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購買保險產品——為美好生活添保障

本報記者  屈信明
2020年07月27日08: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數據來源:銀保監會
  制圖:汪哲平

  一問:保險有啥用?

保險的本質屬性是提供風險保障。在家庭資產配置中,保險可以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25歲的北京市民計先生在去年一次體檢中,意外查出一處問題,住院、手術花費約5萬元。“這讓我有了為自己增添保障的想法。”計先生說,經過一番了解,他為自己購買了一款住院醫療險和一款重大疾病保險,遇到意外情況時,能緩解經濟壓力。

近年來,隨著百姓生活水平和風險防范意識不斷提高,越來越多居民通過購買保險強化自我保障。“今年,向我咨詢保險產品並投保的人比以往更多了。”在北京工作的保險代理人於鵬說。

我國保險市場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1980年我國恢復財產保險業務,1982年恢復人身保險業務。起初,保險產品以財產保險為主,人身保險較少。1997年人身險市場份額首度超過財險。

如今,我國保險產品日益豐富。醫療險、重疾險、醫療事故險等能夠為居民就醫診療提供保障﹔意外險、長期護理險等能為居民在遭遇意外事故,傷殘或失能時提供經濟補償﹔壽險、稅延養老險等能為居民養老提供更有力支持﹔車險、家庭財產保險等則能為居民在遭受財產損失時給予補償。

保單登記平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末,全國有效醫療險保單6.3億件、覆蓋5.2億人,有效疾病險保單3.3億件、覆蓋2.6億人。

不少人關心,保險能發揮怎樣的作用?

“保險本質屬性是提供風險保障。對個人及家庭財富管理而言,當疾病、事故、災害等意外情況發生時,保險能夠一定程度上彌補經濟損失,幫助個人及家庭渡過難關。因此,在家庭資產配置中,保險可以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說。

除了在遇到困難時提供經濟補償,保險還有哪些功能?

據了解,近年來保險除了發揮傳統的事后理賠功能,越來越多保險公司積極探索為客戶提供事前預防、事中服務等產品附加服務。

近期南方多地持續暴雨,不少保險公司與有關部門加強合作,為車險客戶提供降雨預警、路況提示、車輛救險等服務﹔不久前,長期護理保險擴大試點城市范圍,一些保險公司積極開發建設養老社區,消費者購買保險后可入住並享受專業照護和養老服務﹔有的保險公司為健康險產品配套健康咨詢管理等服務,幫助消費者增強健康意識,有效預防疾病。

“保險行業通過提供更全面、優質的產品附加服務,能夠更好發揮其風險保障功能,同時也有利於增強消費者風險保障意識和投保意願,進而促進行業實現更好發展。”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鄭偉說。

  二問:保險如何選?

不同人群應根據自身需求及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投保

面對健康險、養老險、意外險等琳琅滿目的產品,消費者應如何選擇?

專家認為,有的保險產品適用各類人群,有的則更適合特定人群。消費者選購時應根據自身風險保障需求,並綜合考慮家庭狀況、經濟條件,以及產品價格和保額等因素理性選擇。

——健康險、養老險等產品適用范圍較廣,可以作為“基本款”。

廣東順德的孔先生今年27歲。從17歲起,父母就為他購買一系列商業健康險。去年,孔先生不幸患上比較嚴重的疾病,保險公司很快按合同約定賠付重大疾病保險金等合計91.3萬元,第一筆理賠及時到賬,保障了孔先生治療期間的費用支出。

近年來,不少消費者越來越青睞醫療險、重疾險等商業健康險。朱銘來認為,商業健康險作為基本醫療保險的重要補充,能為居民醫療和健康提供更堅實的保障。

商業健康險品類多,各自有哪些特點?

“目前,重疾險和醫療險是消費者購買較多的健康險品種。重疾險的特點是能及時為患者治療提供經濟支持,有的患者選擇保守治療或不治療也不影響賠付﹔而醫療險則是報銷患者就診費用,對治療一些所需醫藥費較高的疾病,能提供更充足的經濟支持。”平安健康險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馮晗說。

健康險該投長還是投短?銀保監會數據顯示,去年醫療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32%,但從期限看,絕大部分為1年期產品,長期產品較少。不久前,銀保監會通過引入費率調整機制,引導保險公司開發銷售長期醫療保險產品。

