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京城41家社區支行關門謝客  差異化發展或成出路

2019年06月24日08:34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京城41家社區支行關門謝客 差異化發展或成出路

以搶佔“最后一公裡”為目標的社區支行,至今在我國已經走過了6年的歷程。與2013年和2014年的“火熱”狀態相比,這幾年社區支行快速遇冷。

《証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門庭冷落、網點關停是現今社區支行比較普遍的現象。據記者統計,從今年年初至6月22日,京滬以及廣東地區(包含深圳地區)共有67家社區支行獲得了終止營業的批復。

“北上廣深”多家網點歇業

據《証券日報》記者統計,從今年年初至6月22日,監管部門批復同意了北京地區41家社區支行(包含小微支行)終止營業。據了解,41家社區支行都是來自股份制行,其中,5月份“關店”的社區支行數量更是達到20家。在關閉的20家社區支行中,僅光大銀行“關店”的社區支行數量就達到15家。

無獨有偶,在上海、廣東(包含深圳)也存在類似情況,社區支行集體終止營業。據《証券日報》記者統計,今年上海銀保監局共批復了11家社區支行終止營業的請示﹔廣東銀保監局共批復了9家社區支行終止營業的請示﹔深圳銀保監局共批復了6家社區支行終止營業的請示。

此外,相關的數據也印証了銀行關停的社區支行逐漸增多。銀保監會官網數據顯示,2017年末和2018年末,退出的社區支行數量分別為445家和1032家。此前,這一數據為0。截至2019年1月10日,存量社區支行超6000家,已退出的社區支行數量則超過1300家。

各家銀行的年報也印証了這一點,《証券日報》記者查閱上市銀行2018年年報發現,隻有少數幾家銀行披露了和社區網點相關的數據。其中,截至2018年年末,民生銀行持有牌照的社區支行為1347家,較前一年末減少275家,而2017年曾披露社區網點相關數據的興業銀行和華夏銀行在去年的年報均未披露相關數據。

從《証券日報》記者實地走訪的情況來看,門庭冷落、網點關停、駐點人員回支行網點幫忙——這是現今社區支行比較普遍的現象。

很多社區銀行雖然開門納客,但是網點“生意”十分冷清,並且工作人員稀少,一般包括保安在內隻有兩名工作人員。記者有時在網點駐足半個小時,也不見其他顧客前來。

社區支行路在何方?

與最初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不同的是,如今,社區支行不是當初想象的模樣。2014年-2016年社區支行曾迎來開設潮,但2017年以來社區支行開始撤並,至今關停的社區支行也是逐漸增多。

究其原因,零壹財經認為目前已有的社區支行,在人員團隊與營銷渠道等方面均承襲了原有銀行的資源稟賦,而這也恰恰成為其發展的制約因素,使產品開發流程、考核激勵與風控措施等難以迅速變革,存在一定的歷史包袱。“社區支行與傳統銀行的經營模式最為趨同,發展中也借助總行的資源稟賦,實際等同於特色支行,很難有創新性突破。”

同時,在金融科技的驅動下,越來越多的個人客群逐步注重用戶體驗、線上辦理金融業務,因此導致銀行網點客流量下滑,掀起網點革命的浪潮。近年來,商業銀行不斷推出新的金融業態,除了社區支行之外,還有直銷銀行與手機銀行,從各種渠道來加速網點變革。“恰恰是由於這些不同的線上渠道入口,引發用戶分流,才導致不再需要線下網點,社區支行大量關停”。

與此同時,社區支行在市場上一直以來還有“是否屬於社區銀行”的不同理解。有觀點認為,銀行開設的服務社區居民和小微企業的簡易型銀行網點即社區銀行。也有不同觀點,如恆豐銀行戰略發展部研究員王麗娟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社區銀行應該是一個法人機構,像現在的農村金融機構應該都是屬於社區銀行的范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也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不少人對社區銀行的理解存在嚴重偏差,將社區銀行簡單等同於社區支行。社區銀行和社區支行是兩個概念,社區銀行是一種銀行類型,是一種規模比較小,以傳統業務為主的中小型銀行,而社區支行只是一種簡易型網點。”

如果按照前一種觀點來分的話,那社區支行屬於社區銀行的范疇,而對於這一類分支網點的轉型方向,聯訊証券分析師李奇霖認為,目前存在網點分布不合理、選址不科學,服務和產品沒有差異化,只是普通物理網點的延伸,社區銀行和大型網點之間沒有協同,各自為政等問題。

“輕型化、精簡化、智能化、自動化、親民化、精細化等將是社區銀行今后的發展方向,未來可以借助廣泛的網點分布和深入居民社區的優勢,借用互聯網平台和外國銀行的經驗和思路,開展符合當地居民需求的各種活動,為當地居民提供各種場景體驗的社區服務。” 李奇霖表示。(彭 妍)

(責編:李楠樺、劉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