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為浮雲遮望眼 風物長宜放眼量——疫情下壽險行業發展的思考
1986年,德國社會學家貝克就鄭重告誡世人: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風險社會”。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讓庚子春節少了傳統的熱鬧,而多了一份蕭肅之感。疫情給社會經濟帶來負面影響,與宏觀經濟高度相關的人身險行業面臨沖擊的情況也再所難免。但風險與機遇相伴相生,作為經營人身風險的行業更是如此。在系統地梳理人身險公司短期在資產、負債等方面的風險以及長期機遇后,我們堅定地認為短期有“危”,長期有“機”,疫情之“危”不會打垮行業,隻會加速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轉型升級。
一、短期沖擊難免,總體影響可控
(一)資產價格波動或影響年度投資收益
一是權益市場或將一定程度下跌,從而對人身險行業投資收益形成考驗。短期看,受疫情沖擊,權益市場波動劇烈,春節后首個交易日上証指數即下跌7.72%。但如果把時間拉長看,則影響相對可控:一方面,從歷史看,2003年非典加速傳播的4月15日到25日,10天上証指數下跌約9%后即恢復上漲至6月﹔另一方面,從持倉看,行業權益類資產投資佔比僅10%-15%,當前上証平均市盈率14倍左右,即使估值無法修復,預計對投資收益影響不會超過200個BP。
二是固定收益品種的違約和減值風險有所上升。當前很多行業面臨半停產狀態,餐飲、旅游、航空等行業更是面臨巨大沖擊,一些企業現金流可能面臨困難,從而發生債務延遲償還甚至違約的情況。總體來看,資產面臨信用風險,但相對可控:一方面,過去一兩年信用風險利差一直較高,人身險公司在資產配置方面普遍有所考慮,持有品種評級較高﹔另一方面,人身險公司債券持倉在行業集中度上一般有所考慮,不會過度集中單一行業。
三是利率下行使得再投資壓力加大。從非典經驗看,2003年4月疫情加重,10年期國債收益率自2.9%下降至2.7%。預計本次疫情后,無風險利率水平或將下調。目前,國內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2.8%左右,已與人身險公司定價水平基本持平,如進一步下調,人身險公司面臨一定再投資壓力。近年來,面對長期老齡化社會的來臨,各人身險公司普遍都對低利率環境有所預期並通過多樣化投資策略為低利率做了多手准備,本次疫情只是改變了利率下行速度,不會形成長期影響。
(二)負債端“隔離”與“賠付”同頻影響
一是疫情“隔離”下的“開門紅”不紅,保費規模增長受到較大沖擊。由於客戶年終獎金到位、業務團隊走親訪友增加及銷售獎金激勵等多種因素,一季度尤其是春節期間一直是人身險最重要的展業季,正常情況下保費收入可以佔到全年保費收入的40%。本次疫情發生與開門紅的時間段高度重疊,無論是銀保還是個險,由於疫情期間的“隔離”幾乎完全失去客戶流量,很可能錯失一年中最重要的展業良機。這部分損失主要是長期儲蓄型年金產品,復工后存在短期快速恢復部分產能的可能。
二是“增員提質”因“隔離”受阻,價值型產品新單增長延遲。2019年以來,代理人規模增長出現分化,行業更加注重質態提升,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等頭部企業提出“星級工程”“優才計劃”等以提升代理人隊伍門檻,改善代理人隊伍質量。本次疫情將影響增員提效進度:一方面,絕大多數壽險營銷員晨會、除名考核制度和培訓相繼取消,使得營銷員激勵、業務監督及教育培訓等方面管理弱化,展業隊伍素質和展業品質難以提升﹔另一方面,人員線下活動范圍受限,代理人增員難度進一步加大。高價值保障型產品的形態相對復雜,銷售難度相對較高,主要依仗個險銷售團隊拓展。疫情對個險渠道發展的沖擊,將直接造成價值型產品新單增長下滑,從而對公司內含價值增長形成挑戰。
三是賠付支出因疫情上升,盈利存在一定影響。傳染病一直是人身險中最重要的一類巨災風險,由於其可以造成短期特定區域大面積發病,從而使賠付快速上升偏離大數法則,風險難以對沖。具體到本次疫情看,人身險公司賠付的責任主要是疾病導致的死亡以及部分醫療費用。目前,全國確診病例2萬余件,死亡400余例,確診病人死亡率2%左右,假設平均保額20萬-30萬,總體死亡賠付影響屬於可控范圍。醫療費用方面,疫情所觸及診療費用大部分由國家政策兜底,治療時間9-10天左右,預計保險公司件均賠付在1萬元左右。綜合來看,當前行業總體的賠付壓力相對較小,同時發病率控制措施逐步顯現,未來趨勢同樣可控。此外,部分公司開始對已有客戶贈送額外的新冠責任保障,這一舉措雖然會加大風險敞口,但這部分新增風險一般都會做再保險安排並在境內外再保險公司中分攤,不會形成系統性風險。
