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新冠疫情蔓延,建霖家居等IPO企業受累

編者按:
隨著疫情蔓延,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突破百萬,累計死亡超5萬例,其中,美國確診超過23萬例,歐洲確診超過50萬例。作為全球經濟重要力量的歐美地區,其疫情將對IPO企業產生什麼影響?
“有一天美國將成為受到新冠病毒大流行打擊最嚴重的國家。”
這一來自醫學界專業人士的警告已經成為現實。目前,美國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確診數量超過23萬,遠遠領先中國和意大利,成為世界上已知感染病例最多的國家。
作為全球經濟最大國,美國的疫情將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那麼,IPO企業中,哪些企業產品出口美國比例較高,又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部分企業影響大
截至2020年3月27日,Wind顯示,A股正常排隊IPO企業共有417家。
對於這417家企業,《國際金融報》記者初步統計發現,有5家企業明確表示,其2018年來自美國的收入超過20%。它們分別是建霖家居、惠州迪芬尼、眾望布藝、亞香股份、華業香料,其2018年主營收入中來自美國的比例分別為62.3%、42.59%、40.89%、38.56%、22.51%。
營收最為依賴美國的是建霖家居,其收入超過6成來自美國。建霖家居於申報稿中表示,公司主要客戶為全球知名廚衛、淨水品牌商,廚衛、淨水品牌商主要集中在起步較早、發展較為成熟的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或地區,行業整體存在集中度較高的特點。
除了這5家企業外,記者初步統計發現,有12家企業明確表示,其2018年來自北美地區的收入超過20%。
這12家企業分別是安聯銳視、福昕軟件、漢迪移動、安克創新、恆輝安防、安德利、華聯瓷業、芯原股份、奕瑞光、凱迪股份、大自然、大地熊,其中,前四家企業主營收入中來自北美的比例超過50%,最高達到75.62%。
佔比最高的安聯銳視於申報稿中表示,公司套裝產品的主要消費市場在北美地區,其原因是:美國多數人口居住於獨棟別墅、聯排別墅等獨立住宅。由於安防公司的服務費用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購買並自行安裝監控設備。
還有些IPO企業則只是披露了美洲市場情況。有4家企業明確表示,其2018年來自美洲地區的收入超過20%。它們分別是宸展光電、共創草坪、賽赫智能、嚴牌股份,2018年主營收入中,來自美洲的比例分別為38.57%、31.68%、31.01%和26.11%。
比如,宸展光電於申報稿中表示,主要系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智能交互顯示設備市場發展較早,金融、零售等行業智能交互產品應用較為廣泛,市場空間大,公司主要客戶 Elo、NCR、Diebold、Acrelec 也均為美國或歐洲客戶,主要客戶的區域分布也形成了公司外銷收入的地區格局。
連鎖反應
上述較大比例營收來自美洲地區的企業共計21家,其中有8家欲登創業板﹔4家欲登科創板﹔3家欲登中小板﹔6家欲登主板。從審核狀態來看,8家企業處於預披露更新﹔5家為已反饋狀態﹔5家為已受理﹔3家為中止審核狀態。從行業屬性來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最多,共有5家企業﹔紡織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則各有3家。
那麼這些企業可能受到什麼影響?
一位接近証監會的人士認為,疫情可能造成訂單減少,但如果是醫療醫藥行業,可能訂單會更多。
奕瑞光董秘辦對記者表示,公司生產的普放無線系列產品是移動式直接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的關鍵部件,具有出色的圖像質量及高速無線傳輸能力,可用於疫情中的肺炎疑似患者的初步確診。疫情目前對公司整體業務運營不造成重大影響,現階段公司首要任務是確保對下游客戶的穩定供應。
英大証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則對記者表示,疫情對部分出口企業的影響還是比較明顯的。具體要看疫情發展和峰值什麼時候到來,會對原來的訂單產生較大的變數。雖然國內出口產業面臨常規訂單需求萎縮的困境,不過,海外多國也存在諸如口罩、防護服等基本醫療物資短缺的現象,國內相關閑置產能可在相關部門引導生產海外急需防疫物資,為全球抗疫行動貢獻力量。參考比亞迪和格力等的例子,在更多的金融支持和國家統籌下,進行充分應對。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則認為,美國的疫情會減少對中國出口產品的需求,但這種影響的力度遠小於貿易戰的關稅程度。前者是短時性的,后者則是長時性。
除了公司本身要面臨疫情的考驗外,其中介機構也需要面對監管層審核的“考題”。哪些中介機構需要做好准備?
從保薦機構的分布來看,保薦企業數量最多的海通証券也才3家企業“中招”。廣發証券、國元証券、長江証券、中金公司則均為2家。
會計師事務所方面,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和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均涉及4家企業﹔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和容誠會計師事務所則均為2家企業。
律師事務所方面,最多的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共涉及3家企業﹔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上海市方達律師事務所、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則各自涉及2家企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