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銘來:變被動為主動 應建立特殊疫情保障體系

人民網北京3月25日電(申佳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保險業在發揮扶危濟困功能的同時,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如何化危機為生機,變挑戰為奮戰成為行業當前思考最多的問題。
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表示,疫情對我國醫療保障體系帶來重大考驗和挑戰。未來,可建立長期穩定的應對特殊疫情的保障模式。
為探尋保險業未來發展路徑,助力企業渡過難關,恢復正常生產秩序,“金台圓桌”人民戰疫·企業對策共商會邀請來自保險行業的企業代表及專家,共議時下困境,交流突破之道,為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本期“金台圓桌”由人民網主辦,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協辦。
據了解,此次疫情醫療費用,國家醫保和財政採取全額兜底支付的方式,極大的緩解了病患的經濟負擔。朱銘來建議,在疫情逐漸控制和消除后,相關部門應針對此類疫情事件,著手建立常態化和規范化的管理機制,進一步細化相關費用的報銷規則,同時加大對公共衛生和防疫的投入,建立融合健康管理、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公共衛生應急醫療保障於一體的醫療保障體系。
商業保險方面,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逐漸趨穩,如何將被動應戰變為主動應對,又如何將其轉化為可持續發展模式值得行業思考。對此,朱銘來表示,保險公司應從單純地開發和銷售保險產品轉變為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重特大疾病預防與治療的規劃服務,除傳統的健康管理項目外,還包括個性化地評估地區災難性健康風險、醫療資源分布的合理性與應急效率指數,制定科學合理的保障計劃﹔定期向客戶宣傳普及全方位健康與安全知識、參與醫療機構和藥物企業的重大疾病科研項目,建立長期投資和合作機制等。
除此之外,他還建議,需要將商業保險與社保有效結合,例如用社保個人賬戶購買稅優健康險等產商業保險產品來增加居民保障。
本次會議通過“人民在線通”視頻系統召開,9位企業代表以及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保險資管協會、南開大學的多位專家學者參與討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