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三季度信托加速“瘦身” 短期兌付壓力不減

吳林璞
2019年12月02日08:57 |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三季度信托加速“瘦身” 短期兌付壓力不減

  圖虫創意 圖

  11月26日,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2019年3季度中國信托業發展評析》。

  中國信托業協會指出,三季度信托資產規模環比降幅增大,繼續保持穩步下降,其中事務管理類信托規模持續下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信托業在穩步降規模的同時不斷探索結構優化。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托資金出現了自2015年第四季度以來的首次新增規模環比增速負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從信托到期規模來看,12月即將迎來償還高峰。信托業內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雖然總體預期較為平穩,但預計信托明年面對的兌付壓力依然不小,仍需要做好更多防范風險的准備,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兌付壓力。

  加速“瘦身”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全國68家信托公司受托資產余額為22萬億元,較二季度末下降5376.9億元,環比下降2.39%,與二季度降幅0.02%相比,下降幅度較大。三季度同比增速為-4.94%,與2018年三季度末-5.19%增幅趨同,信托資產規模繼續保持穩步下降。

  記者注意到,事務管理類信托規模持續下降是構成信托資產整體規模下降的主要原因。

  具體來看,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事務管理類信托余額為11.6萬億元,規模延續2018年以來的持續下降態勢,較二季度末減少0.82萬億元,環比減少6.58%,佔比降至52.75%。

  資深信托研究員袁吉偉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正處於資管新規過渡期以及去通道關鍵時期,信托資產中還有一定通道業務需要整改,三季度監管部門不僅調控了房地產信托額度也強化了壓縮通道的力度。

  某華東地區信托業內人士李華(化名)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去通道已成為信托公司的共識,並且處於一直進行的狀態,目前來看“擠水分”還有空間。而信托業受托資管規模具體下降到什麼程度還沒有預計值,要根據監管的要求來做。

  金樂函數信托分析師廖鶴凱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信托規模的壓降程度,特別是通道類業務的降低,監管是有做長期安排的,通道類業務的壓縮是監管近10年來一直關注的重點,最早從控制銀信合作開始,后面到對規模的持續壓降。“而資管新規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有計劃且更有力度地壓縮通道類業務規模和佔比”。

  “信托公司受托資產余額規模雖然下降,但值得關注的是集合類資金信托的規模是上升的,而且單一信托規模下降較多。”廖鶴凱對記者進一步指出,說明信托公司轉型逐步顯現成效,向著監管引導的方向在穩步推進。

  具體來看,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資金信托規模合計為18.53萬億元,其中,集合資金信托規模為9.84萬億元,佔比44.74%,環比上升1.17%﹔單一資金信托規模為8.69萬億,環比下降5.89%,佔比39.50%。集合資金信托佔比穩步增長,超過單一資金信托佔比。

  “預計,明年信托規模仍有壓降的壓力,而且明年信托到期量要大於今年,所以在資管新規要求下,信托規模會繼續經歷‘擠水分’和優化結構的過程。”袁吉偉對記者進一步分析道。

  探索結構優化

  李華告訴記者,下半年來,《中國銀保監會信托部關於進一步做好下半年信托監管工作的通知》(信托函〔2019〕64號)的下發可以說對信托公司去通道、控地產進程的堅定推進起到了加碼加速的作用,同時業務結構的優化也正在進行。

  記者注意到,從新增規模變化來看,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新增信托項目累計15254個,同比增加26.74%﹔規模為4.68萬億元,同比降低1.93%。

  中國信托業協會特約研究員袁田分析認為,新增信托項目個數的提高與規模的下降相比,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信托業在穩步降規模的同時不斷探索結構優化。

  袁吉偉告訴記者,新增項目單個項目規模下降,可能還在於現在信托公司消費金融、家族信托等業務的發展,單筆業務規模小,但是增量比較快,而不像傳統業務單筆規模大。

  廖鶴凱對記者分析,這樣的變化可以部分說明信托公司主動管理類業務的比重在提升,通道類業務在下降,表現出來就是平均單筆業務的規模下降較多,而產品數量對應上升。

  “同時關注到這是在政策嚴控地產和通道的情況下發生的,說明信托公司在這兩塊佔比較大業務受到嚴格管控之后,調整了業務方向,比如對基建領域有所加碼,同時對其他新的領域也加大了探索力度。” 廖鶴凱進一步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托資金出現了自2015年四季度以來的首次新增規模環比增速負增長。具體來看,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投向房地產的信托資金余額為2.78萬億元,環比減少1480.67億元,下降5.05%,

  信托利潤來源“老三樣”中,房地產和通道兩項均已受到監管部門的關注,在這種情況下,三季度信托業績表現如何?

  2019年三季度,信托業實現經營收入累計795.64億元,同比增長6.42%﹔第三季度累計利潤為559.35億元,同比增長13.13%,信托行業盈利水平穩步提升。

  但從當季數據分析,第三季度行業新增經營收入為272.69億元,環比減少6.73%﹔第三季度新增利潤184.39億元,環比減少2.95%,年度經營業績指標壓力有所上升。

  袁吉偉指出,房地產信托是一類具有高報酬率且風險可控的信托業務,長期以來在信托公司收入中佔據著較大比重。由於以往的高基數效應,嚴監管政策對信托業整體的沖擊效應在2020年將逐步顯現,增大信托業經營業績波動性。

  短期兌付承壓

  事實上,房地產信托的風險已有積聚的傾向。今年以來,信托風險加速暴露,其中房地產信托頻頻遭遇兌付危機,信托公司及行業聲譽受損。

  袁吉偉指出,從過往經驗看,歷次調控房地產和房地產信托的嚴監管政策都會增多市場房地產信托違約規模,並在調控后的半年到一年達到違約高峰。因而在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產信托風險防控壓力增大。

  中國信托業協會指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未來一年的信托到期項目合計為14093個,規模合計5.15萬億元,較二季度預計數據減少4110億元,降幅繼續擴大至7.4%,信托項目到期壓力有所緩解。

  但是,短期兌付壓力仍須重點關注,尤其是四季度最后一個月信托項目到期兌付的規模比較集中,資金流動性管理尤為重要。

  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12月到期的信托計劃為1868個,規模7772億元,記者注意到,較11月的1038個、3747億元有明顯增長。

  廖鶴凱對記者分析,這種情況與前兩年的展業風格有一定關系,也和市場大環境有較大關系,2017年末資金需求旺盛催生了業務發展,另外市場普遍預計2018年市場會迎來較強監管,年末項目有加速落地的趨勢。

  那麼如何看待信托明年要面對的兌付壓力?此前存量業務導致的風險項目預計什麼時候可以得到釋放?

  多位信托業內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雖然總體預期較為平穩,但預計信托明年面對的兌付壓力依然不小,仍需要做好更多防范風險的准備,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兌付壓力。

  袁吉偉對記者分析,隨著經濟增速放緩、資管新規的實施,短期會造成高杠杆企業融資困難,由於明年信托到期量依然較大,短期風險形勢仍可能處於高位。

  “從風險項目來源看,工商企業、房地產領域仍會是高發領域,而政信業務可能在西部等區域存在風險點。信托公司仍需要做好更多防范風險的准備,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兌付壓力。”袁吉偉進一步指出。

  廖鶴凱告訴記者,之前存量業務導致的風險項目預計還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才能逐步化解主要問題。不過,不良率經過幾輪政策調控,預計依然會在可控范圍內波動。

(責編:李楠樺、劉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