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放棄百萬年薪“出走”的基金經理們

張姝欣 陳鵬
2019年09月12日09:17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原標題:放棄百萬年薪“出走”的基金經理們

  “當時裸辭創業的時候,所有人都會覺得你是傻子,連我父母都覺得在基金公司工資那麼高,以后肯定后悔。”鄭志勇回憶起做出離職決定時,周圍人的態度。

  基金經理跳槽不是新鮮事,但今年有點多。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9日,離職基金經理數為167位,而在2017年、2018年同期,這個數據是118位、122位。也就是說,今年以來離職的人數比去年同期多了近4成。

  除了業績不佳被迫“下課”的基金經理,更多的人,是抱著“跳到”大平台,或者轉道從事私募、做財經博主的初衷離開的。新京報記者採訪到了幾位離開公募行業的基金經理和行業獵頭,講述他們的故事。

  基金經理面臨“驗收期”

  今年離職的多了近四成,廣發基金最多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9日,今年離職基金經理數為167位。而在2018年同期,這個數據是122位。今年離職的人數比去年同期多了近4成。

  截至9月9日,離職基金經理數最多的是廣發基金,有7人離職,匯添富、東方基金分別有6人離職,富國基金、泰達宏利、平安基金有5位基金經理離職,鵬華基金、天弘基金、上投摩根、長信基金、浙江浙商証券資管有4人離職。

  從基金經理流動率來看,截至今年9月9日,弘毅遠方和中泰証券資管以300%的變動率並列第一,嘉合基金、國融基金、凱石基金、紅土創新基金的變動率也超過100%。總體而言,管理規模較大的基金公司基金經理變動率相對較小。在138家基金中,按照基金經理變動率排名,易方達、華夏、匯添富、中銀基金、博時基金均排在后列,排名分別是69、70、84、91、112名,這五隻基金在今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公司規模(非貨幣)排名中,位列前五。

  “在過去的幾年裡,股指漲幅有限,資產管理行業的擴張也不是很快,這必然加劇競爭。我關注到,有少數的公司規模是擴張的,但更多的公司規模是穩定甚至是縮小的,這種情況下,人員的流動肯定就會比較大,其中,尤以中小機構為甚”。相聚資本總經理梁輝表示。

  天相投顧投資總監賈志認為,因為上半年市場表現不佳,導致業績不佳而“下課”的基金經理也不在少數。“一般來講,連續兩年內業績都在行業后1/4的基金經理,會面臨轉崗或者是下課的壓力。”

  “業績不好的話,一年你可以有各種理由,兩年就很勉強,三年絕對說不過去了,必然得走人。”鈾鏈投資董事長兼基金經理張翼翔表示,受到2015、2016年股市波動的影響,今年對基金經理是一個“驗收期”,必然有大批業績不佳的基金經理離職,才能跟投資人有交代。

  這點在離職數第一的廣發基金上也有體現。數據顯示,廣發離職的基金經理中,有兩位在管理廣發轉型升級混合基金的一年多時間內,基金淨值跌幅超過33%,在同類基金尤其是在廣發基金內部排名靠后。

  還做公募

  “跳到”募資能力更強的平台

  對於不想轉行的基金經理,跟其他行業一樣,換工作的目的無非有二:薪資、平台。而公募行業的特殊之處在於,靠規模吃飯,也就是管的錢越多,掙的錢往往越多。因此,基金經理最理想的選擇就是“跳到”募資能力更強的平台。

  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這些離職的基金經理中,有4位選擇了方正富邦,浦銀安盛、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也分別招了今年離職的3位基金經理。其他基金經理選擇的,包括民生加銀、嘉實基金、招商基金等。

  “背靠銀行、券商等資源背景很強的基金公司,往往有著很強的募資能力,分給渠道上的錢很少,就算規模上沒有排在頭部,也可以活得很滋潤”,張翼翔分析稱。

  “當然,基金管理規模也是評價募資能力的非常直觀的指標,而從這個角度講,一般來說,中小機構能夠提供的薪資福利跟大機構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賈志表示。

