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新支付巨頭”時代 商業銀行開始積極布局

2019年11月15日08:40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支付巨頭”時代 商業銀行開始積極布局

支付領域正發生時代巨變。

“微信還是支付寶?”這句話已經成為當前日常支付場景中最常聽到的一句話。與之相應的是,“這是找您的零錢”“請輸入一下您的銀行卡密碼”,類似的提醒正在越來越少,漸漸遠去。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以現金、銀行卡為主的傳統支付方式正在被第三方移動支付所取代。

“電子支付和互聯網購物相互促進,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近日,新時代証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電子支付的快速發展促進了諸多新興產業的崛起與壯大,形成了網絡經濟的規模效應。

“支付巨頭”崛起的三大原因

“支付方式不斷進化,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証券日報》記者分析稱,用戶無需使用現金或銀行卡即可完成購物,且不用擔心資金丟失。支付過程變得更加高效和便捷,消費選擇也更加多元與靈活,消費體驗大大提升。除了收付款、轉賬匯款、充值還款等基礎功能外,與移動支付相關的生活繳費、保險理財等領域的應用也應運而生,不僅為消費者的日常支付提供了便利,也豐富了金融產品消費模式,促使個人理財業務從線下向線上轉移。

目前消費者使用的支付方式主要包括:銀行卡支付、網銀支付、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二維碼刷臉支付等,參與主體主要是各大商業銀行以及銀聯開發的移動支付和互聯網公司開發的第三方支付。從目前發展態勢看,第三方移動支付已成支付市場的主流。

付一夫評價說,在大眾消費場景中,支付格局大體表現為“2+1+N”,其中“2”即微信和支付寶,“1”為銀聯雲閃付,“N”則為其他支付平台。

艾瑞咨詢發布的報告勾勒了目前中國支付領域的“版圖”:支付寶以53.8%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財付通以39.9%的市場份額排在第二位,剩下企業加在一起市場佔有率不到10%,分別是京東支付、易寶、蘇寧支付、快錢、銀聯商務等。

“從市場份額及影響力上看,微信和支付寶的確佔據絕對的強勢地位。”付一夫認為,原因包括三個方面:首先,騰訊和阿裡分別擁有強大的社交與電商生態體系,並且后台技術實力也極其雄厚,足以在獲客和高頻次支付處理上佔得先機﹔另外,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伊始,微信和支付寶就快速全面地搶佔用戶線上線下的各類消費場景,范圍覆蓋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進一步鞏固了自身市場地位﹔此外,第三方支付行業具有典型的規模經濟特征,體量較小的支付平台很難盈利,唯有巨頭才更有機會留在市場,這也是微信和支付寶佔據絕對強勢地位的又一重要原因。

商業銀行開始積極布局

隨著第三方移動支付巨頭“搶食市場”,其他第三方移動支付公司和眾多銀行也在謀求更多的轉型與發展。

“在巨頭壟斷局面下,其他第三方移動支付企業都在尋找適合自己的差異化發展道路。其中,京東支付的發展勢頭較為迅猛。”潘向東認為,通過全面布局,京東支付的市場份額已經躍升至該領域的第四名。

京東數科有關人士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京東支付的發力方向主要有兩個,一是逐漸消化京東集團內部的資源,二是不斷開拓京東集團外部的場景和用戶。

對於銀行在支付方式中所處的位置,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整個支付產業鏈來講,銀行是比較靠后的位置。但是現在有了一個變化,銀行開始發力打造自己的移動支付系統,從為支付機構提供銀行賬戶的后端,逐漸向前進了一步,變成了前端。

“對於商業銀行來說,由於移動支付的市場規模較小,相比於傳統的資產類金融業務,創收能力較低,商業銀行並沒有深度參與移動支付業務,只是配合移動運營商將其作為增值業務來進行。”潘向東對記者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支付得到各方關注並呈強勁增長態勢,已威脅到了商業銀行傳統的支付業務。為強化其在支付領域的市場地位,保持商業銀行的支付功能不被新興的移動支付解決方案所弱化,各大商業銀行都已開始在移動支付領域積極布局。

潘向東稱,目前銀行在支付領域的布局主要集中在兩個領域。一是遠程支付領域。商業銀行推出各自的手機銀行,提供線上遠程支付業務。在該領域,商業銀行目前仍然佔有一席之地。二是線下支付。由於市場佔比較低,商業銀行紛紛參與到移動運營商、銀聯、第三方機構和終端設備生產商等主導的線下支付產業鏈中,為其提供后台結算服務,實現利益分享。

移動支付催生出很多新興產業

“第三方移動支付的發展催生出了很多新興產業。” 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比較典型的就是網約車行業和外賣行業。

易觀國際《中國網約車市場分析報告2019》數據顯示, 網約車市場整體交易規模三年增長超400%,專快車佔比超70%。Analysys易觀分析,2018年移動出行市場總交易規模達3112.77億元,其中,專快車領域佔比最高,達71.48%。2015至2018年整體市場保持快速增長,平均復合年增長率達50.01%。

而外賣行業,根據Analysys易觀監測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底,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整體交易規模達1405.6億元人民幣,環比上漲10.2%。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高達108%。2018年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整體交易規模達4415億元。

易觀國際研報分析認為,分析餐飲外賣行業的競爭,已不能從單獨業務線視角去考量。互聯網餐飲外賣行業跳出“餐飲外賣”這一局限,著眼於更完整生態圈的部署,包括本地生活服務全場景業務線的協調,商戶的數字化管理運營,配送物流網絡進一步構建等方面。

“電子支付和互聯網購物相互促進,這導致購物更加便捷、高效,一些傳統的廠商開始衰退,一些新興行業開始發展起來。”潘向東認為,從支付方式的改變對金融業的影響來看,電子支付的一些存款、信用卡等功能,已經開始局部取代傳統銀行,銀行網點、ATM機的需求也下滑。電子支付還帶來網上理財的迅速發展,銀行等傳統理財渠道受到挑戰。未來電子支付將會和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進一步結合,甚至央行也可能發行法定數字貨幣,金融行業將會首當其沖,面臨重大變革。

“目前私人電子貨幣已經獲得很大程度發展,未來央行法定數字貨幣也可能會發行,這將對經濟生活產生深遠影響。電子貨幣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特點,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子貨幣更是具有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優點,能夠極大地改善資源配置效率。”潘向東進一步對記者解釋,央行發行的電子貨幣,可以消除未來負利率的下限,使貨幣政策走出“流動性陷阱”,是未來應對通貨緊縮的重要方式,對宏觀調控形成深遠影響。(見習記者 倪楠)

(責編:王仁宏、章斐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