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強化基金公司長期業績導向 大力引導增量中長期資金入市

劉 琪
2019年09月17日08:46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強化基金公司長期業績導向 大力引導增量中長期資金入市

主持人劉偉杰:証監會近日提出的“深改12條”明確了下一階段資本市場的改革任務。針對其中提到的“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和“優化重組上市、再融資等制度”,以及“提升稽查執法效能”等內容,本報今日採訪業內專家,從不同角度進行深入解讀和分析。

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清單出爐。証監會提出的“深改12條”明確了下一階段資本市場的改革任務。公募基金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組成部分,也被多次提及。“深改12條”提出,要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具體包括:強化証券基金經營機構長期業績導向﹔推進公募基金管理人分類監管﹔推動放寬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比例和范圍﹔推動公募基金納入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金投資范圍等。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個繁榮的資本市場是推動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推動力。資本市場既是經濟晴雨表,又對經濟增長起到很大推動作用。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吸引長線資金入場,為投資者創造良好的回報,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那麼我國資本市場將有望迎來大發展的“黃金十年”。

安信証券指出,推動公募基金納入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金投資范圍,這一政策一旦落實,公募基金有望進一步擴容。更多長線資金持續入市,將逐步改善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提升A股市場穩定性。

強化長期業績導向

“此前很多基金公司以短期業績為導向,一方面,由於基金投資者過度關注短期業績和基金排名,迫使基金經理過於重視短期業績,迎合投資者偏好﹔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往往面臨著長期投資和短期銷售之間的矛盾,為了促進新基金銷售,可能會重視短期業績表現,忽視長期業績。”楊德龍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

“深改12條”中提出,要強化証券基金經營機構長期業績導向。楊德龍認為,通過強化基金業的長期業績導向和推動投資者的長期投資習慣,有望引導更多長期資金入場,引導基金公司認真做好長期投資,不去過多迎合投資者短期偏好,這對於基金行業長期健康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招商基金副總經理沙骎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強化長期業績導向的考核機制,將引導基金進一步向價值投資轉變,更關注長期業績回報,有助於基金公司進行專業能力構筑、降低經營成本和穩定人才隊伍。未來我國資本市場將從資金來源、業績考核、投資渠道、監管安排等多方面入手,為中長期資金入市提供更多支持。另外,這也會給資本市場帶來“穩定器”作用,有助於基金產品的業績表現更為穩健。

推進公募基金管理人分類監管

在強化長期業績導向的同時,“深改12條”還明確要求推進公募基金管理人分類監管。楊德龍表示,基金分類監管的思路是根據一定的標准進行評分,然后對不同評分等級的公司進行差異化監管。一方面,採取合適的監管方式,更具有精准性﹔另一方面,這在未來或成為一些機構客戶選擇委外對象的參考工具,不排除有些銀行參考分類評級結果,決定是否將資金委托基金公司管理。

《証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監管層此前已有所動作。例如,今年9月1日開始施行的《公開募集証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中提出:中國証監會可以定期評估基金管理人的信息披露質量,並納入基金管理人分類監管評價指標體系中。

對於如何合理地進行分類監管,楊德龍認為,基金分類評分標准,一定要進行充分的討論,能夠反映一家基金公司綜合的實力,就像穆迪、標普對債券評級一樣,要能體現這個債券的一系列特征。分類監管的考量依據,可以綜合考量資產管理規模、權益基金三年平均業績、公司品牌價值、基金經理穩定性等幾個方面。

“基金公司分類監管是監管自上而下引導分層次競爭的關鍵舉措,有助於重塑綜合大型基金公司和特色中小基金公司繁榮共生的良性格局”,沙骎表示,有能力的公募基金可以做大做強、提供綜合性服務,將引導公募基金夯實綜合業務能力,在推動市場改革深化中發揮重要作用﹔中小型基金公司則可以通過結合自身資源稟賦,探尋差異化發展道路,對完善專業客戶和長尾客戶服務體系、激發市場活力同樣意義重大。

公募基金納入“個稅遞延”

值得關注的是,“深改12條”提出,要推動公募基金納入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金投資范圍。事實上,自2018年4月份下發《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下稱《通知》)后,公募行業便開始摩拳擦掌。

《通知》顯示,自2018年5月1日起開始實施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當試點結束后,根據試點情況,結合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制度建設的有關情況,有序擴大參與的金融機構和產品范圍,將公募基金等產品納入個人商業養老賬戶投資范圍。

沙骎認為,個人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遵循安全審慎、長期穩健的原則,在資產配置上追求低風險與穩收益均衡的業績指引,為長期資金的典型代表之一。若能引入,則可在很大程度上幫助解決公募基金中長期資金不充足的遺留問題。

鵬華基金相關人士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稅延政策”的推出,對個人投資者、公募基金以及資本市場都具有重要意義。對個人投資者而言,“稅延”能夠顯著增強其養老投資的意願,投資者通過長期定投,逐步積累養老金財富,努力改善其退休后生活水准。對於公募基金來說,“稅延”將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將重塑公募基金的發展業態。公募基金通過發揮其在長期投資、權益投資的優勢,更好滿足投資者對於養老金財富保值增值的訴求。對於資本市場來看,長期資金能夠為資本市場引入源源不斷的活水,為實體企業融資提供支持,反過來也將促進養老金保障體系的完善。

走出“牛短熊長”怪圈

“推動放寬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比例和范圍,有利於為資本市場帶來穩定長期資金,降低國內股市的波動性,促進價值投資理念的落實,走出‘熊長牛短’的怪圈。市場上的長期資金包括社保儲備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等。”鵬華基金上述人士表示,社保儲備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股票的比例進一步放寬,有利於養老資金的保值增值。在人口老齡化大背景下,“養老錢”與全體人民息息相關,做好養老金投資具有重大意義。另外,為進一步提升股市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資本市場的深度改革也離不開長期資金來夯實基礎。

在沙骎看來,對資本市場而言,中長期資金的引入主要會帶來幾個方面的影響:首先,以保險資金為代表的投資風格更偏穩健、其戰略資產配置策略的目標周期更長,有助於引導資本市場更加理性化、長期化、價值化投資,有望成為市場穩定的“壓艙石”﹔再者,中長期資金的入市進一步豐富了市場的資金來源,可以更有效激發資本市場活力。

同時,他表示,隨著資本市場改革進一步推進,今年政策層面對於資金入市的引導更為明確,例如計劃將保險資金入市比例上限提高,而日前也推出了取消QFII、RQFII入市額度限制的政策,未來更多中長期資金有望逐步入市。

投中研究院院長國立波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推動放寬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比例和范圍,有利於資本市場的專業化和可持續健康發展,有利於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質量。

(責編:李楠樺、劉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