  太智聯合統計的數據顯示,2017年,在管理規模前十的基金公司中,基金經理平均收入是192.09萬元,接近200萬元。而在非前十的基金公司中,基金經理平均年薪是145.32萬元,接近150萬元。就基金經理平均年薪方面,規模前十的基金公司高出非前十基金公司約三成。

  薪酬水平也決定了機構能否留得住業績突出的基金經理。

  “公募機構的特點就是行業內交流非常頻繁,薪資整體上還是比較透明。同樣是管100億,基金經理在不同的品牌獲得的收入差別很大,一些做得好的基金經理,如果拿不到理想的年終獎,自然會考慮離職。”賈志表示。

  “這一年我在這個團隊的貢獻是另一個人的兩倍,但是不可能給我兩倍年終獎,給他一倍,這樣破壞大環境,打消大部分人的積極性。所以最后隻給我多加了10%-20%。”一位離職的基金經理也對此表示了不滿。

  一位獵頭對記者表示,一些業績不錯的基金經理在年后也主動聯系她,表示出換工作的意向。

  在薪資方面,賈志認為進行了事業部改革的機構更具備優勢。雖然每家的激勵手段有不同。總體來說就是將基金經理的收入和基金管理規模相關聯,提供的獎勵空間足夠大,借此鼓勵大家多勞多得。張翼翔形容事業部是“公募和私募的中間地帶”,參與的基金經理與公募機構的合作方式類似於私募合伙人,盈虧同步。

  目前,市場上包括中歐基金、前海開源、國泰基金等十多家公司都進行了事業部改革,還有不少基金公司內部已開始試行,但未對外公布。“當然,同樣實行了事業部改革的機構,願意放給人才的利益多少也有所不同。”賈志表示。

  除了薪資,募資能力強的平台能夠為基金經理配備更好的資源,尤其是影響投資業績的投研團隊。梁輝表示,資源雄厚的公司往往能得到很多券商賣方的支持,也會自己聘用一定數量的研究員,這些優勢都是背景一般的中小基金公司所不具備的。

  張翼翔補充,也有少數基金經理是被“挖走”的。每個基金經理在投資中都有強烈的個人風格,比如有些基金經理非常擅長在藍籌板塊掙錢,就可能被投資風格類似的機構“挑中”。

  誰在拋出橄欖枝?

  “隻要你有知名度,收入就不是問題”

  一個業績不錯的基金經理,即使自己沒有顯露出離職的意向,券商資管、保險以及近期成立的銀行理財子公司等機構也會頻頻對其拋出“橄欖枝”。

  “合格的基金經理是稀缺資源,他們不是學校裡可以教得出來的,需要經驗的積累,也要經過市場對他業績的檢驗。”賈志表示。

  一位獵頭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除了公募機構、私募機構、券商資管、保險業,這半年成立的銀行理財子公司也非常希望能夠“挖到”有能力的基金經理。“已有一些銀行理財子公司跟我提出想要接觸一些業績不錯的基金經理。”她表示。

  而在今年6月先后開業的建信理財、工銀理財、交銀理財的社會招聘信息也透露出對具備公募從業經歷的人才的偏愛。

  以建信理財為例,其發布的2019年社會招聘信息顯示,招聘職位共有七大類,包含產品類、研究類、投資類、交易類、風控類、科技類和綜合類。研究類包括宏觀策略研究崗、債券研究崗、行業研究崗等。投資類提供的崗位分別為大類資產配置、FOF投資、固收投資、權益投資、股權資產投資、專戶投資、全球資產配置等職位﹔風控方面,招收崗位包括合規管理崗、綜合分析崗、審計崗、項目評審崗、法律事務崗、風險管理崗等。

  其中,研究類、投資類、風控類崗位與公募基金多有重合。而FOF投資崗、固收投資崗等多個崗位的職能與公募基金中的崗位職能基本一致。“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優勢在於固收類產品,但在財富管理端和資產管理端兩個方面還需要優秀的資管人才。”賈志分析道。

  “在這個行業,隻要你有一定的知名度,大家知道你的業績足夠好,收入、工作等就都不是問題”,財經大V、知名博主望京博格鄭志勇說。

  換一條賽道

  “手裡有聚寶盆,怎麼願意拿工資吃飯?”