二、供需基礎仍然堅固,長期發展前景可期
(一)促進全民風險教育進一步激發保障需求
一是疫情映射了人身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短期情緒積累催生保障需求。長久以來,中國人身險公司的客戶一直重投資、輕保障,家庭風險管理的意識相對薄弱。本次疫情以來:媒體每日都會報道新增患病人數、死亡人數以及一些家庭的真實故事。冰冷數字及后面的故事最客觀地展現了人身風險的無情以及以家庭為單位管理好人身風險的必要性,保障性需求的咨詢明顯上升。二是人身險公司用自己的產品展現了保險的價值。疫情以來,各公司不僅為醫生群體及家屬捐贈保險保障,很多公司還積極回饋客戶,在原有產品基礎上擴展新冠肺炎責任,提供針對新冠肺炎免等待期免賠額等優待,彰顯了人身險的價值。綜合供需兩方面改變,當前,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在既有的購買力前提下,家庭風險管理需求的萌發將有力地促進壽險等保障型產品的發展。
(二)推動人身險交易習慣的變革和供給側創新
近年來,雖然互聯網保險業務得到了蓬勃發展,培育起了過千萬的線上保險消費人群,很多公司推出了自有APP以及網上直銷方案,但總體看,大額、期交人身險靠代理人拜訪銷售的模式從未有改變和突破,線上線下的融合進度不盡如人意。同時,由於照顧不同渠道間的利益,盡管當前代理人力增長下滑,但很多公司仍然難以推動各家公司邁出突破的一步。當前,隔離管控等措施使得人身險線下銷售場景幾乎消失,倒逼人身險公司嘗試線上渠道推廣、線上線下相結合(代理人使用微信、APP等)等多種模式銷售展業,同時疫情也使得客戶理解和適應這些新的嘗試。2003年“非典疫情”將人們“逼”上了更加便捷的線上消費並習慣了網上購物。2015年以來4年,互聯網保險從幾十億發展到了上百億規模,相信2020年可能又是屬於保險銷售的一個劃時代開始,多年無法突破的長期保障型產品網上銷售等一些難題,或因供需雙方被逼到線上后出現實質性的嘗試而解決和逾越。
(三)加速保險技術端轉型升級
一是推動企業內部統一科技化轉型的思想認知。當前,雖然在人身險行業科技化轉型升級的大方向上,各公司都能夠認同。但由於涉及到大額的科技研發投入、IT信息系統建設和改造投入,在如何平衡短期業務發展和長期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同一家公司不同業務單位間有著顯著不同的意見。本次突發疫情以來,線上建設較強的公司依托雲平台、視頻會議等基本可以保障遠程辦公與實地辦公效果相當,而信息化水平較低的公司則面臨很大壓力。
二是推動保險科技技術應用推廣。近年來,人工智能算法、雲技術、區塊鏈等與保險場景融合已經有了一批可落地的項目,但多數難以應用於核心業務處理環節。長期的工作習慣,疊加對核心工作流程沖擊的擔心,使得人身險行業對科技應用速度相對落后,仍然習慣人與人的拜訪銷售,人工核保和基於書面理賠資料的理賠。本次突發疫情倒逼一批新技術和新模式走向舞台中央並獲得証明自己的機會,如線上培訓、線上會議、智能核保和理賠和基於AI算法的智能營銷等。從效果看,借助科技的應用,太平洋人壽首單新冠責任賠付僅用時15分鐘。因此,可以預期,疫情過后,証明過自己實力的一批保險科技項目將從后台儲備走向公司運營的舞台中央,從而推動行業技術升級。
(四)大健康戰略因認可面臨政策機遇期
疫情短期帶來了巨大的新生醫療需求,凸現了有限的醫療資源與巨大需求之間的不匹配,一批人身險公司開發的大健康產品和服務,有力地支持了疫情防控大局,贏得了市場的認可。據不完全統計,平安好醫生、農銀人壽、恆安攜手的妙手醫生都向民眾開放了抗疫義診,免費提供新型肺炎咨詢、疫情防護指導服務,既有效地解決了感冒病人害怕交叉感染的恐懼,也調動了異地的醫生資源,緩解了局部地區居民看病需求和緊張的心理。截至2019年10月,全國互聯網醫院共計269家,已成為新興的醫療機構形式,《衛健法》亦明確要求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的應用發展。相信疫情過后,互聯網醫療相關企業將迎來發展契機,此外,遠程醫療、人工智能、醫療大數據技術的革新也將不斷助力互聯網醫療行業的發展,而在這些領域預先布局的保險企業將進入收獲期。以平安好醫生為例,由於免費義診大幅增加了客戶數,提升了平台價值,在鼠年首日港股下跌2.8%的背景下,逆勢獲得了3.72%的上漲。從這一角度講,疫情成為人身險公司大健康戰略投資價值重估的催化劑,對人身險公司已有的在線問診、連鎖醫院、藥房等資產價值提升有較大的積極作用。
