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華為連續4年登頂民企500強,12家營收超3000億

2019年08月23日08:57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原標題:華為連續4年登頂民企500強,12家營收超3000億

8月22日,在由全國工商聯與青海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上,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等榜單公布。數據顯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海航集團有限公司、蘇寧控股集團位居榜單前三位。其中,華為連續4年登頂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此外,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的入圍門檻繼續提升,達185.86億元,對比四年前已經上升83%。

華為、海航、蘇寧分列民營企業500強前三

記者注意到,“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的位次按照營收排序,對應的是上一年的營業收入,如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對應2018年的公司營收。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超大型企業繼續增長。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顯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海航集團有限公司、蘇寧控股集團位居榜單前三位,對應的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為7212.02億元、6182.93億元和6024.56億元。在這三家之后,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恆大集團有限公司、京東集團等9家企業2018年的營業收入也超過3000億元。與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對比,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元的企業增加3家。

此外,今年有20家民企500強入圍世界500強,比上年增加3家。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樂江在峰會上表示,從今年的世界500強榜單看,我國入圍企業數量增加不少,有些企業名次進步很快。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規模上的“大”並不等同於實力上的“強”。衡量是否“強”的標准,關鍵在於核心技術強、創新能力強、質量品牌強、人才隊伍強、社會責任感強﹔關鍵在於盈利能力、價值創造能力、風險控制能力、可持續且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較高的資本收益率等等。企業不僅要做大,更重要的是要做強做優。

入圍門檻四年上升83%至185.8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的入圍門檻繼續提升,達185.86億元。

榜單顯示,今年上榜最后一名的企業是浙江國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營收為185.86億元。對比中華工商網可查的歷年榜單數據可見,最近的四年間,500強榜單的入圍門檻上升了83%。在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排名最后的成都紅旗連鎖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營業收入為101.75億元。彼時是500強入圍門檻首次突破百億元的整數關口,前一年最后一位公司的營業收入僅為95.09億元。2017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的最后一位上榜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0.52億元、156.84億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浙江省企業上榜最多,有92家,其后為江蘇、山東、廣東和河北。500強企業所在行業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最多,有55家。對於企業來講,究竟需要多少年才能成長為500強?按照天眼查的統計,上榜企業中,注冊時間集中於1992-2011年,其中2003年注冊的500強企業最多,有41家。

“從今天發布的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看,入圍企業的資產和規模進一步提高,企業的質量效益和產業結構持續改善,‘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且更加穩健,自主創新能力、產業融合深度、遵規守法意識不斷增強,一些超大型企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很多企業更加注重承擔社會責任,為實現‘六穩’作出了積極貢獻。”徐樂江8月22日表示。

在峰會致辭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對民營企業的發展提出一些希望,包括“做精主業,加快推動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加大技術創新,努力增強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等。

高雲龍還指出,當前,民營企業在關鍵領域被卡脖子問題依然突出,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現象還有不少,我們既要用好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成功經驗,更要有自主創新的骨氣和志氣,要下決心下大力氣攻克一些前瞻性技術、顛覆性技術,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聚焦人工智能、5G、物聯網、新能源、生命科學等各行各業的技術前沿,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匯聚創新人才,積極引領技術變革,善於用新技術賦能提升傳統產業,通過不斷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逐步邁向行業頂端和世界前列,努力創造出全球產業鏈上的領軍企業。

為連續4年登頂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在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取代聯想的榜首地位后,華為已經連續在2017、2018和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衛冕”。

資料顯示,在幾次榜單內,華為對應的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在201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聯想以2895億元的營業收入位居排行榜的首位,而當時華為僅以12.79億元的收入之差排名第二。此后的2016至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華為的營收分別約為3950億元、5216億元、6036億元、7212億元。

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之后,華為依然實現增長,今年上半年收入超4000億。

7月30日,華為在深圳坂田總部召開今年上半年業績發布會。半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401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2%,淨利潤率8.7%。華為公司董事長梁華表示,2019年上半年,華為業務運作平穩、組織穩定、管理有效,各項財務指標表現良好,實現了穩健經營。

具體到各業務收入,華為今年上半年運營商業務收入為1465億元,目前已獲得了50個5G商用合同,累計發貨超過15萬個基站﹔企業業務收入為316億元﹔消費者業務收入為2208億元。智能手機發貨量(含榮耀)達到1.18億台,同比增長24%。

梁華表示,“五月份之前,華為收入增長較快,‘實體清單’之后,因為存在市場慣性,也取得了增長。華為面臨的困難依然很大,這些困難,可能會暫時影響我們的前進節奏,但不會改變前進方向,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會持續投資未來,計劃2019年研發投入1200億人民幣。”

小米、美團、順豐、新希望等明星企業排名上升

隨著營業收入的上升,一些明星企業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的排位出現上升,包括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等。

具體來看,美團背后的主體公司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在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排名第104位,較上一年的第291位上升187位。榜單顯示,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的營業收入為652.27億元,上一年則為256.57億元。

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在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排名第72位,對應的營業收入為729.98億元。對比上一年的數據,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在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的排名上升到第31位,對應的營業收入達1311.77億元。

在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位列第24位,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位列第62位,對應2018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49.15億元、909.43億元。而在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兩家公司的排名則為第30位、第75位。(陳鵬)
 

(責編:申佳平、劉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