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深改堅持獨立市場定位 既不是“競爭者”也不是“預備板”
正在推進中的新三板全面深改確定了發揮承上啟下作用、貫通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核心目標。新設精選層將配套引入公開發行、連續競價、直接轉板上市等新制度。
權威專家指出,這些制度安排能夠便利精選層與交易所市場更好銜接,但新三板與交易所市場定位不同,在監管制度上也存在差別。改革后,新三板並不與滬深交易所形成競爭關系,同時新三板也將堅持獨立市場定位,不會成為交易所市場的“預備板”。
全國股轉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新三板和滬深交易所都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新三板改革堅持服務中小企業的初心,堅持獨立的市場定位和功能,在此基礎上供給了符合中小企業特征的市場制度,改革指向是與交易所市場錯位發展、貫通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該負責人說,目前滬深市場和新三板共服務約14000家企業,其中交易所市場主要服務藍籌、成熟型企業和符合國家戰略的科創型企業,新三板則主要定位於服務創新型、創業型和成長型中小企業。
根據本次改革安排,精選層挂牌公司引入公開發行、連續競價制度,符合條件的可以直接轉板上市。但這些改革的目的並不是讓新三板“交易所化”。
權威專家指出,為與交易所市場良好銜接,精選層公司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監管要求對標上市公司,但是在監管制度方面兩個市場是存在差別的。
在法律基礎層面,精選層公司仍屬於非上市公眾公司,適用証監會關於非上市公眾公司的一般性監管要求。同時,由於精選層公司公眾化程度較高,制度將在原有基礎上“做加法”,引入網絡投票、獨立董事等一些上市公司通用的公司治理機制。
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層面,精選層公司的投資者適當性標准與科創板、創業板不同。新三板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改革后精選層實施公開發行,並適當降低投資者門檻,但預計其投資者適當性要求仍然會與科創板形成差異。
在監管要求層面,精選層公司多數為中小企業,企業規模、財務狀況與上市公司有差異,決策部門在設定挂牌公司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的具體監管指標時,也充分考慮了挂牌公司的特點。例如,關於重大交易的審議和披露標准,新三板市場在觸發指標和具體數值上作出了更符合企業特點的安排,這不同於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的要求。
新三板改革實施一段時間后,預計將有一批符合條件的精選層挂牌企業直接轉板到交易所市場上市。因此有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新三板將成為交易所的“預備板”。東北証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認為,此種表述並不准確。
在付立春看來,所謂“預備板”具有非正式、非獨立、附屬的性質,新三板有其獨立的設立依據、監管體系、市場功能、運營市場要素,以及獨立的市場參與主體。在新三板挂牌並不是企業在交易所市場上市的前置程序。
前述專家也表示,新三板是國務院依據証券法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証券交易場所,與滬深市場的法律地位相同。同時,新三板有獨立的監管體系,已在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框架下制定了包括市場准入、股票交易、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信息披露等在內的自律規則體系,構建了行政監管與自律管理分工協作的監管機制。
市場人士認為,直接轉板上市制度為經過新三板培育的中小企業提供了另一條上市路徑,挂牌企業達到上市條件后,可以自由選擇去交易所發展,同時也可以選擇在新三板精選層持續發展,這不僅能夠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也是新三板與交易所之間形成良性互動、錯位發展的體現。(王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