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面對賺錢APP利誘 保持清醒有多難

針未尖
2019年07月30日08:30 | 來源:北青網
小字號
原標題:面對賺錢APP利誘 保持清醒有多難

看新聞可以賺現金,刷視頻可以拿紅包,甚至聊天打字、走路跑步也可以賺錢……現在,一批聲稱使用就能賺錢的手機APP,頻繁在網絡上打廣告,吸引大量用戶下載安裝。“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此類APP多數涉嫌夸大宣傳,承諾的高額回報往往無法兌現,鼓勵用戶拉人頭發展下線的模式,引發質疑。

在手機應用市場,打著賺錢噱頭的APP幾乎隨處可見,且覆蓋領域廣,包括新聞閱讀、影音播放、健康運動、小說閱覽、手機輸入法等。因為時間自由,再加上廣告宣稱“簡單輕鬆”,賺錢APP受到不少用戶青睞。然而事實証明,這類APP往往並不能讓用戶實現“有手機就能賺錢”甚至於“躺著就能賺錢”,賺錢APP並沒有給我們掉下餡餅,而是挖了一個個陷阱。即便有賺錢可能,也是在完成各種前提任務,比如簽到、分享、做任務、收徒等,耗時耗力之后才會獲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收益,提現門檻還比較高,可謂得不償失。

耗時耗力卻幾無收獲倒在其次,更大的問題還在於,隨意注冊使用賺錢APP,存在泄露個人信息的風險。賺錢APP在注冊時,基本要求用戶填寫真實姓名、手機號碼、身份証號,因為涉及利益與提現,還要綁定銀行賬號、微信號等。一些賺錢APP為消除用戶擔心泄露個人信息的疑慮,還宣稱自身和某某互聯網企業達成了合作。在很多軟件都進行了實名認証的當下,不少用戶覺得再多幾個實名認証也無大礙,然而,當他們一腳踏進賺錢APP的圈套,兼職、推薦刷單、網貸等騷擾電話就開始找上門來,讓人不堪其煩。

正如法律人士所說,賺錢APP基本上涉嫌虛假宣傳,以所謂的賺錢獎勵誘人下載,以及向周圍親屬朋友分享,吸引大量手機用戶加入,刺激流量擴張,再通過流量變現獲利。同時,巨大的流量還可以用來吸引融資、提高企業估值,而用戶則相當於“被人賣了還幫人家數錢”。有的賺錢APP要求用戶繳納押金作保証且難以退款,則涉嫌詐騙﹔有的賺錢APP要求用戶以收徒等方式作推廣,師傅、徒弟、徒孫構成上下層級,師傅能從徒弟、徒孫處獲得收益,這就涉嫌“拉人頭”式的傳銷了。

故而,面對賺錢APP利誘,用戶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天上不會掉餡餅,地上卻會有陷阱。問題的關鍵也許不在於那些宣稱“看視頻能賺錢”“跑步也賺錢”“看小說賺錢”的APP的忽悠話術有多高明,而在於一些用戶太功利,一個個功利性APP,恰巧碰上了一個個功利性用戶,又怎麼會沒有市場?因此,在披露賺錢APP真相之余,輿論要提醒用戶不要輕信此類APP“輕鬆賺錢”的廣告,以免上當受騙。那些從中賺到錢的故事或許就是他們做的利誘文章,一個簡單的道理是,當用戶可以賺到錢,APP運營者又從哪裡賺大錢?

在提醒用戶遠離賺錢APP時,各地相關部門應加大對相關APP不規范行為的處罰力度,倒逼平台加強廣告審核,規范自身行為。比如,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前不久約談了曾宣稱“看新聞能賺錢”的幾款資訊類平台,要求相關企業加強廣告發布前審查把關,杜絕發布虛假違法廣告。此外,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還要加強對這類平台的運營資金監管,防止平台出現“跑路”現象,損害用戶權益。

(責編:易瀟、劉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