  在那之前,鄭志勇在公募基金領域已經是“老人”,先后在銀華基金、方正富邦基金等機構待了十年,從事金融產品研究與設計工作。拿著高於行業內平均薪資的薪水,每天的工作也是駕輕就熟,在外人看來,他沒有離職的理由。

  選擇離開,鄭志勇稱是因為他不認同公募基金的經營模式。“比如在(滬指)6000點的時候客戶來買基金,你雖然知道不應該賣,很有可能會賠,但最后你肯定會賣給他,因為你當時想的是你不賣,別人也會賣給他。”他認為,“隻關心客戶買不買,而不關心虧不虧,這種模式對於投資者的客戶體驗會很差。”因此他最后決定,自主創業當博主,做基金投資組合的付費咨詢。

  相聚資本總經理、原泰達宏利基金經理梁輝則表示,公募基金有它的優勢,運作正規、外界認可、平台也夠大,2014年第一批私募牌照下放,“當時大家看到了資產管理業務的新的可能,自然也就支持我換一條賽道”。

  談及基金經理的自立門戶,從事宏觀對沖的張翼翔強調基金經理擁有投資“模型”的意義。“每個基金經理幾乎有一個恆定的,幾乎是唯一的追求目標,就是准確、高效的投資模型。無論是巴菲特還是索羅斯,他們的模型幾乎幾十年沒有改過,持續幫他們掙錢。如果模型成熟了,你手裡有聚寶盆,怎麼會願意拿工資吃飯呢?”

  張翼翔先后在中信証券、國信証券任首席投資顧問、基金經理后,2013年創辦了鈾鏈投資。

  “如果基金經理還沒有成熟的投資模型,那麼離職只是想去不同的機構鍛煉自己的模式使之更精確。如果自認為模型成熟了,大概率就是做私募合伙人了。”張翼翔說。

  張翼翔透露,身邊還有一些基金經理最終的職業是管理自有基金。“我認識的一位操盤手,量化模型的規模就是1000萬,他就每年用自有資金從1000萬開始投資,多賺的錢一年后拿出去,把賬戶歸到1000萬再來一輪。”

  對“奔私”更慎重

  有人成為私募大佬,也有人黯然離場

  如果選擇離開公募,“奔私”成為一部分基金經理的選擇。有一小部分人選擇創業,通常是成立私募機構,而多年的公募經驗以及行業人脈的積累,則是他們創業的資本。

  從2007年起,基金經理“公轉私”的腳步就從沒有停下,到了2014年,第一批私募牌照發放后,原本還持觀望態度的一些基金經理更是下定決心,“公轉私”也達到高潮。發展至今,已有人成為了私募業的中流砥柱。

  被稱為“公募一哥”的王亞偉從華夏基金離職后,成立了千合資本,目前已是百億級私募。淡水泉的趙軍、星石投資的江暉、朱雀投資的李華輪、景泰利豐的張英飚、世誠投資的陳家琳等人都有公募基金經理的職業背景。最近,原方正富邦基金總經理鄒牧離職后,備案了私募寧波惠恆拓股權投資基金。

  梁輝談及“公轉私”的初衷,稱一方面是當時受到同行、同事紛紛創業成立私募的鼓舞,另一方面跟大環境的轉變也相關。“我觀察到當時的資產管理行業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和專業化的進程中,也就有很多的機會。”相聚資本成立於2015年,梁輝擔任總經理。

  當然,在“公轉私”這條道路上走起來並不容易,有人成功,也有人淡出了舞台。

  時任嘉實基金經理的王貴文,憑借一年淨值增長175.9%的戰績,成為明星經理,並在2007年成立了隆聖投資,4隻產品遭遇熊市重挫,2011年,隆聖主動提出清盤要求。

  鄭志勇回憶,與他同階段創業的同行們,已經有人創業失敗,黯然回到了公募機構。“我身邊有一個公募基金經理出來做私募,私募黃了,又回到基金公司,一晚上頭發都白了。”

  “私募的成功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如果按照市場規模超百億來定義成功,那麼成功概率可能不到千分之一。投資能力、出來創業的時間點缺一不可。”一位私募基金合伙人李強(化名)表示。

