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局:堅持主動漸進可控原則 政策不走“回頭路”

人民網北京4月17日電 (記者羅知之)今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一季度外匯收支數據情況。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表示,面對疫情,外匯局通過開通外匯業務“綠色通道”等三項舉措,為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支持。
王春英介紹說,首先,開通外匯業務“綠色通道”,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防疫物資相關進口付匯、出口收匯業務流程進一步簡化,疫情防控相關的融資業務進一步便利化。同時,對確有需要的企業,取消借用外債限額,可線上申請外債登記。保障個人和企業正常用匯需求,鼓勵通過線上辦理外匯業務。支持和指導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和上海清算所減免湖北地區有關機構外匯交易和清算的手續費用。從效果來看,1月27日到3月31日,全國線上辦理外債佔比達到93%,2019年這一比例為61%。
第二,不斷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提升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2019年10月,外匯局推出了12項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措施﹔2020年3月份,上調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擴大企業借用外債的空間,方便企業能夠有更大空間利用境外資金﹔4月14日,推出了8項便利化措施,簡化外匯業務辦理流程。
綜合來看,這些便利化措施有三個著力點。著力加大穩外貿支持力度,主要包括擴大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便利跨境電商外匯結算,優化貨物貿易外匯業務報告方式等﹔著力提升跨境融資便利化水平,包括在全國推廣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擴展外債便利化試點,支持高新技術企業跨境融資,改革企業外債登記管理等﹔著力提升外匯業務服務水平,包括便利外匯業務使用電子單証等。從實際效果看,這些措施大幅節省企業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
第三,積極運用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台等技術手段,便利中小企業開展貿易融資。截至4月7日,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台累計完成應收賬款融資放款金額227億美元,服務企業家數近3000家,中小企業佔比75%以上。
王春英說,外匯局還會進一步探索出台便利化措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以及開展跨境貿易投融資活動。同時,開放堅持主動、漸進和可控的原則,意味著有關政策不會走“回頭路”。另外也會積極防范風險,這個原則也是一貫堅持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