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為什麼要在“一帶一路”的非洲國家發展普惠金融

2019年06月14日09:55 |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小字號
原標題:為什麼要在“一帶一路”的非洲國家發展普惠金融

平台發稿用.png

  肯尼亞是廣袤的非洲大陸中部經濟相對“發達”的國家。是的,肯尼亞已經實現了生活必須品的自給自足,甚至鄰國富人也會在周末到這裡採購。在非洲人青睞的購物清單中,不但有中國人在這裡生產的紙尿褲等日用品﹔也有佔到非洲手機市場最大份額的傳音科技手機,這個來自深圳的手機品牌照顧到非洲各類消費層次,與華為等技術公司共同為非洲朋友帶來現代科技的便利。

  在金融方面,根據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資料,就中小微企業和個人普惠金融服務使用情況來看,肯尼亞在39個非洲國家樣本中排名第一。同時,“帶路”樣本國家中,有75%屬於中等收入和低收入的國家,有93%的人口生活在中等收入和低收入的國家中。在科技創新高速發展的當下,數字普惠金融工具,手機銀行等的使用正在幫助中低收入國家在通往更高金融包容性的路上進行彎道超車。

  日前,由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與南南合作金融中心、Financial Sector Deepening(FSD Kenya)共同發起並舉辦的中非普惠金融數字論壇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對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數字普惠金融話題做了深入研討。

  對於為何要在“帶路”國家發展普惠金融,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聯席主席兼院長貝多廣表示,在“帶路”國家發展普惠金融的益處,首先是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資金有利於激發經濟活力和提高“帶路”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一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研究顯示,在亞洲太平洋地區,將一個處於低金融包容性的國家的普惠金融程度提高到中值,可以減少4%的貧困人口。同時,為低收入人群提供貸款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參與到金融活動中來,提高他們的參與感和幸福感。

  中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三個案例模式

  當前,全球仍有17億成年人沒有基本賬戶,且幾乎全部生活在發展中國家﹔擁有賬戶的成年人中超過19%為非活躍用戶﹔不同國家、地區、人群間的金融服務差距普遍存在﹔全球發展中國家受信貸約束的中小微企業超過6500萬家,佔中小微企業總數的40%,融資總缺口超過5萬億美元。

  近年來,金融科技在中國迅速發展,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依托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和賦能,形成了一批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優勢業務,中國銀行業普惠金融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明顯提高。中國銀行業協會潘光偉專職副會長向非洲金融界分享了三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案例模式:一是建設銀行“小微快貸”,運用大數據技術,實現7*24小時運行,秒批秒貸,助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二是安徽六安農商行“拎包銀行”模式,助力解決“最后一步路”的問題。三是微眾銀行“微粒貸”,運用“大數據+風控模型”提升金融服務可得性。

  針對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潘光偉專職副會長提出:一是要逐步探索建立發展普惠金融的國際規則,將其融入到全球治理體系中,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和規則。二是應拓展應用場景,擴張普惠金融生態圈,實現金融包容性最大化。三是要努力搭建中非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國際合作平台,利用自身比較優勢進行合作,借助金融高科技的力量,探索普惠金融發展新路徑。

  中非發展數字普惠金融路徑

  中國雖然這些年在普惠金融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突破金融服務“最后一公裡”的任務依然任重道遠。中非應如何更好地發展數字普惠金融?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的思考非常全面系統:

  一是踐行國際共識。積極踐行《二十國集團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世界銀行數字普惠金融的新興政策方法》等國際共識和通行做法,結合各國各地區特色優勢,探索更具適應性、責任性和商業可持續性的數字普惠金融模式。

  二是堅持科技驅動。順應“無科技,不金融”的現代金融發展潮流,鼓勵各類機構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發精准化、差異化、定制化的數字普惠金融服務。

  三是加強風險防范。以防范數字普惠金融業務和技術的外溢風險為導向,建立完善相應的行為監管、審慎監管和市場准入體系,並注重運用監管科技改進普惠金融監管能力。

  四是健全基礎設施。依托公共財政、社會資本等多元投入,完善支付清算、信息通信等基礎設施。綜合運用信貸征信數據和新型替代性數據,依法建立廣覆蓋、高質量的普惠金融信用信息體系。加快信息披露、合同要素、信息安全、隱私保護等標准規則建設,提升數字普惠金融規范化水平。

  五是做好消費者保護。提高舉報、投訴、糾紛裁決等渠道的可獲得性和數字化程度,避免金融創新風險和成本向消費者不合理轉嫁。同時,分類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提高消費者的數字能力和金融素養,妥善解決數字鴻溝問題。

  普惠金融發展不可忽略防范風險

  防范風險是普惠金融發展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問題。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張曉慧從防風險的角度分析:對單個機構來說,普惠金融業務的風險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客戶的道德風險、違約風險。普惠金融客戶通常信用評分不高,缺乏擔保品,合約精神不強,隻考慮短期利益,違約的可能性比一般客戶要高很多。二是“大數據陷阱”,普惠金融機構容易依賴某種特定模型,隻為具備某種風險特征的客戶發放貸款,造成風險集中。借款人也容易利用金融機構基於數據模型所形成的風險偏好,多頭借貸。

  張曉慧院長以中國P2P網絡貸款引發風險的教訓提示非洲同行,借貸雙方信息嚴重不對稱,借款門檻又低,有時隻需一張身份証、一個手機號就可申請到小額網絡貸款。貸款審核過程全部在線完成,身份証是否系借款者本人所有的都不能保証,一旦發生違約,客戶群體分散,信息不全或者失真,催收難度大,全額損失概率極高。若大量客戶集中違約,平台就有倒閉風險。必須指出的是,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的確有效降低了金融服務的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務的便利性,但同時帶來的風險問題也是絕不可掉以輕心的。

  對於未來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張曉慧院長列出幾個開放性的問題,留給中國同行研究和思考:

  1、如何平衡好數字普惠金融發展中創新與風險的關系?

  2、如何構建有利於數字普惠金融有序發展的法律和監管框架?

  3、如何更新和擴展現有金融基礎設施以便更好地促進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

  4、如何切實保護數字普惠金融消費者的權益?

  5、如何加強能力建設?一方面要提高數字普惠金融服務者的經營能力和服務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消費者的數字技術應用能力和金融知識……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點金工作室 賀霞)

(責編:李楠樺、章斐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