  李強在某頭部基金當了6年基金經理后,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一家中等規模的私募。他表示,在投資理念上,公募與私募還是有差距。公募沒有清盤限制,做相對收益,隻要不過分激進,產品風險較小,差距隻在收益。而私募產品有清盤限制,管理者要更謹慎,部分基金經理可能會“水土不服”。

  張翼翔總結,就他觀察“公轉私”失敗的基金經理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一般基金經理的投資模型是市場化的,一旦模型跟國家較強力的宏觀調控政策相沖突后,就會失靈。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實力,“有不少人在公募機構是因為恰好處於股市上升期,或者賭對了板塊,但其實投資模型根本沒有成熟,也就是經過一個牛熊周期的業績檢驗。”

  “檢驗模型也很簡單,就是能不能拿出一個跨越牛熊周期,又做了N個波段,大概率是掙錢的,這就說明你的模型是有效的。”張翼翔說。

  多位從業者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相比於2014年的熱潮,目前基金經理對“公轉私”會更加慎重。

  賈志分析這跟市場環境有關。“當市場環境轉暖,形成比較持續性的牛市的時候,會出現比較集中的大面積的公募轉私募,在比較低迷的時候,這種現象就會比較少。”鑫聖金融研究院院長曾表示,從目前的市場來看,一方面,市場行情不景氣,流動性減少,缺少能讓客戶短期獲利的機會﹔另一方面,行業整頓、合約合規方面有難度。

  創業背后

  每天生活在“懸崖邊”VS享受攀登的感受

  和大多數創業者一樣,基金經理創業的每一步都充滿著不確定性。

  自從創業做私募,張翼翔每天就像生活在“懸崖邊”,行業無時無刻不在洗牌。在他看來,基金業既會隨時有像“尖刀”般具備成熟投資模型的對手異軍突起,也有公司因為偶發事件隨時倒下。

  “私募管理規模越大,犯了錯誤之后虧得越多,倒下得越快。即使可以用多隻基金對沖風險,但是在股市向上或者平穩的情況下,9成的基金經理都頭腦發熱忘記了對沖,最后崩掉,這是人性的貪婪帶來的風險。”他說。

  李強也對記者表示波動的外部環境讓他“壓力很大”。“2015年成立私募后,原本想著可以和以前的客戶資源做一個銜接,但是計劃沒有變化快,近幾年外部環境波動太大,有些客戶都自顧不暇,說沒有募資壓力都是騙人的。”

  “投資人跟基金經理之間的關系其實極其單純,業績好我就跟著你,業績不好私人關系一點用都沒有。”李強說。

  身份上的轉換也是新的挑戰。“我原來做公募基金,雖然也管投研團隊,但總體業務上還是做投資。但做私募我既是公司的所有者,也是管理者,要考慮到營銷、團隊等方方面面的問題。”梁輝表示。

  作為財經大V,鄭志勇認為“口紅一哥”李佳琪的一句話很能形容他的心情,“就算李佳琪火成這樣,他也在採訪中說害怕他的直播沒人看了。我也一樣,我會擔心我發的文章沒有閱讀量,因為流量也是我自身價值的一部分,每天晚上我都會看下文章的點擊量。”

  但他們認為,在一邊咬緊牙關“扛過”一個個困難的同時,也在享受著做公募基金經理時享受不到的自由度和自我實現。

  梁輝表示,私募行業的發展雖然是起伏的,但長期是向上的,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自己的投資能力,這才最重要。

  李強則表示,從事私募也讓他有了更大的自由度。相較於公募基金的股東與基金管理團隊間互相制衡的關系,私募基金的LP、GP制度更加有利於資管團隊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決策。

  鄭志勇笑稱創業后的生活變化是“身體累,思想不累。那些才華沒有被認可,想法沒有被採納的苦惱都沒有了”。他說,“你活一輩子,總要留下點什麼,起碼我寫了十幾本書。”

  張翼翔則在享受這種做“個人英雄”的成就感。在他看來,全世界的很多行業,都需要依托團隊的力量和公司的資源,但是隻有對沖基金這個行業隻需要自己的頭腦。“在基金行業,能練出成熟模型的經理都是少數站在珠穆朗瑪峰上的人,我享受這種一邊攀登一邊賺錢的感受。”

  新京報記者 張姝欣 陳鵬

(責編:李楠樺、劉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