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銀行理財“節日氣氛”緣何淡了

記者 吳林璞
2019年09月16日08:41 |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小字號

  圖虫創意 圖

  每當佳節來臨,銀行往往會推出節假日特供理財產品,借著節日的喜慶氣氛進行宣傳,吸引廣大客戶前來購買,同時推出的還有各種專項優惠。

  那麼,今年“中秋檔”的銀行理財市場又是怎樣的光景?

  9月11日,《國際金融報》記者走訪滬上多家銀行網點發現,相比往年,今年較少有銀行對中秋節專屬理財產品進行推介,一部分銀行並未推出相關產品。

  究其原因,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理財產品收益率的不斷走低以及銀行理財子公司的逐漸落地或是兩個重要因素。

  收益率“十八連跌”

  《國際金融報》記者在走訪滬上多家銀行網點過程中,並沒有發現太多關於中秋節相關理財產品的宣傳。網點的宣傳板上大多是定期存款、創新型存款和平日裡發行的各類理財產品的利率、期限相關信息。

  某四大行理財經理李華(化名)告訴記者,沒聽說該行在國慶和中秋有活動。近期倒是推出過教師節專屬理財產品,有教師資格証的客戶可以購買這類專享產品,利率稍微高一點點,也就是4%左右。

  記者以“中秋”為關鍵詞在中國理財網上進行搜索,相關理財產品屈指可數。從利率方面的表現上看,基本在3.3%至3.8%的區間內,相較於普通的理財產品並不具備太大優勢。

  記者又以“中秋”為關鍵詞在中國銀行APP中銀理財一欄進行搜索,也僅發現2017年和2018年的中秋節專屬理財產品,2019年中秋節專屬理財產品還未上線。該行2017年和2018年專屬理財產品的利率分別是4.8%(120天,5萬元起購)和4.45%(189天,5萬元起購)。

  為何今年“中秋檔”銀行理財市場有些冷清?

  記者從採訪中了解到,理財產品收益率的不斷走低以及銀行理財子公司逐漸落地或是兩個重要因素。

  自2018年2月以來,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利率已經歷了連續18個月的下滑。

  以長三角地區為例,普益標准數據顯示,8月,長三角地區整體銀行理財收益環比下滑3BP至3.85%。

  普益標准指出,9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傳來重磅消息,“及時運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預計未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將繼續維持下跌趨勢。

  李華告訴記者,現在理財產品利率能到4%已經算高,利率5%的理財產品較為罕見,這和前兩年沒法比。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資管新規要求,各家銀行正在積極壓縮存量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再加上監管要求銀行不斷降低小微企業及個人融資成本,導致息差減少。此外,各家銀行積極布局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始嘗試發行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在多種因素疊加下,銀行隻好不斷壓低銀行理財產品收益。

  代銷產品“搶位”?

  多位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目前正處於利率下行的通道中,准備金的釋放進一步增加了市場資金流動性,理財利率還會再降,會越來越低。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主編殷燕敏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貨幣政策持續保持相對寬鬆,銀行理財產品投資的底層資產收益率下行,再加上監管部門對非標資產的監管加強,拉高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的底層資產受限,導致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不斷向下。

  “但與普通的銀行存款、大額存單、貨幣基金等大眾關注的固收類產品相比,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還是具備一定優勢的。”殷燕敏補充道。

  記者注意到,隨著銀行理財利率不斷走低,一些情況下,連自家理財經理都不是很推薦,轉而推薦其他代銷產品。有理財經理曾告訴記者,一方面,銀行理財產品利率不高,並且還會不斷下行﹔另一方面,“不保本”以后,宣傳起來也不容易。

  在理財利率經歷18個月下降且可能進一步走低的情況下,多位理財經理建議,客戶有不用的資金可以買一些期限較長的理財或存款,再配置一些風險產品,如配置一部分閑置資金到基金或股票。

  有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買基金一定要看時間和點位,以股票基金為例,現在這個點位相對比較安全。“基金也分不同類型,如果偏穩健,可以配置一些偏債或混合型的基金﹔此外,選對基金公司也很重要”。

  “自家的理財產品利率低得很。”某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經理王超(化名)在問了資金可以接受的封閉時間后,隨即對記者推薦起了一款該行代銷的保險產品。

  相比利率不斷走低的銀行理財,該款產品可以說是“誘惑十足”。李華告訴記者,簡單來說,以客戶可供配置資金為15萬元為例,購買這款保險產品,客戶可以在前三年每年存5萬元,第四年起,前三年存的15萬元再封閉3年,一共6年,最后可以獲得約為4.63%的利率。“相當於把利率固定住了”。

  李華強調,雖然這款保險是該行代銷的,不過該行代理的產品一定是總行篩選過的,隻與特定幾家保險公司合作。

  理財子公司起步

  有人擔心,隨著銀行理財產品利率連續下滑,一些產品利率被存款“反超”,這可能導致銀行理財對客戶的吸引力不再。

  “其實也不是說不看好銀行理財,隻不過以后收益會低一點,沒法和之前相比。”王超告訴記者,雖然現在一些銀行理財產品的利率被存款反超,但存款畢竟大多時間較長。目前來看,高利率的資產配置,基本上是需要承擔高一點的風險或者付出更多的時間。

  王詩強對記者分析,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是受到外部環境影響而周期性波動的。對於銀行來說,當務之急是想辦法建設好銀行理財子公司,推出一些能夠吸引客戶的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使得理財客戶能夠快速過渡。

  那麼,銀行理財子公司逐步落地后,銀行理財產品可能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殷燕敏告訴記者,目前五大國有大行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已經開業,各家銀行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從業務開展角度來說,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產品發行量還是比較小的,目前還在逐步過渡階段。

  殷燕敏進一步補充稱,從監管條件來看,理財子公司在投資門檻、投資范圍等方面相較於銀行理財有很大優勢。近期銀行也在為理財子公司招兵買馬,為拓展權益類等其他業務范疇做准備。隨著銀行理財老產品在過渡期后逐步退出,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產品優勢會逐步顯現。

  王超指出,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后,相當於把銀行理財資管部撥出來,產品方面可能投資面比較廣,產品形態也會出現一些變化。不同於現有的固定收益產品,以后理財產品基本以浮動收益為主。

  不過,王超也表示,目前來看,雖然理財子公司在產品方面可能配置范圍稍微廣一點,但同樣難免也會受資金面影響,債券佔較大一部分,預計跟現在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目前,銀行理財子公司的信譽還在建立過程中,其發行的理財產品認可度較低,吸引力提升也需要一個過程。”王詩強分析,銀行理財子公司在建立信譽過程中一定要盡職盡責,不能出現重大事故,否則就會導致銀行投資客戶快速流失,產品吸引力難以提升。

(責編:李楠樺、劉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