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業績靚麗卻撐不起股價 保險股低估值會讓你心動嗎
4月10日,連續幾天回暖的A股又在低開中開始了一天的交易,但是保險股依然不樂觀。
2020年,對於交出靚麗年報成績單的保險公司來說,股價表現出現分化,但總體跑輸大盤。4月10日早盤,保險股指數年內跌幅達21.16%,同期,上証指數下跌8.59%,保險股指數大幅跑輸大盤12.57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4月10日,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早盤低開,截至記者發稿,股價分別為 70.99元/股、26.48元/股、6.37元/股、27.96元/股、41.17元/股﹔與年初相比,跌幅分別為 16.93%、24.06%、16.07%、26.11%以及16.24%。
保險股在H股的表現更為糟糕。中國人保H股4月10日的開盤價僅為2.54港元。此前,在3月30日舉行的年報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保董事長繆建民曾表示,“我們H股低得不像話了。”今年以來,中國人保股價不斷走低,在3月19日更是以2.11港元收盤價創下歷史新低。而港股中國太平今年則累計下跌超30%,遠高於其他保險股。“內資保險股雖然估值吸引,但未來6個月缺乏催化劑,決定下調對保險行業評級由‘吸引’降至‘與大市同步’。”4月8日,摩根士丹利發布了關於保險股的上述判斷。
無獨有偶,匯豐研究也做出了類似的判斷:對內資保險股長期具結構性吸引力抱正面看法,但目前低估值的因素未足以支持更樂觀看法。
不過,與外資投行看法不同,多家內地券商分析認為,利率下行疊加疫情影響,保險股已跌至估值低位。
亮眼“成績單”
與走低的股價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上市險企2019年的業績。截至目前,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五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已悉數披露2019年業績報告。
從經營情況來看,五家上市險企均有較為亮眼的表現。2019年上市險企財險業務保費增長保持平穩,人保、平安、太保全年保費規模分別為4316億、2709億、1336億,全年保費增速為太保13.4%、人保11.2%、平安9.5%。其中,車險業務依舊呈個位數低增長,非車險業務佔比有所提升﹔而在非車險領域,人保、太保仍保持高增長態勢,平安則增速放緩。
具體而言,中國平安車險增速6.9%,非車險增速13.3%,意外健康險增速36.4%﹔中國人保車險增速僅為1.6%,非車業務(包含意健險)增速達到30%﹔中國太保車險業務增速6.1%,非車險業務(包含意健險)增速35.4%。
壽險業務方面,根據2019年年報,上市險企全年保費規模分別為國壽5684億、平安5237億、太保2124億、新華1381億、人保1206億﹔保費增速為新華13%、人保11.1%、平安11%、國壽6%、太保5.5%。
受益於股市較強與稅收優惠政策,2019年平安、國壽、太保、新華、人保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1494億元、583億元、277億元、146億元和224億元,分別同比增加39.1%、411.5%、54.0%、83.8%、66.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后,平安、國壽、太保、新華、人保的淨利潤分別同比增加29.4%、359.5%、26.7%、60.2%、46.7%。
在新業務價值方面,五家險企呈現“三增兩降”的分化,其中,中國人壽一枝獨秀。2019年,中國人壽新業務價值586.98億元,同比增長18.6%﹔平安人壽新業務價值759.45億元,同比增長5.1%﹔人保壽險新業務價值61.88億元,同比增長7.9%﹔太保壽險新業務價值245.97億元,同比下降9.3%﹔新華保險新業務價值97.79億元,同比下降19.9%。
同樣,代理人隊伍發展亦有分化。由於採取了隊伍的高質量發展策略,平安、太保分別較年初減少18%和7%,而其他三家的人力規模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國壽、新華、人保的代理人規模較年初分別增加了12%、37%、57%。
事實上,上市壽險公司數據出現明顯差異的背后是其戰略的分化。
譬如迎接新任董事長王濱的中國人壽在2019年啟動了“鼎新工程”,堅持提質擴量的路線,全年人力及產能均實現上升。
在2017年就已經完成管理層變動的中國太保,正在“孔慶違+賀青”掌舵下下,向以“人才、數字、協同、管控、布局”為工作重點的2.0轉型。
而新華保險在2019年年中會議上提出了“二次騰飛”的發展目標,其打法是資產負債雙輪驅動,在以壽險業務為主體的格局上,加速發展財富管理、康養服務業務,從而實現最終的金融服務集團願景。
中國平安則在2019年啟動了“優才計劃”,堅持有質量的人力發展,進一步強化科技轉型力度。中國人保則迎來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路線圖——啟動“3411”工程,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轉機將出現?
4月3日,銀保監會發布行業數據顯示,保險業今年1月、2月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1.18萬億元,同比僅增1.12%,而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9.94%。
其中,財產險收入1846億元,同比下降3.7%﹔壽險收入8204億元,同比下降0.7%﹔人身意外險收入176億元,同比下降10.7%。隻有健康險實現正增長,實現保費收入1542億元,同比增長22.1%。
2月份來看,疫情影響更加明顯。經濟觀察報記者獲得數據顯示,2月當月,原保險保費收入2687.12億元,同比減少451.70億元,下降14.39%,增幅同比下降24.47個百分點。其中,產險業務510.11億元,減少102.24億元,下降16.70%﹔壽險業務1517.19億元,減少471.48億元,下降23.71%﹔健康險業務600.88億元,增加135.59億元,增長29.14%﹔意外險業務58.94億元,減少13.57億元,下降18.71%。
也正是面對新冠疫情的影響,就在近期,外資投行機構出現了並不是十分樂觀的聲音。例如,在研報中,匯豐研究表示,內資保險股的償付能力比率仍然維持舒適的水平,不過若監管要求進一步明顯提高,則需要通過發行債券或削減股息作改善﹔此外,研報還稱,壽險的新業務價值前景未見亮點,預期下半年前業務量不大可能復蘇,影響產品和代理策略。投資回報方面雖然暫時保持,但整體及淨回報前景看來仍具挑戰性。
與2019年,保險股一度風光無限,隨著2020年市場的整體的回調,保險股卻難以重回往日榮光。也正是因為此,不少分析師直呼,保險股被過度低估,保持看好態度。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當前上市壽險公司股價對應A股P/EV(價格和內含價值比)估值分別為:平安1.08倍、國壽0.85倍、太保0.75倍、新華0.66倍﹔對應H股P/EV估值分別為:平安1.11倍、國壽0.5倍、太保0.55倍、新華0.41倍。研報認為,合理估值水平應在1-1.5倍,龍頭享受合理溢價,當前A股股價仍然偏低,H股更為“便宜”。
基於疫情影響短期保費收入增速放緩,疫情受控、復工在即,中長期看好保費增速回暖以及10年期國債利率在2.6%附近波動等原因,中信建投認為短期再向下突破2.5%的可能性較小,利於保險股估值企穩。其對保險行業投資觀點保持不變,仍建議重點關注低估值及科技化程度較高的個股。
天風証券發布的研報稱,平安、國壽、太保、新華當前估值已充分反映長端利率下行預期和保費端承壓的預期。基於最悲觀情景(10年期國債收益率2%、長期投資收益率預期3.5%)測算EV的調整值,調整后的P/EV估值水平依然處於相對低位。其表示,4月中下旬開始保費有望迎來改善,投資端亦有利好因素,保險股的轉機將較快出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