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貨幣政策工具箱儲備充足 重點在五大方面精准施策

2020年02月24日08:44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貨幣政策工具箱儲備充足 重點在五大方面精准施策

主持人宓迪: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召開會議,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今日本報從貨幣政策、財稅政策、交通運輸業和投資等角度,採訪專家學者進行解讀。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我國貨幣政策是否要在“穩增長”和“控通脹”之間做出平衡?對此,央行副行長劉國強日前表示,從基本面看,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總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

“從當前的CPI結構來說,主要是豬肉價格上漲導致的結構性通脹,隨著我國豬肉產能的逐漸恢復,后期豬肉價格應該會明顯回落。”中山証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通縮的原因主要是由於供給大於需求,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以及一系列擴大需求政策的落地,基本上可以維持供需結構的平衡,所以我國也不存在長期通縮的基礎。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証券日報》記者指出,從經濟學原理上來看,造成通脹的原因是社會生產的停滯,而通縮則是社會需求不足。從這兩個方面看,我國的社會生產繁榮發展,雖然近幾年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是依然保持了從國際范圍來看較高的增長率,同時也較好地完成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階段性目標,長期來看社會生產前景良好,因此不存在長期通脹的可能。而通縮則更不可能,我國的消費市場近幾年規模有所擴大,社會需求日益增長,所以不必擔心會出現通縮的情況。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如何一直是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會議強調,新冠肺炎疫情雖然給經濟運行帶來明顯影響,但我國經濟有巨大的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同時,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務。

實際上,為應對疫情,央行近期已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以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從操作來看,央行多次開展逆回購及中期借貸便利(MLF),超額釋放流動性並“降息”以保持疫情下經濟的平穩運行,體現出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的思路。

“作為主要經濟體中少數實施常態化貨幣政策的國家,我國貨幣政策空間仍然十分充足,工具箱也有足夠的儲備。”劉國強表示,“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對沖疫情的影響。”劉國強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統籌做好“六穩”工作,科學把握逆周期調節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用改革的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妥善應對經濟短期下行壓力,同時堅決不搞“大水漫灌”,盡可能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努力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

劉國強進一步表示,一是繼續用好專項再貸款政策﹔二是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支持作用﹔三是進一步發揮政策性銀行的支持作用﹔四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整體市場利率下行﹔五是根據不同地區疫情實情,研究對已發放貸款採取統一自動展期等措施。

李湛認為,目前來看,通過貨幣政策逆周期調控盡量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更為重要的事情。一方面,從總量層面提供更為充裕的流動性,通過“降息”、降准、公開市場操作等方式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另一方面,通過更為精准的結構性政策,針對受疫情影響的不同行業、企業和個人提供差異化的金融服務,比如加強數字化技術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多的企業提供再貸款、貼息、延緩還貸等政策,為醫療物資生產企業提供低息貸款等。(劉 琪)

(責編:王仁宏、劉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