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金融業對外開放按下加速鍵  “鯰魚效應”將增強銀行業保險業競爭力

2019年11月11日08:39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金融業對外開放按下加速鍵 “鯰魚效應”將增強銀行業保險業競爭力

去年4月份以來,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不斷提速。尤其是針對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政策舉措力度更是不斷“加碼”。繼2018年宣布15項對外開放措施后,今年5月份及7月份,銀保監會又分別研究發布12項和7項對外開放新政。也就是說,一年多的時間裡,銀行業保險業就收獲了34項對外開放新舉措。

日前,國務院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在前期對外開放舉措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放寬准入條件,為外資銀行和保險公司的設立和經營提供了更加寬鬆的制度環境,也為我國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進程再次按下加速鍵。

增強中資金融機構

綜合競爭能力

《意見》提出,要深化對外開放,加快金融業開放進程。《意見》明確,全面取消在華外資銀行等金融機構業務范圍限制,豐富市場供給,增強市場活力。減少外國投資者投資設立銀行業、保險業機構和開展相關業務的數量型准入條件,取消外國銀行來華設立外資法人銀行、分行的總資產要求,取消外國保險經紀公司在華經營保險經紀業務的經營年限、總資產要求。

同時,《意見》還明確,要擴大投資入股外資銀行和外資保險機構的股東范圍,取消中外合資銀行中方唯一或主要股東必須是金融機構的要求,允許外國保險集團公司投資設立保險類機構。繼續支持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辦理外資保險公司及其分支機構設立及變更等行政許可事項。2020年取消壽險公司等外資持股比例不超過51%的限制。

這一系列舉措會為給我國銀行業保險業帶來哪些影響?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短期來看,隨著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我國傳統金融機構將直接面臨競爭壓力。但由於外資金融機構在渠道上、國內市場影響力方面等短期內很難形成有效的競爭力,對我國金融機構業務經營不會形成很大的沖擊。

長期來看,大型外資金融機構的加入,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以及促進市場的有效性將帶來重要影響。國外大型金融機構通常在公司治理、風險管理、產品創新等方面優於國內大多數金融機構。放寬外資准入,將有助於推動實現引入境外優質股東和先進管理經驗,為境內銀行和保險機構帶來良好的示范作用,有利於改變當前金融市場低層次的競爭局面,從而增強中資金融機構綜合競爭能力,提升經營效率。

銀保監會已批准

部分設立申請

《証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去年以來,銀保監會已受理和批准了一些外資銀行和外資保險的機構設立申請。今年3月份,銀保監會官網發布消息稱,繼2018年批准7家外資銀行和保險法人機構設立申請后,銀保監會近期又批准3項市場准入和經營地域拓展申請,分別為中英合資恆安標准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籌建首家外資養老保險公司恆安標准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美國安達集團增持華泰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份、香港友邦保險公司參與跨京津冀區域保險經營試點。

同時,銀保監會還披露,2019年以來還批准了新加坡大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籌建中山分行、台灣永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籌建上海分行、中法合資中航安盟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籌建山東分公司、中美合資華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籌建重慶分公司等8項外資銀行和保險機構籌建省級分支機構申請。此外,還批准外資銀行、保險機構增加注冊資本或營運資金共計108.72億元。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在華外資銀行、保險公司數量和規模穩步增長”,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律師劉福壽近期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外資銀行在華共設立了41家外資法人機構、116家外國銀行分行和151家代表處。境外保險公司在我國一共設立59家外資保險法人機構和131家代表處。

劉福壽表示,外資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參與為我國金融業注入了新鮮血液,有效發揮“鯰魚效應”,促進銀行業、保險業競爭力提升。多數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銀行和保險公司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良好的信譽,具備先進管理經驗、專業知識和優秀人才,為國內銀行保險機構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有利於我國中資銀行保險機構審視自身不足,加快改革發展。總體來看,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與利用外資的成效顯著,在提高行業整體競爭水平的同時,開放帶來的風險總體可控。(劉 琪)

(責編:王仁宏、劉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