分析,大型商業銀行上半年淨利潤下降,主要是因為向實體經濟讓利,以及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和撥備計提力度,為應對未來不良貸款壓力“未雨綢繆”。

所謂“撥備”,是指銀行預計未來風險會加大,根據要求提取更多的准備金。例如,建行上半年核銷不良貸款268.76億元,同比增加15.35億元﹔計提信用減值損失1113.7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67.40億元,增幅49.22%﹔損失准備對貸款總額比率3.34%,撥備覆蓋率223.47%。

“上半年,工行淨利潤同比下降,並不是工行自身經營能力出了什麼問題,而是工行認真落實國家有關政策要求,按照商業可持續原則,支持疫情防控、加大向實體經濟讓利、加快風險化解的結果。這是在實體經濟面臨疫情沖擊時,作為大型銀行應有的責任擔當。”工商銀行行長谷澍說。

上半年,工行一方面積極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融資支持,努力保障實體經濟資金需要﹔另一方面,切實加大對企業的讓利和延期還本付息力度,這樣做既有利於企業平穩度過當前的經營困難,也有利於銀行保全資產,平滑風險曲線。

 引導貸款利率繼續下行,為市場主體減負仍是重點

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下一階段,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將繼續落實好為市場主體減負等金融支持政策。這些支持政策包括: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深化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引導貸款利率繼續下行﹔引導銀行通過主動減免服務費用、規范和限制小微企業貸款收費,向實體經濟讓利等。

也就是說,引導貸款利率繼續下行,規范和限制小微企業貸款收費,向實體經濟讓利,仍是下一階段金融政策的重點。

有觀點認為,向實體經濟讓利的力度大了,商業銀行的利潤就會受到很大影響,不利於商業銀行的穩健經營。

對此,劉國強解釋說,商業銀行貸款收入,是貸款利率和貸款數量共同決定的。商業銀行降低貸款利率后,會增加貸款的需求,貸款的數量就增加了。這就是薄利多銷。此外,商業銀行的利潤,還取決於資金成本以及不良貸款處置等諸多因素。今年以來,人民銀行通過貨幣政策操作,引導市場整體利率下行,並下調了再貸款、再貼現利率,降低了金融機構的資金成本,雖然貸給企業的利率降低了,但是金融機構自己借錢的利率也降低了。

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多家銀行貸款增量創出新高:工行境內人民幣貸款新增近1.1萬億元,增長7.3%,半年增量首次突破1萬億元﹔建行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增加1.45萬億元﹔農行對實體經濟新增貸款投放1.17萬億元……金融活水,正在源源不斷流向實體經濟。

其中,制造業是大型商業銀行投放貸款支持的主要行業之一。數據顯示,6月末,工行、建行、中行等多家銀行的制造業貸款佔比較去年末有所提高。“工行著力提升制造業貸款精准性、直達性,6月末,投向制造業各項貸款余額達到1.8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了2233億元,增幅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幅。”工商銀行副行長王景武說。

小微企業是受疫情沖擊較大的群體,也是金融重點支持的對象。數據顯示,上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28.4%,五家大型銀行較年初增長34.6%。

“盡管淨息差有一個逐漸下行的趨勢,並且可能這個壓力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我們認為,總體上下行程度非常可控,銀行能夠通過精細化管理、數字化經營等方面的努力,將淨息差保持在行業比較合理的一個水平上,並且仍然是一個有競爭力的水平。”紀志宏說。

“下半年,工行將結合市場形勢的變化,適時適度調整貸款投放,促進貸款投放與實體經濟發展有效匹配,同時保持貸款增長的穩定性和均衡性。在聚焦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積極落實‘六穩’‘六保’工作。”王景武說。

 

(責編:杜燕飛、李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