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報告:我國消費金融已現多層次服務體系 仍有五年高速成長期

2019年09月25日13:57 | 來源:人民網-金融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申佳平) 近年來,伴隨經濟結構改革及促消費等政策利好,我國消費金融發展提速。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24日發布的《2019年中國消費金融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預測,我國消費金融行業仍會有五年以上的高速成長期,預計表內消費金融佔總信貸規模有可能突破25%以上。

《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以商業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金融平台為主體的多層次消費金融服務體系,這三類參與者分層、互補發展,將消費金融服務覆蓋至不同人群。

其中,消費金融公司已成為我國消費金融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截至2019年5月末,共有24家消費金融公司獲批,其中23家已經開業。至2018年底,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總資產規模合計為3875億元,其中有兩家的規模超過500億元。

此外,互聯網金融平台以其技術、場景能力觸達長尾人群,滿足大眾高頻、小額的普惠金融需求,是中國消費金融領域最大的創新。數據表明,從2014年的0.02萬億到2018年的7.8萬億,互聯網消費金融放貸規模增幅近400倍。按2017年統計口徑中,銀行業佔比12%為標准,剔除銀行業的互聯網貸款后,2017年、2018年互聯網消費金融放貸規模仍達到3.9、6.9萬億。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在發達國家中,80%以上成年人可從銀行獲得消費金融服務,而在我國這一水平僅為40%。“互聯網消費金融平台通過移動支付、大數據等技術,為我國數億‘信用白戶’建立數字信用,突破了傳統信貸模式的瓶頸,進而能夠提升整體的消費金融獲得率。”曾剛說。

近年來,消費已成為拉動我國經濟穩定增長的主引擎。《報告》指出,在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下時,消費金融拉動內需、穩定增長的作用也愈發明顯。螞蟻金服研究院的數據表明,2018年,我國335個城市中,人均互聯網消費貸款越高的城市,人均網絡消費金額也越高,兩者相關系數為0.85。

螞蟻金服研究院副院長邱明解釋稱,“以螞蟻金服旗下的消費金融服務‘花唄’為例,2018年花唄對三線以下城市消費存在16%-20%的提升率。花唄有效緩解了低線城市消費金融服務獲得率低的問題,釋放了三線以以下城市居民的消費能力。”

《報告》還提到,消費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在滿足消費者金融需求、促進消費升級的同時,也產生了四個較為主要的新風險和新問題:

第一,消費金融領域的結構性失衡依然存在,我國的消費金融總體覆蓋率遠低於發達國家,並且長尾客戶覆蓋力度依然不足。《報告》指出,2017年,我國還有約4.54億成年人沒有獲得過消費金融,佔我國成年人口的37.48%。而發達國家僅不足20%的成年人無法從銀行獲得消費金融。

第二,傳統商業銀行的信貸模式因授信成本過高、征信缺失制約了消費金融的發展。

第三,由於征信體系不完善以及競爭的加劇,多頭信貸問題依然存在。近幾年消費金融違規挪至房市等投資渠道的現象較為突出。

第四,消費者保護有待加強。《報告》提到,消費金融的參與者眾多,各方法律關系不明晰。尤其是在互聯網消費金融中,貸款業務主要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大量的實質性交易處理全部隱藏至后台,金融消費者往往隻能面對極簡化的操作流程和標准化的業務描述,缺少進一步風險質詢和疑問解答途徑。由於金融消費者的金融知識和能力參差不齊,多數人缺乏衡量風險和自我維權意識和途徑。在這種情況下,金融消費者因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弱勢地位會愈發明顯。

面對萬億賽道,消費金融到底如何行穩而致遠?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對此表示,既要強調大力發展消費金融,又必須要用相關的創新方式和強監管手段來規范消費金融,使其得到均衡發展。

《報告》進一步指出,消費金融機構未來創新應在監管合規的前提下,深挖有效消費場景,構建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充分運用金融科技,使消費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人民生活。同時,消費金融行業未來規范的重點則將集中在完善監管政策、加強信用風險管理、加強行業信息共享、防范金融科技濫用、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完善多層次信用體系等方面。

(責編:申佳平、章斐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