“消費者投保長期醫療保險產品后,在合同約定的保險期間內,因健康狀況變化導致醫療費用增加,或者保險公司停售該產品,保險公司仍然要按合同約定履行責任,這是長期醫療保險相對短期醫療保險的優勢所在。”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說。

這位負責人還說,費用補償型醫療險區分被保險人是否擁有公費醫療、基本醫療保險、其他費用補償型醫療保險等不同情況,在保險條款、費率和賠付金額等方面予以區別對待,消費者可根據自身基本醫療保險情況選擇合適的產品。此外,由於醫療險遵循損失補償原則,醫療費用不能重復理賠,消費者購買時需重點關注保險條款相關情況,同時不建議重復購買此類產品。

日前,重大疾病保險重新修訂了疾病定義,原有25種重疾定義完善、擴展為28種重度疾病和3種輕度疾病,保障范圍更廣,賠付標准也更加合理。

馮晗說,剛參加工作不久、投保經驗較少的年輕人,可優先考慮配置一些保費較低、保障較高的健康險、定期壽險等產品﹔具備一定經濟基礎和投保經驗的人群,還可配置稅延養老保險等商業養老險以及一些儲蓄型保險等,為未來生活帶來更多保障。

——一些產品針對特定場景和人群,滿足消費者差異化需求。

業內人士建議,除了一些普遍適用的保險,消費者也可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投保。

湖北宜昌最近連降暴雨,世紀陽光小區住戶劉女士家遭受雨水浸泡,木地板、牆面、沙發等受損。此前,劉女士投保了家庭財產保險,聯系理賠人員前往家中查勘后,確定理賠金額3000元,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損失。據了解,家庭財產保險的保費往往不高,能為房屋主體、家庭裝修、室內財產等提供一定的保障。

浙江杭州市的許女士常到國外旅游,她為自己購置了全球航空意外險、國外旅行險等產品。“我在泰國旅行時磕傷了膝蓋,進行了包扎等處理,醫藥費約500元人民幣,回國后保險公司全額理賠。”她說。

“居民可根據自己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比較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通過合適的保險產品來彌補可能遭受的經濟損失。”朱銘來說。

滿足保障需求,還須供給發力。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說,將進一步鼓勵和引導保險行業加大產品創新力度,針對風險事件、特定人群等開發設計責任更廣、價格更低的保險產品,不斷擴大商業保險覆蓋范圍和人群,幫助緩解百姓后顧之憂。

“總而言之,消費者應了解每種產品的不同特點,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同時也可考慮進行合理搭配。”鄭偉說。

  三問:保險怎麼投?

投保、理賠渠道多種多樣,在享受更便捷保障服務的同時,也應知悉風險、理性投保

今年1月30日,在廣州務工的肖先生因蛛網膜下腔出血住院。肖先生此前投保了健康險產品,他在手機APP上申請預賠付。保險公司很快通過遠程視頻核實了病情,並利用費用預測模型預估醫療費用,全程無接觸線上理賠。不到24小時,肖先生就收到了3萬元預賠款。

近年來,互聯網保險業務快速發展,投保理賠渠道更加便捷。消費者在保險公司官網、手機APP或支付寶、微信等平台,即可挑選適合自己的產品。疫情防控期間,許多保險公司加速發展線上業務。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1—6月互聯網人身保險新單保費1450億元,承保件數4.3億件。

保險產品和銷售渠道創新,讓消費者享受到更便捷、充分的服務,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規范的經營行為,消費者需多加注意。

例如,一些互聯網保險故意使用誤導性詞語組合,混淆和模糊保險責任﹔重要信息和風險提示不清晰等。這可能誘導消費者購買不符合自身需求的產品。日前,銀保監會發布通知,要求保險機構對在自營網絡平台上銷售保險產品的交易行為進行記錄和保存,使其可供查驗,以進一步規范互聯網保險銷售行為。

專家認為,應對這些不規范經營行為,一方面要加強對保險公司業務監管,強化保險銷售環節管理,完善消費者投訴保障機制,保險公司也要主動提升規范經營能力﹔另一方面,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應擦亮眼睛,認真閱讀和了解保險責任、保障內容、免責條款等信息,更好保護自身合法權益。此外,在選購保險產品時,既要考慮價格因素,也應關注保險產品提供的配套服務、產品理賠和投訴情況等信息,選擇履約記錄好、服務質量優的產品。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27日 18 版)

(責編:杜燕飛、王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