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歐央行抗疫購債計劃或受阻

◎ 記者 張者昂
2020年05月11日09:02 |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小字號

圖虫創意 圖

當地時間5月5日,經過長達三年的訴訟,德國最高法院裁決,歐央行(ECB)於2015年啟動的央行購買成員國債券的量化寬鬆項目不符合德國憲法,並要求央行証實其項目執行是合理適當的。否則德國央行將在未來3個月內,停止按照歐洲央行的長期刺激計劃購買國債。

隨后,歐洲央行發表聲明稱,已經注意到德國憲法法院的判決。歐洲央行將繼續履行其職責,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確保歐元區內的通貨膨脹率達到中期目標,並確保維持價格穩定的貨幣政策行動傳遞至歐元區各國。

聖路易斯聯儲總裁布拉德表示, “這將是我們第二次陷入一場重大危機:歐洲央行承受巨大壓力。”

抗疫購債計劃或受影響

德國的這一裁決,讓人最容易聯想到的,是此前歐盟成員國3月達成的7500億歐元的購債計劃是否會受到影響?

事實上,此次裁決與歐洲央行自2015年以來購買的價值2.1萬億歐元的政府債務有關,與新冠疫情下歐盟內部達成的7500億歐元購債計劃並無直接關系。

貝倫貝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Holger Schmieding表示,“我們可能無法阻止德國法院試圖給歐央行購債設限。因為這一設限並非針對大流行病的PEPP緊急計劃,而是針對公共區域購債的PSPP計劃,主要為2015年引入的政府債券購買項目。”

並且,在德國法院作出裁決之前,歐洲法院2018年已經批准了這項計劃,稱這並不構成違法融資。有分析人士甚至指出,歐洲央行將“輕而易舉”地展示購債計劃的益處,德國憲法法院的裁決不會影響購債計劃。

不可否認的是,這一裁決使人們對歐洲央行大規模的債券購買計劃(即“量化寬鬆”)產生了新的懷疑,可能給歐洲央行目前旨在幫助歐元區渡過新冠病毒危機的7500億歐元債券購買計劃施加壓力。

德國巴符州立銀行(LBBW Bank)經濟學家Uwe Burkert表示,德國最高法院的這個裁決是爆炸性的,這意味著3個月過渡期后,德國央行將不再為歐盟央行公共部門購買項目提供資金。

Holger Schmieding也認為,“這提醒我們需要認識到風險的存在,因為法院可能會詳細說明歐洲央行購買主權債券的條件,從而導致央行貨幣工具的靈活性和高效性受阻。”

給國內選民一個交代

當地時間5月5日,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Jens Weidmann)表示,德國經濟已經明顯處於“嚴重衰退”之中。據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最新發布的春季經濟預測報告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德國經濟今年預計萎縮6.3%。

長期以來,歐盟目前最為麻煩的問題就在於歐元區內部的失衡問題,富裕成員國最終可能會被迫直接補貼較弱的成員國。據悉,德國央行是歐洲央行最大的股東。所以有關歐盟的買債措施,德國均需要出大頭。

此外,德國還認為,歐洲央行購買債券的做法過度干預到了歐元區國家的經濟和財政政策。德國法院在5月5日的聲明中指出,“歐洲央行未能在貨幣政策目標與該計劃帶來的經濟政策影響之間進行必要的平衡。因此,該有爭議的決定超出了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授權。”

德國一些學者長期認為,歐洲央行逾越了自己的職責,這些購債活動相當於直接向各國政府提供融資,超出了歐盟條約(European Treaty)中規定的歐央行本來義務。

不過,5月5日,意大利財政部長羅伯托·古爾捷裡(Roberto Gualtieri)表示,德國法院的裁定不會影響歐洲央行的資產購買計劃,這對控制意大利的借貸成本至關重要。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賀之杲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德國與歐盟之間的博弈,“其實就是以德國為首的歐洲北部國家(即債權國),在是否要為歐央行注資的問題上對本國選民的一個交代。隨著民粹主義勢力在歐洲的崛起,這將進一步沖擊到這些國家對待一體化的態度以及讓渡國家權限到歐盟層面的程度”。

化解矛盾需要新協議?

歐洲央行一直堅持量化寬鬆是其振興經濟和刺激通脹的關鍵措施。而抗擊新冠疫情的計劃讓歐洲央行得以突破過往種種限制,將量化寬鬆政策的實施范圍進一步擴大。

意大利總理孔特5月5日表示,歐洲央行的獨立性是歐洲條約的核心,不能由任何憲法法院來決定它能做什麼。

但這次德國與歐盟的沖突,再一次展現了歐盟各成員國之間的不同立場,一些核心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

賀之杲認為,隨著一體化程度深化,歐洲超國家機構(如歐洲央行)干涉成員國內部事務的頻率提高、深度加深,所以遭到部分成員國內部人士的反對,這背后是歐洲一體化發展的不均衡以及歐盟治理效力受制於成員國之間、成員國與歐盟機構之間以及成員國內部的博弈。

德國行政管理大學法學教授約阿希姆·維蘭德(Joachim Wieland)表示:“德國的最新裁決給其他歐盟成員國開了個頭,其他國家也可能會無視歐盟作出的決議,尤其是當這些決定與本國利益發生沖突時。”

沖突如何解決?或許需要一份新的協議。英國《金融時報》提出,“無論最終走向如何,歐元區的成功都歸功於規則的融合,歐盟條約中沒有救助條款,令這次風險之下的問題擴大,因此現在是時候需要一份新的協議來解決問題了。”

(責編:史雅喬、庄紅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