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金融科技企業參與“智能+金融”浪潮的三種模式

何俊
2019年09月18日14:54 | 來源:人民網-金融頻道
小字號

“金融是一種技術”

知名金融史專家、耶魯大學金融與管理學教授威廉·戈茲曼(William N. Goetzmannn)在《千年金融史》(Money Changes Everything:How Finance Made Civilization Possible)中寫道:“金融是一種技術——一個工具和制度的網絡,用以解決復雜的文明問題。這項技術關乎價值的跨時空流動,運用契約、制度和單據來實現未來收益承諾這一本質上假想的東西。”金融史其實是一部技術創新史。

作為一種以貨幣及其衍生物為交易標的的技術,金融主要由幾類技術構成:交易雙方的信息獲取和分析計算,信息和數據的存儲、傳輸和交互,以及交易標的(貨幣)生產制造。

每一具體領域的技術進步都有可能促進金融創新,盡管有些技術看上去和金融沒有直接的關系。很多人都知道瓦特改良的蒸汽機與英國工業革命的關系,但很少人知道,瓦特蒸汽機在鑄幣業也是功莫大焉,最終幫助主要在英國流行的螺旋沖壓工藝勝過盛行於歐洲大陸的滾軸碾壓工藝。18世紀晚期,英國實業家博爾頓買下了瓦特蒸汽機的大部分知識產權,將其用於自己的造幣廠。蒸汽機大大提高了沖壓力,使得幣面的圖案更清晰——之前,這正是它劣於碾壓工藝之處。

再比如,眾所周知,宋代的交子目前是已知最早的紙幣。它之所以在宋朝產生,有大宋王朝商業繁榮的大背景,也與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改進緊密相關。當時,桑皮紙技術在桑樹被用於絲綢業的四川得到了發展和完善,成為第一種可以經年傳遞與流通的票據媒介。此外,交子還首次採用了4色銅版印刷技術,這與今天用來打印彩色書的技術相同。

事實上,金融業一直處在技術變革的前沿,是許多新技術的早期採用者。互聯網技術的發明和應用大大便利了信息、數據的搜集、存儲與傳輸,其對金融的效應其實很早就發生了。1981年,美國就成立了一家從事在線美股電子化交易的券商E-Trade﹔1995年,互聯網保險公司Ins Web成立,互聯網銀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創立。

雖然歷史的進程最終演化出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的區分,但把金融解讀為一種技術,從而把金融理解為一種科技產業,可以更容易理解金融與技術的親密關系。如果金融是一門技術,那麼,其他技術對它而言,就是“自己人”,有著天然的好感。凡是能降低其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提升交易質量的技術,金融這種主導性技術都有十分的熱情去對它們進行新的組合。

“智能+金融”浪潮將至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業的技術升級和創新已經歷了兩個階段。上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我國銀行業通過引入計算機主機在后台進行業務核算和數據計算、存儲,在前台終端引入PC,先在同一機構的同城、同一機構整體內部進行聯機,隨后發展到跨行聯機,徹底告別手工做賬、賬簿、算盤、鋼筆時代,辦公和作業實現了電子化、自動化,業務效率大幅提升,那種匯款需要半月二十天的歷史一去不返。客戶也通過ATM等自助服務渠道,突破了銀行服務的時間限制。本世紀以來,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金融服務的空間限制被進一步解除,資金端、交易端、支付端、資產端組合的靈活性大大加強,一系列互聯網金融服務興起,一大批此前難以獲得金融服務的小微客群獲得了普惠金融服務。

今天,我們正走向第三個階段——智能+金融時代。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金融科技,與5G、物聯網技術等一起,正推動實體經濟向萬物互聯+萬物智能前行,天量的數字資產及互動必將創造出無數的新觀念、新場景、新消費、新模式。可以說,“智能+金融”大幕已經開啟,金融服務面臨著全面升級“操作系統”的新要求。

首先,作業流程必須以客戶為中心、以場景為依托進行再造。如果說互聯網金融還是渠道創新的話,那麼,“智能+金融”則需要對既有的服務模式、流程進行重構。客戶在哪裡消費、在哪裡產生金融消費需求,金融服務就要去哪裡。金融服務應該成為場景、產品或服務的組件之一,應該是即時服務(Just in time)的、零等待的。

