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穩增長措施會更精准 抓住投資的結構性機會

2020年04月10日08:49 | 來源:証券時報網
小字號

隨著疫情的不斷擴散,2020年全球經濟下行已成定局,疫情持續時長成不確定因素,大家對於是否會發生金融危機,如何來防控疫情以及應對流動性短缺等問題爭議頗大。如何看待疫情對全球和中國經濟的沖擊?如何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如何對沖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如何在海外資本市場大震蕩時保衛好資產?

帶著這些問題,証券時報記者專訪了中泰証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李迅雷認為,不管是否出現金融危機,經濟衰退似乎是必然的結局,3月27日的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實現全面奔小康的目標,並提出了諸多舉措,如果這些舉措的力度足夠大,可以增加廣義財政支出6萬億左右,則GDP增速有望超過5%,穩增長的措施會更精准。投資中要把握結構性機會,而不是賭趨勢、追漲殺跌,要更多地抓住結構轉型中的產業、地域集聚機會。

GDP增速目標不重要

但現在很需要

近期,關於全年中國經濟增速的爭議頗多,有的專家建議取消增速目標,李迅雷認為,GDP增速目標確實不重要,但現在很需要。現階段,正處於復工復產的關鍵階段,在新增就業數並不適用,尚未提出較GDP增速更優目標前,不適宜取消GDP增速目標,那隻會影響各部門、各地方復工復產的積極性。從這個角度上講,GDP增速目標當前需要,不宜取消。

如何評價復工復產,是否需要一個工作目標?李迅雷認為需要。他指出,政府工作從來都是目標導向的,隻有設置工作目標,才能使得各部門、各地方鼓起干勁,加快復工復產,為后續大概率到來的全球貿易衰退、全球經濟衰退做好准備,也為已經初現苗頭的就業問題做好應對。

在談及全年的經濟增速時,李迅雷表示,一季度GDP負增長幾乎沒有懸念,但要預測全年GDP增速,實在太難了。第一,不知道今后三個季度疫情如何演繹﹔第二,不知道接下來國內政策如何出拳。由於疫情原因,目前兩會還未召開,估計5月上旬有望召開,要預測全年GDP,至少要等到發改委的發展目標報告和財政部的預算報告出台。

注意到最近高層領導的數次公開講話,都反復強調要實現全面脫貧和奔小康的目標,這是否意味著GDP翻番目標(2020年必須達到5.6%以上)依然未變?若如此,則在財政支出上勢必會有大突破。

李迅雷指出,我國一季度的不少經濟指標出現斷崖式下行,意味著接下來我國經濟領域中的很多問題都會不斷暴露出來,企業經營壓力加大,社會問題突出,尤其是就業。好在我國有過2009年兩年4萬億的經驗教訓,在防止大水漫灌和房住不炒的原則下,相信穩增長、穩就業、穩投資等“六穩”的政策會更加精准和有效率。

經濟結構分化可能加劇

抓住投資的結構性機會

近期,關於新基建市場上有很多聲音,李迅雷認為,政府投資基建是為了穩經濟、穩就業,但是基建投資有很多被浪費掉了,向下傳導的鏈條過長,而且基建不少是增加產能供給,為未來增加了過剩隱患。

談及今年的市場機會,李迅雷表示,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也影響到了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先來講講分化的概念,可以抓住投資的結構性機會。

第一,人口分化。1/3的城市人口是淨流出的,1/3是淨流入,這個是人口分化。今年以來,杭州、成都、深圳的房價漲得比較好,或者有上漲勢頭,因為這些地方的人口都是淨流入。

第二,居民收入的分化。這是個不好的分化。所以我建議發消費券、補貼一些中低收入階層,他們能消費、敢消費,一方面拉動投資,另外一方面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因為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增速出現了一個明顯的放緩。

第三,產業的分化。就是新經濟部分高增長,傳統經濟部分低增長,疫情又加速了頭部企業和非頭部企業的分化。我們在投資上應該要抓大放小,要選擇一個新興產業、新基建,跟人民生活相關的,比如醫療、教育、健康等。

還有,頭部企業跟非頭部企業。疫情以來,很多中小企業面臨很大壓力,但那些頭部企業反而有擴大市場份額的機會,一批中小企業可能要倒閉,雖然政府也花了力氣去救助這些企業,但隻能救一時,不能救永遠。企業結構的分化在西方發達經濟體是個非常正常的現象。

以房地產企業為例,李迅雷表示,1、2月份房地產銷售就出現了嚴重的分化,雖然銷售面積大幅下降,但銷售好的還是那些前十大房企﹔包括家電行業也是分化,我們現在汽車銷量大幅下降,接下來就是汽車行業的分化。

縱觀中美股市過去10年的變化,也是一個非常顯見的二八現象。美國股市走了11年的牛市,真正跑贏市場的可能20%的股票也不到,所以我們的投資難度在加大,選擇范圍要更加精准。

李迅雷認為,對於股市來講,A股市場還是有一定的韌性,2500點、2600點應該是一個底部了。首先還是要看估值水平和成長性,今后中國經濟一定是消費主導,休閑娛樂、消費升級等。而經濟轉型過程中,高科技產業的成長性是最好的﹔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優勝劣汰是必然過程,在經濟結構轉型中形成的頭部企業,市場份額會越來越大,比如像家電行業裡的格力海爾美的已經是頭部企業了﹔房地產行業的頭部企業也在形成中﹔下一步,處在銷量下行中的汽車行業,一定會有頭部企業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投資中要把握結構性機會,而不是賭趨勢、追漲殺跌,要更多地抓住結構轉型中的產業、地域集聚機會。(記者 程丹)

(責編:張文婷、王宇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