三、痛定思痛找短板,高質量發展大可為
作為二十年一遇的大型疫情,其給社會方方面面帶來的沖擊是深刻的,就人身險密切相關領域而言,建議從社會、行業和公司三個層面深刻總結並進一步提升:
(一)發揮商業保險在社會治理中的風險管理作用
作為一次巨災事件,本次疫情治療費用主要來自於國家、地方財政以及社保,僅下撥湖北省的財政撥款就超過10億元。與國家高額支出相比,人身保險行業實際負擔較少,顯示商業保險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非常有限,這與發達國家保險公司作用形成了鮮明對比。據sigma統計,2018年全球災害造成的總經濟損失估計為1550億美元,在經濟損失總額中,保險覆蓋了790億美元,佔比超過50%,世界范圍內保險業對減輕巨災風險作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建議從三個層面強化商業保險在社會治理中的風險管理作用:一是強化商保與社保的融合。鼓勵承擔風險、不承擔風險等多種模式的大病保險合作機制,發揮商保的技術優勢和主觀能動性,提升現有健康險管理的科學化水平。二是強化再保險風險轉移機制的建立。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完善保險經濟補償機制,建立巨災保險制度”,在農業、地震等自然災害基礎上,拓展至傳染病等人身巨災風險,推動風險在全球范圍內的分散。三是鼓勵再保險領域金融創新,創新巨災風險証券化等手段,發揮資本市場作用,募集相關資本,提升風險抵御能力。
(二)強化人身險行業的科技基礎設施建設
本次疫情中,保險行業作用發揮有限也折射出了現有保險產品責任的局限性,更說明了供給側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從更深層次來說,保險責任種類集中,覆蓋面不足的根源是行業基礎數據的缺乏。目前,人身險行業數據的問題核心是孤島問題:一是行業內數據與行業外數據溝通不足,從而不同行業數據處於各自孤島之中﹔二是行業內各家公司數據共享不夠,從而形成了行業內的孤島﹔三是缺乏統一的數據標准,基礎數據質量不高,從而把數據變成了功能單一的孤島。當前推進中的重疾表修訂行業項目,顯示了數據共享的價值,因此,建議:一是推動行業內基礎數據共享,規范化行業數據標准,沉睡數據的整理和清洗。二是積極打通商保和社保的共享。推動數據挖掘技術與數據的融合造福於民。三是利用商業保險的活力,夯實大健康領域的數據標准。嘗試推動醫療數據統一和整合,深刻研究疾病發生率,疾病譜演變以及趨勢,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三)深化人身險和大健康產業融合滿足社會多樣化健康需求
本次疫情顯示了現有公共醫療資源的不足以及加強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的迫切。眾所周知,醫生的培養需要一個較長的教育、實踐培養周期,醫院、醫療網絡的建設和培育更是一個投資巨大、回收期較為漫長的周期。從歐美發達國家看,每個國家公立醫療體系的醫療資源都是緊張的,所不同的是其發達國家一般還擁有由商業保險支付支持的更為發達和完善的私立醫療體系為公眾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如美國凱撒集團、藍盾、藍十字計劃簽約私立醫院網絡等。因此,建議進一步鼓勵人身險公司加快發展民營醫院,積極引入新型醫療、藥品,彌補單一公立醫療診療體制有其固有的缺陷,解決短期大健康產業供給不足而建設資金來源壓力大的問題,強化醫療設施基礎建設,平時可以服務多樣化的醫療需求,自負盈虧﹔在緊急時段,征用民營建立的診療、藥品配送系統又可以服務國家,為民服務,為國擔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