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金融機構不再獨斗 聚合模式解決小微企業信貸難題

李 禾
2019年07月23日09:22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金融機構不再獨斗 聚合模式解決小微企業信貸難題

  小微企業和三農群體,由於無報表、無信評、無抵押的“三無”,導致了高成本、高風險、高利率的“三高”,其融資難、融資貴也是全球性的難題。但是隨著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小微企業和三農群體在產業升級、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迫切需要改善這部分人群的融資環境。

  該如何破解普惠金融“最后一百米”的難題?在日前舉行的“2019普惠金融高峰論壇”上,一種新模式——普惠信貸聚合模式獲得多方認可。在聚合模式中,銀行、保險、互聯網公司、科技企業等諸多業務參與方,在遵循自身經營資質要求和機構間合作規范的前提下,發揮各自在業務屬性、服務網絡、數據沉澱、科技研發、融資渠道等方面的差異化優勢,從而提供多元化、價格可承擔、體驗便捷的信貸解決方案。

  遭遇傳統信貸與新金融雙重“排斥”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布的《普惠信貸聚合模式研究報告》顯示:在傳統金融機構面前,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三農、低收入等群體一般難以滿足商業銀行要求借款人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或經營表現、充分的資產作為抵押物等授信政策的門檻。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金融科技的應用,新技術的應用挖掘了社交、線上消費、支付等軟數據“變現價值”,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貸服務門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說,隨著這種“互聯網+”模式把線上用戶的數據挖掘得越來越充分,新的金融“排斥”也隨之產生。那些具有合理、真實的融資需求的生產經營活動集中在線下,或互聯網應用能力和移動智能機操作經驗不足的小微企業主、三農人群、城鎮低收入群體,如果有價格合理、可負擔的資金為其“造血”,他們完全能夠在償還本息的同時,提升自己的生活和經營能力,但卻因觸網概率低,缺乏線上行為痕跡享受不到“互聯網+”帶來的便利。而且純線上信貸一般額度較小(平均額度約1萬)、期限較短(平均期限不超過1年),難以符合這部分人群生產經營上的用款需求。

  整合優勢資源重塑信貸服務

  普惠信貸聚合模式是指將優勢資源整合,重塑信貸服務的供給方式。曾剛說,這是將結構復雜的信貸業務鏈條拆解,引入在各個細分環節具有比較優勢的服務機構,通過專業化分工彌補業務短板,促使整個供給體系能夠以商業可持續的方式向小微企業主、農戶、城鎮低收入群體等提供產品設計合理、價格可承擔的普惠信貸服務,真正意義上化解其融資難題。

  中國民生銀行總行個人金融部總經理鞠偉宇認為,在聚合模式下,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機構合作聚合。“至少應包括平台公司、增信機構、數據級科技金融公司”。平台公司包括阿裡、騰訊、平安、小米等,它們可為傳統金融機構“獲客引流”,並運用其自有數據、模型對借款人進行風險評級。增信機構則包括保險、擔保公司等,它們能搜集或收取與信用評估相關的數據,並進行數據加工,進行風險評估界定﹔科技金融公司除了發揮數據的功能外,在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方面也能發揮作用。

  截至2018年底,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鄉鎮機構覆蓋率達96%,全國人均擁有的銀行賬戶數為7.2個,銀行卡人均持卡量5.5張。

  “銀行考慮到自己的風險偏好,更多用自己低成本的資金來服務優質的小微企業。相反,非銀行金融機構有豐富、准確、快速的渠道在金融科技開發和應用方面有很多創新。因此,他們服務的人群和優勢不一樣。”平安集團旗下普惠金融業務群——平安普惠董事長兼CEO趙容奭說,如果雙方能夠各自用自己的優勢,有差異化地攜手進入市場,更多原來沒有辦法被服務的小微企業和人群就能享受金融服務,市場總規模也會隨之擴大。

  “在聚合模式下會有多方參與,在開始時,獲客成本和價格可能會高一些,但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公司的進入,在市場作用下成本分攤,貸款價格會逐漸下降,申請效率也會提高,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就可迎刃而解。”趙容奭說。

  平安普惠和銀行、保險合作方等已經在探索聚合模式。截至2018年,已累計為超過1000萬借款人提供借款服務,業務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管理余額中,小微企業業務佔比達50%。在2019年一季度新增業務中,約60%的借款人在通過平安普惠平台申請借款時,從未從銀行獲得經營類或消費類貸款。

  國家層面利好持續釋放

  中國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副巡視員李青川說,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融資實際利率的措施,決定開展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促進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從國家層面持續釋放利好。“因此,要凝聚市場主體合力,努力構建錯位競爭的普惠金融供給格局,各類銀行保險機構和新型機構,要在產品供給、服務體系等方面加強合作,形成相互補充、各具特色的普惠金融服務供給體系,實現對普惠金融客戶的分層供給。”

  據統計,我國小微企業貸款量增價降。截止到今年5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的貸款余額10.25萬億,比2018年初增長了33.46%,高於各項貸款的增速14.17個百分點。今年前5個月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是6.89%,比2018年一季度降低了0.92個百分點。

  平安集團聯席CEO陳心穎說,為了解決信貸機構和小微企業等信息不對稱問題。目前,在大灣區、香港、東南亞都推出了區塊鏈中小企業平台,動態的把中小企業信息報表加密做成眾多模型,形成征信報告給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可更准確判斷風險,中小企業也可更快拿到融資,可降低20%—30%的信貸成本。“未來,科技在中小企業普惠金融方面,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為了紓解三農人群的融資難題,2016年開始,平安普惠先后和上海宋慶齡基金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等合作,向農村創業群體提供免息貸款服務。2018年,還與長期扎根農村的農擔、農委和公益助農組織等各地專業機構協作,推出低息貸款產品等。如中國婦女十二大代表烏仁也曾獲得免息貸款,不僅將鄂溫克民族手工藝品生意越做越大,還帶動全旗70多個貧困戶一起脫貧。

  李青川說,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百米”,應發揮地方政府的職能作用,強化政策銜接與配合。通過貼息、補貼、獎勵等配套措施,加大普惠金融的扶持力度,引導政府型融資擔保機構,降低融資擔保費率,進而降低小微企業貸款和涉農貸款的綜合融資成本。同時加強監管,排查和化解擔保、小貸等新型機構的風險隱患等。

(責編:史雅喬、劉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