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年內105隻基金清盤  數量不足去年同期三分之一

王明山
2019年10月14日09:06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年內105隻基金清盤 數量不足去年同期三分之一

2018年,股票市場單邊下跌、監管層要求基金公司清退旗下部分產品,基金清盤成為去年公募基金市場的一大亮點:一方面,A股市場行情不佳,權益產品單位淨值下跌的同時,面臨著更大的贖回壓力,很多“迷你基金”被迫清盤﹔另一方面,保本基金、分級基金等產品不再適應當前理財市場,紛紛轉型或清盤。

時間來到2019年,公募市場上基金清盤情況已然大有不同,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大舉反彈、三季度以來又迎來“打新科創板”熱潮,受益於此,進入清盤流程的基金也大幅減少。《証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截至10月13日,共有105隻基金先后清盤,與去年同期的328隻相比,尚不足三分之一。

105隻先后宣告清盤

迷你基金仍是絕對主力

9月25日,國金上証50分級發布公告表示,此前召開的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已經召開並通過了該基金的轉型方案,自9月26日起,國金上証50分級正式進入轉型期,原分級基金的運作也在同一天正式終止。目前,該基金已經成功轉型為國金上証50指數增強LOF,以指數基金的形式正常運行。

《証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包括基金持有人大會同意終止、轉型終止、合同到期終止以及基金資產淨值低於合同限制等原因,先后宣告清盤的基金已經有105隻(不同份額合並統計,下同),而在今年以來成立的基金已經多達792隻,公募市場上開放式基金的數量仍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

每一年進入清盤流程的基金都會有規模不足、合同到期、基金轉型等原因,但“迷你基金”的清退一直是基金清盤的主力軍。按照基金合同的約定,開放式基金自然清盤要面臨兩個條件,“連續20個工作日基金淨值低於5000萬元或連續20個工作日持有基金的人數不足200人”,目前來看,基金規模長期不足5000萬元仍是基金清盤最常見的情況。

《証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進入清盤流程的105隻基金中,便有51隻基金是因為“基金資產淨值低於合同限制”而被迫清盤,佔比接近半數﹔另外,有42隻基金清盤的原因是“基金持有人大會同意終止”,即主動清盤﹔有6隻基金清盤的原因是“轉型成其他基金而終止”,2隻基金是因為“合同到期終止”,4隻基金則是其他原因。

基金清盤逐漸常態化

今年清盤數量同比驟降

2006年,南方避險因合同到期終止運作,成為公募基金歷史上第一隻清盤的基金產品,隨后逐漸有基金選擇轉型,規模長期不足5000萬元的基金清盤,基金公司召開持有人大會主動清盤,等等。截至目前,公募基金歷史上清盤基金的數量已經增至654隻,公募基金市場上一些“尾部產品”逐漸退出。

投資者對於基金清盤的態度也逐漸恢復冷靜,“基金清盤”也早已不算是負面信息。公募基金退出機制日益成熟,完善了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也能不斷敦促基金公司管理好基金產品,一些不再適應當前理財市場的定制基金、保本基金、分級基金,在近幾年快速清退。

與2018年相比,今年基金清盤情況也大有改觀。數據顯示,去年年初截至去年10月13日,公募基金市場上宣告進行財產清算的基金共有328隻,今年基金清盤的數量尚不足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業內人士紛紛表示,去年和今年基金清盤數量的巨大差距與A股市場走勢密切相關:去年,A股市場主要指數持續震蕩下行,大部分權益基金面臨著投資者贖回的壓力,迷你基金數量驟增,規模長期不足5000萬元的基金被迫清盤﹔今年,A股主要指數總體呈現上漲態勢,三季度以來又迎來“打新科創板”的熱潮,成功挽救了大批徘徊在清盤邊緣的基金。

除此之外,2018年基金公司集中處理定制基金、保本基金等產品,也很大程度上緩解今年基金清盤的壓力。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共有371隻基金清盤,成為基金清盤的“大年”,清盤的高發區集中在委外定制基金、保本基金上,今年以來,開始出現了貨幣基金的清盤、指數基金等產品的清盤,公募基金行業的“優勝劣汰”仍在繼續。

(責編:史雅喬、劉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