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國債入“摩”彰顯外資對中國信心 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再結碩果

2020年03月02日10:25 | 來源:上海証券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國債入“摩”彰顯外資對中國信心 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再結碩果

  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再結碩果。

  2月28日起,中國國債正式納入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GBI-EM)。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表示:“國際債券指數供應商先后將中國債券納入其主要指數,充分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信心,以及對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的認可,將更好地促進國際投資者與中國經濟合作共贏。”

  國債入“摩”后 或引1400億元“活水”

  即使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境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發展、中國債券市場的信心仍不減。

  繼去年4月中國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后,今年2月28日起,9隻以人民幣計價的高流動性中國政府債券如期納入GBI-EM,並將在10個月內分步完成。

  據悉,跟蹤GBI-EM的資產規模約2260億美元,中國國債完全納入后,所佔權重將達到10%的上限,也將成為該指數系列的第一大計價貨幣債券。

  “中國國債完全納入該指數后,預計將帶來約1400億元的資金流入。”中信証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表示,與納入彭博巴克萊債券指數一樣,納入GBI-EM也會分批進行,總體呈現持續流入的特點。

  目前,全球三大主流固收基准指數中,已有兩大指數將中國債券納入其中。去年4月,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已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中國債券納入該指數后,為中國債券市場引入了逾1000億美元的指數追蹤資金。

  此外,富時羅素公司在2018年9月宣布,將中國列入其追蹤資金量最大的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的觀察國家,該公司預計將於今年3月作出中期評估,9月正式對外公布是否將中國國債納入WGBI。多位市場人士認為,預計屆時納入的概率較大。

  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表示:“央行與富時羅素公司一直保持密切溝通,也在積極推動解決其反饋的問題。預計今年上半年會出台一些相關的優化便利措施,其中多數可能是在技術性操作層面。”

  據估算,若成功納入WGBI,預計將為中國債券市場引入約1500億美元指數追蹤資金。

  除了主流指數機構用納入指數來表達中國債券市場的興趣之外,更多的境外投資者正在拿出“真金白銀”,來表達對中國債券市場的追捧。

  央行相關數據顯示,境外機構投資者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量持續增加,今年1月,境外機構淨買入量近550億元,較去年12月增加2.5倍。

  今年以來,境外機構投資者數量穩步增長,投資我國債市的境外機構已遍布亞洲、美洲、歐洲、澳洲等全球各地區。

  前述接近央行的人士對上証報表示:“目前,絕大部分境外投資者是中長期投資者,不太在意短期的收益率波動及匯率變動。他們更看重全球資產配置,獲取相對的綜合收益。在當前國際利率環境下,中國債券的絕對收益還是有吸引力的。”

  金融市場持續對外開放

  中國債券納入國際主要債券指數,是我國債券市場發展與對外開放的又一重大成果。

  近年來,我國債券市場取得長足發展,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截至今年1月末,中國債券市場存量規模約100.4萬億元,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

  在此過程中,中國央行持續深化了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廣度與深度。一方面積極支持外國政府、國際開發機構、國際性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等在境內發行債券,同時也積極引進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主權財富基金等中長期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

  2017年7月,“債券通”的推出,使得境外投資者可以在不改變交易習慣的情況下,便捷地投資中國債券市場。

  截至今年1月末,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已累計發行“熊貓債”2564億元,同時已有807家境外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持債規模約2.2萬億元,其中通過“債券通”入市的境外投資者有502家,持債規模約3357.3億元。

  去年以來,央行牽頭統籌出台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幅放寬銀行理財子公司、資產管理、保險、証券、基金、期貨、信用評級等領域的准入條件或業務范圍。

  其中,涉及外資機構對債券市場准入的政策,包括:允許外資機構獲得銀行間債券市場A類主承銷牌照,支持標普(中國)公司正式進入銀行間市場對各類債券開展評級業務﹔持續推進托管行建設,便利境外投資者入市安排。

  在便利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方面,央行還取消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RQFII)投資額度限制,取消RQFII試點國家和地區限制﹔整合優化不同開放渠道和政策,允許同一境外主體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時QFII/RQFII和直接投資渠道下的債券非交易過戶、資金相互劃轉。

  一系列對外開放的政策措施,使得外資持續加大對中國債券市場的興趣與信心。

  對於下一步債市開放的打算,上述接近央行的人士表示,要推動從要素流動型開放轉向制度型開放,對標國際主流債券市場的法制規則、基礎設施服務等方面的安排。央行也會在支持提高債券流動性、優化入市流程、優化債券托管結算業務、提供衍生品風險對沖工具等方面繼續開展工作,同時也會引入更多優質發行主體到境內發債。(常佩琦)

(責編:王仁宏、劉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