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聽“001”的故事  看中國期貨業近30年變遷史

2019年06月24日08:21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聽“001”的故事 看中國期貨業近30年變遷史

  從1990年成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算起,中國期貨市場已走過了29個年頭。雖步履蹣跚,但碩果累累。

  近日,《証券日報》記者在方正中期期貨公司,採訪了公司總裁許丹良。許丹良是中國期貨業最早一批從業者之一,方正中期則頭頂“001”號會員單位的光環。

  在許丹良看來,方正中期的發展歷程就是中國期貨業發展的縮影。近30年來,公司間並購重組加劇、監管體系完善、市場新品種上市加速、國際化程度提升、金融期貨填補空白等等,期貨業服務實體經濟、實現自身發展不斷取得進展。

  “001”始末

  1990年10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鄭州糧食批發市場成立,以現貨交易為基礎,並引入期貨交易機制,這也是中國期貨市場邁出的第一步。

  這一年,22歲的許丹良正好大學畢業,進入一家國有企業工作,從技術員做起,歷任工程師、分廠總工程師,直至分廠廠長。不過,那個時候,他並不知道什麼是期貨,更不可能想到,自己會成為“期貨人”。

  “進入期貨市場純屬意外,自己沒有什麼規劃。當時是在電視裡了解到有家期貨公司在招聘,這家公司是由物資部、商業部共同發起成立的國字頭期貨公司,我比較感興趣。后來,通過114查詢台找到了公司地址,等我趕過去的時候,人家說招聘已經結束了,隻有業務崗位還有”,許丹良在辦公室向記者講起初入行的緣故,“先從基層干起吧,能做領導,也能做員工。”

  事實証明,許丹良的選擇是對的。從1990年到1993年,短短三年之間,我國期貨交易所發展到50多家,期貨經紀機構將近1000家。當時很多人像許丹良一樣,奮不顧身,一頭扎進期貨領域。在這幾年中,中國期貨市場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實現了“量”的擴張。

  “1994年初,國內交易所幾乎沒有交易量。我們當時是做外盤的,外盤也分美盤、歐洲盤,還有遠東盤,例如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我是做遠東盤的。”許丹良回憶說。

  1994年起,國內期貨交易所迅速發展,但經過一年時間,行業便進入了清理整頓期。

  許丹良說,“公司旗下分支機構也面臨關閉,2000多名員工隻剩下不足500人。”

  25年過去了,那段艱難的日子仍存儲在許丹良腦海中。那時,他已經升任交易部總經理。“1998年、1999年的時候,公司發不出工資來,我作為交易部總經理,一年半沒拿到基本工資。”

  2000年起,歷經坎坷的期貨業步入平穩規范發展階段。同年底,中國期貨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期協”)成立。作為新中國第一家期貨公司——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成為“001”號會員。

  不過誰也沒有想到,幾年之后,這家老牌期貨公司“一分為三”了:2010年前后,演變為上海中期、北京中期和國際期貨,從股權結構來看,三家公司也不存在任何關系。而許丹良所在的北京中期承繼了原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的業務資質和許可証,“001”號會員也落在了北京中期的身上。

  “001”所承載的變遷

  2000年至2010年,是中國期貨業飛速發展的10年。這10年,行業貫徹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要求,以期貨特有的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屬性,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積極作用﹔期貨業進入了規范發展期,亂象叢生的局面一去不復返﹔行業發展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量的擴張時期。

  “2005年中期集團總部業務剝離,成立了北京中期﹔2010年我接手北京中期總經理一職,當時公司客戶保証金規模不足10億元,僅有5個營業部,全部人員100余人。”許丹良說,2010年股指期貨推出也對行業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上任后,他首先考慮到公司如何順應行業發展,做大做強,而不是延續原來的經營思路、故步自封。

  許丹良的想法是對的。股指期貨一方面填補了金融期貨的空白,一方面為行業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這一年,券商系期貨公司正式登場。

  3年后,許丹良的管理思路得到了証明。2013年,北京中期客戶保証金躥升至25億元,營業部擴張至13家,員工人數達到300人,在當時屬於中等規模的期貨公司。也就是這一年,北京中期迎來了重要機遇。

  為了推動落實大金融戰略,2013年,許丹良推動促成了北京中期與方正期貨合並。方正証券收購北京中期60%股權,同時由北京中期吸收合並方正期貨,合並后的公司更名為方正中期期貨有限公司,許丹良出任總裁。很快,公司的客戶保証金峰值高達170億元,手續費收入居行業前5名。

  許丹良是一個視事業為生命的職業經理人,參加工作33年來,僅僅休假兩次:一次是女兒考入北京大學,他兌現承諾與家人一起去歐洲旅行﹔另一次則是女兒研究生畢業,他去美國參加畢業典禮。

  “001”號會員榮譽始終與許丹良相伴,可以說,“001”號會員的故事,既是他本人的故事,也是期貨業近30載變遷的故事。

  對於這份從事了25年的事業,許丹良不僅投入了全部精力,更是傾注了大量的感情。近年來,在帶領公司快速發展的同時,他承擔了更多行業責任。如今,許丹良不僅是方正中期總裁,還是中國期貨業協會理事、協會申訴委員會主任,大連商品交易所理事、鄭州商品交易所監事、上海期貨交易所法律與調解委員會主任,北京期貨商會副會長。

  談到中國期貨行業未來發展方向,許丹良認為,《期貨法》出台前夕是行業發展的關鍵窗口期,希望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梳理行業發展思路。他建議,第一,從衍生品市場發展的角度重新定義中國期貨市場。借鑒國外期貨市場的發展經驗以及國內日益成熟的金融市場,應爭取更多的創新業務,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第二,用金融機構屬性重新定義中國的期

  貨公司,滿足投資者各種各樣的風險管理需求,期貨公司為其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方案。第三,按服務實體經濟需要,賦予期貨公司全牌照。(王 寧)

(責編:張玫、劉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