其次,“智能+”是全流程、全場景、全客戶生命周期、全資產生命周期的,而不能局限於某個環節、節點。它應包括需求挖掘與識別,客戶獲取、運營、服務、交互﹔KYC+KYP,客戶畫像與投資者適當性測評、分級、定價、撮合匹配﹔決策支持,資產配置及優化,風險識別及動態監控﹔增值服務,賬戶服務、清結算、安全等。

第三,個性化定制成為標配。隨著數據越來越豐富,信息孤島越來越少,算力越來越強大,算法優化越來越快,金融服務的個性化定制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將來行業競爭的關鍵著力點之一。“智能+”時代必然要求個性化的精選資產、精准推薦、精致服務和極致體驗。定制的資產配置、業績診斷、動態優化不再是高淨值人群享用的“奢侈品”,也會“飛入尋常百姓家”。

此外,金融對外開放的加速也為中國金融機構加速“智能+”帶來了緊迫感。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印發了《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規劃指出,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到2021年,要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全面提升金融科技應用水平,賦能金融服務提質增效,豐富服務渠道、完善產品供給、降低服務成本、優化融資服務,提升金融服務質量與效率,明顯增強人民群眾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

頂層政策的出台一方面印証了未來金融服務是科技化、智能化的這一判斷,也為“智能+金融”進一步指明了前景方向。

金融科技公司參與“智能+金融”的三種模式

金融行業應該如何迎接“智能+金融”的浪潮?

讓我們先管窺一下現狀。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在第四屆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會上指出,銀行、保險、証券等傳統金融機構的技術人員佔比均不到5%,而這一數據在互聯網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企業能達到40%-50%。

為適應行業發展需要,一些大型金融機構以自建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方法來“換發動機”。截至2019年上半年,已有10家銀行陸續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力圖以更靈活、更市場化的方式來運作。但對於大多數中小金融機構而言,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或許是更為現實的選擇。

一方面,重新發明輪子既不經濟,也不必要﹔另一方面,應對中國的金融科技產業及技術創新實力有信心。世界銀行的一份評估報告指出,2018年我國金融科技發展指數已位列全球第二位。

可以說,中國的金融科技公司有能力也有意願為傳統金融行業的“智能+”變革提供助力與支持。具體而言,至少有以下3種模式:

1.科技服務引入:在具體的業務流程或節點上購買金融科技公司的服務,具體的形式則因時因企而定。例如,對小微人群的風險識別,不妨引入在大數據征信和智能反欺詐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的供應商。

2.業務能力升級:由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提供模塊化或綜合性解決方案。歷史的看,這是最常採用的模式,因為購買的能力最終可以內化為自身的能力。目前,在KYC、KYP、風控、運營、定價、投顧系統等領域均已有不斷迭代、模塊化的智能+解決方案。譬如,京東數科的資管科技產品“智管有方”、同盾科技的銀行行業解決方案,等等。

3.共創開放的聚合平台:以金融科技打造的聚合平台,不生產自己的產品,而是像天貓一樣搭建一個商場,引入商家和金融機構賣產品,引入金融消費者購買產品,平台本身是純粹的、100%的信息中介,其責任是負責交易安全、信息安全。從整個行業來講,顯而易見的主導性平台還沒有出現,行業格局仍然在演化之中,所需的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功能在不斷迭代。

從信托、第三方支付以及網貸行業的發展歷程可以推斷,“智能+金融”的發展過程也不會一帆風順,既需要從業者守正篤實、久久為功,更離不開監管機構的包容審慎式監管。對於傷害客戶、自娛自樂、脫實向虛的偽創新,應該嚴厲打擊、出清﹔對於新模式、新業態,建議在總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鼓勵多做多試,最終讓守正道、嚴自律、強科技、真創新的企業笑到最后。我相信,中國的金融科技優勢一定能轉化為智慧金融服務的領先優勢,為實體經濟的發展、為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提供強大支撐。(作者系銅板街金融科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責編:李楠樺、章斐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