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券商資管逐步進入公募化時代  構筑核心競爭力是破局關鍵

2019年09月24日09:25 | 來源:中國基金報
小字號
原標題:券商資管逐步進入公募化時代 構筑核心競爭力是破局關鍵

  隨著大集合公募化改造逐漸推進,券商資管逐步邁進公募化時代。

  9月16日,國泰君安資管旗下第一隻大集合轉公募的產品開售。該產品規模很快達到120億元。

  9月9日,中信証券旗下首隻公募化大集合正式開售。這隻債券型產品也賣了數億元。

  日前,國君資管和中信証券兩大龍頭券商資管成功完成公募首秀。隨著大集合公募化改造逐漸推進,券商資管逐步邁進公募化時代。

  在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的探索過程中,仍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構筑核心競爭力是破局的關鍵。相比有公募牌照的公司,那些尚未拿到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資管面臨的問題更為迫切,三年過渡期后,參公產品的何去何從是它們最為關心和焦慮的事情。

  券商資管參公改造提速

  9月16日,國泰君安資管旗下第一隻大集合轉公募的產品開始銷售。該產品規模很快達到120億元。此前一周,9月9日,中信証券旗下首隻公募化大集合正式開售,這隻債券型產品也賣了數億元。

  作為首批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的試點公司,無論是偏股混合型產品還是債券型產品,兩大龍頭券商資管的公募首秀都可謂非常成功。在這背后,有歷史業績和市場的支撐,有品牌效應的嫁接,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券商資管平台資源、投研實力以及激勵和決策機制的綜合加成。

  券商資管的參公改造逐漸提速,多家已有明顯進展。作為同為首批試點的公司,東方紅資產管理相關負責人表示,參與改造的“東方紅7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存量客戶較多,為確保客戶利益,產品設置了較為嚴格的合同變更公示期,目前尚處於向存量客戶征詢意見階段。

  “我們正積極按照監管要求推進大集合公募化改造,例如對部分產品實施終止清算﹔控制預期收益類大集合產品規模,做好符合新規的替代產品安排﹔對於個別整改周期較長、涉及客戶較多的產品,已在投資限制、流動性風險控制等方面做出進一步規范,逐步有序地推進整改。”華泰資管相關負責人表示。

  華東一家中型券商資管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已向上海証監局上報部分大集合改造方案,証監局已進行現場檢查。

  構筑核心競爭力是關鍵

  目前,券商資管裡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公司僅有13家,在2017年底中泰資管拿到公募基金牌照之后,至今監管部門仍未向券商資管發放過一張公募牌照。在大型券商中,中信証券、國泰君安、海通証券和廣發証券等都還沒有該牌照。但是,大集合允許轉公募化運作給了一個券商資管和公募基金同台競技的機會。如今成功拿到入場券后,擺在它們面前的,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公募江湖。如何破局成為關鍵。

  “在公募化時代,我們將延續既有優勢,在養老目標基金和多元資產配置領域積極探索,幫助中國老百姓實現有尊嚴養老。”東方紅資產管理相關負責人表示,參公改造對公司權益類基金的規模將帶來明顯增加。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東方紅資產管理的權益類基金規模達到828.4億,已位列行業第十,隨著150多億大集合產品陸續轉型為公募基金,其權益類基金規模將超越排名第八的廣發基金,逼近第七名興全基金的存續規模。

  中信証券資產管理業務相關人士表示,公募基金市場的發展得益於中國龐大的個人可投資資產規模及未來分散化配置的需要,未來還將迎來以養老第三支柱稅收優惠為代表的政策支持,有能力的資產管理機構都可以在公募基金市場爭得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資產管理業務的核心競爭力是投研能力,無論是公募機構還是私募機構都是一樣的。”他表示,作為一家券商資管機構,中信証券的平台資源非常豐富,包括研究實力雄厚、交易資源等,這些都是背靠頭部券商平台的優勢所在。據了解,目前中信証券資管業務擁有超過85人的投研團隊。

  “券商資管在研究、渠道上,相比傳統基金公司有一定優勢,根據監管的導向和投資者的選擇,強大的主動管理投研能力將是券商資管最核心的競爭力。”上述華東中型券商資管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券商資管可以協調券商的投行、研究、渠道等資源,圍繞核心競爭力發揮自身優勢,建立產品品牌和特色,佔據基金行業的一席之地。

  事實上,在任何市場階段,核心競爭力的構筑和堅守都是破局的關鍵,而不同的資管機構都有自身稟賦優勢。

  華泰資管相關負責人指出,一方面,逐步清理不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產品,另一方面,堅定不移地發展主動管理業務,改變固有產品生態,推進特色產品創設,一邊做減法,一邊做加法,不斷發展和壯大自身,打造核心競爭力。

  參公產品三年過渡期后何去何從

  對於券商資管來說,在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的探索過程中,一些待解決的困惑甚至是擔憂,仍然時時“敲打”著它們。

  “根據操作指引,大集合產品可以在過渡期內逐步轉為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私募產品,但兩類產品在監管標准、投資者適當性、投資運作、備案程序等方面均有顯著差異。”華泰資管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議備案程序實施綠色通道機制,例如大集合變更為私募產品,從加快轉換進度、防止交易中斷等角度,建議簡化備案程序,提升效率。他還建議,在投資者適當性方面實施“新老劃斷”,如採取“一刀切”模式,可能帶來客戶流失,甚至引發客戶投訴等問題。

  對於東方紅資產管理而言,在產品轉換為公募基金的過程中,涉及估值核算、信息披露等規則調整,已憑借多年公募基金的運營管理經驗得以順利銜接,目前主要涉及隔離公私募投資經理而進行的人員調整,未來公募基金的擬任經理將在基金合同生效前,卸任其兼任的小集合產品的投資經理,相關產品將由私募投資總監級別的資深投資經理接任。

  記者採訪多家券商資管后發現,相比有公募牌照的公司,那些尚未拿到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資管面臨的問題更為迫切,雖然大集合改造涉及的估值核算方式的調整是大部分沒有公募基金運作經驗的券商的改造重點,但它們的焦慮更多集中在三年過渡期后參公產品何去何從。

  根據監管規定,在2020年12月31日之后,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可以申請將存量大集合變更為風險收益特征匹配的公募基金﹔未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則鼓勵其通過將大集合產品管理人更換為其控股、參股的基金管理公司並變更注冊為公募基金的方式,提前完成規范,或者就該大集合產品向証監會提交合同變更申請,合同期限原則上不得超過3年,3年期滿仍未轉為公募基金的,將適時採取規模管控等措施。

  “現在多數大型券商資管是受限一參一控而無法申請公募牌照,如果到明年底還拿不到牌照,難道真的要把產品給旗下公募基金公司來管理?”華東一家券商資管的工作人員表達了擔憂,“對於管理人來說,產品就是‘親兒子’,給旗下公募基金公司去管理並不現實。”

  此外,在其看來,參公產品的持續改造需要考量此類產品在資產類別、久期上的全面覆蓋,以及在公募基金市場中的競爭力、公司利益與客戶利益的平衡,尤其要關注客戶的體驗,另外,還要考慮與現有小集合同類產品的差異性與互補性。要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投入很多資源,短期內並不容易完成。(章子林)

(責編:張玫、劉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