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國債期貨“納新”增強對外資吸引力 期貨市場將再迎大規模擴容

2020年02月26日10:23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國債期貨“納新”增強對外資吸引力 期貨市場將再迎大規模擴容

日前,証監會與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公告,允許符合條件的試點商業銀行和具備投資管理能力的保險機構,參與國債期貨交易。首批試點機構包括中、農、工、建、交五大行。

北京工商大學証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和保險機構參與國債期貨交易,有助於國債期貨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功能的充分發揮。另外,隨著國債現貨和期貨市場流動性的提高,有利於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國債收益率曲線,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在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背景下,也可以增加國債對外資的吸引力。”

國債期貨市場逐漸成熟

據央行數據,截至今年1月底,我國國債規模為16.1萬億元。商業銀行持有國債9.98萬億元,保險公司持有約3600億元,合計持有國債佔比約64%。但此前由於政策限制,銀行和保險機構一直缺席國債期貨。

“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商業銀行在國債承銷、做市業務、資產管理等方面都面臨較大的利率風險,避險需求非常強烈。”南華期貨董事長羅旭峰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一些大的商業銀行具有國債發行承銷的責任,因包銷等因素持有債券,需要國債期貨來對沖利率風險。在現券價格波動較大時,銀行也可以通過國債期貨套期保值來規避風險,降低資產管理成本,提高其資產和負債管理能力。

“保險機構通常持有超長期債券較多,現券市場缺乏期限與之匹配的風險管理工具,當市場有回調風險時,通過國債期貨來套期保值或調整久期,可以以較低的成本來降低損失,增強保險資金資產管理的穩定性。”羅旭峰表示。

“國債期貨是目前國內利率衍生品市場中唯一的場內衍生品工具,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有效管理利率風險的途徑。”中信期貨總經理方興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方興表示,經過多年發展,國債期貨市場逐漸成熟、交易機制不斷完善,為銀行和保險機構的加入創造了有利條件:國債期貨的產品線不斷豐富,助力精細化的風險管理功能發揮﹔國債期貨的市場規模不斷提升,具備商業銀行和保險資金入市的承載能力﹔國債期貨的交易機制不斷完善,均為銀保機構入市創造了條件。

增強國債對外資吸引力

“銀行和保險機構參與國債期貨,也是完善中國金融市場和國債市場非常重要的一個舉措,”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我國金融市場改革開放,金融市場需要不斷完善。一個完善的金融市場,應該是現貨和期貨有機結合、具有充分流動性的市場,這樣才能滿足外資進入國內市場的需求。”

“目前,全球利率都比較低,缺乏相對穩定、較高收益的資產。在此背景下,與人民幣相關的國債資產,可能會吸引國外投資者的目光,預計外資對人民幣債券需求會呈現快速增長。”宗良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底,境外機構在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的債券托管總量達到1.89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據悉,目前全球主要的三大債券指數中,彭博巴克萊和摩根大通已經將中國債券納入其指數體系,這意味著中國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和規則等逐步與國際接軌。

羅旭峰表示,國債期貨准入限制的進一步放開,也可以讓國債期貨與國際接軌,豐富的利率衍生產品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資流入國內市場,這是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大勢所趨。

期貨市場將迎更大規模擴容

“從短期來看,中金所的國債期貨合約已經基本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但如果未來有比較集中的需求,也會有更多的產品推出。”宗良認為。

據記者了解,中金所已經上線了30年期國債期貨仿真交易。“如果未來30年國債期貨合約正式上市,將進一步將國債期貨品種線向長端推進。”方興如是說。

銀行和保險機構參與國債期貨,將對期貨公司和期貨市場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羅旭峰表示,更多機構群體的參與,對於期貨公司而言意味著期貨市場流動性和規模的提升,期貨公司也可以與銀行和保險機構進行更為廣泛深入的合作。同時,商業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國債期貨交易,可以增加國債交割規模,盤活國債現券資產,提高債券流動性,從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2010年股指期貨的上市,使得証券公司開始深度參與到期貨市場中來,帶來了期貨市場的第一次大擴容,本次國債期貨引入銀行和保險機構必將使各類大型金融機構(包括境外金融機構)積極參與中國期貨市場中來,中國期貨市場將再次迎來更大規模的擴容。”羅旭峰說道。(吳曉璐)

(責編:王仁宏、章斐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