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金融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特殊資產處置變“資產配置”

2019年05月31日17:48 | 來源:人民網-金融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5月31日電 (申佳平)“在考量中國金融風險時,注意力不應隻放在債務一端,還應關注資產端。這對於研究中國金融風險問題尤為重要。”昨日,國家金融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在出席活動中發表如是觀點。他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三大攻堅戰之首,需要建立開放、競爭的市場環境,創新特殊資產處置方式,提升處置效率,利用金融科技發現潛在投資者,找到合適定價,把“資產處置”真正變為“資產配置”。

5月30日上午,以“中國特殊資產行業機遇與創新”為主題的中國特殊資產50人論壇在京舉行揭牌儀式,並舉行首屆論壇。來自特殊資產管理領域的監管人士、專家和機構負責人參會,聚焦中國特殊資產行業的機遇與創新。李揚正是在這一論壇上發表上述觀點。

“特殊資產”通常是指由於特殊原因而被持有或需處置變現的資產,業內也稱之為“不良資產”。常言道,“汝之蜜糖,彼之砒霜。”特殊資產常被看做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經過專業運作可以實現其資產價值再創造。

國家金融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在中國特殊資產50人論壇上致辭。

建立開放市場

讓特殊資產迎接“黃金機遇期”

特殊資產行業是逆經濟周期行業。近年來,由於宏觀經濟與經濟周期影響,我國特殊資產處置任務愈加艱巨,與此同時,這也促進了特殊資產交易額擴大、參與者增多、交易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展。據銀保監會不完全初步統計,2018年全年,我國商業銀行共處置特殊資產近2萬億元,較2017年增長超40%。

國家發改委財金司副司長孫學工在論壇上指出,“特殊資產行業已經迎來了黃金機遇期。”他表示,中國經濟正在從依靠增量拉動,也就是從投資拉動向存量效率拉動的轉變,而特殊資產行業正是實現這種存量效率提升的關鍵行業。

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監事長胡建忠也表示,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變化不僅是周期性變化,而且是經濟結構與發展階段在發生變化,未來三到五年將是特殊資產的收持期。

面對新變化和新機遇,李揚認為需要進一步改善特殊資產的處置環境,建立開放、競爭的市場,打開資產“黑箱”,讓市場對資產做出分析和處置。

創新處置方式

讓特殊資產價值得到切實提升

李揚談到,特殊資產行業過去存在的“三打”處置模式,即“打折、打包、打官司”,已無法完全適應新時期的市場需求,特殊資產的防范與化解需要新舉措。

胡建忠表示,在新階段,資產公司和各參與方應該努力經營、維護特殊資產,挖掘其內在潛力,提升特殊資產價值。

重慶渝康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波提出,當前,建立和完善特殊資產市場體系是行業面臨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之一,重中之重在於培育承上啟下的二級市場,挖掘一批把特殊資產行業市場化的投資人隊伍。構建市場良性發展的產業鏈、價值鏈、生態鏈,切實提升特殊資產價值。

提高處置效率

讓金融科技賦能特殊資產生態管理

“現代金融科技工具的使用、有效的體制機制支撐,有利於特殊資產行業公平競爭的市場形成,”李揚表示,“這將切實提高我國資產配置的效率,也能真正有效的保護國有資產。”

為尋找金融科技賦能下的特殊資產生態經營模式,目前相關行業機構已經進入了“探路階段”。平安銀行特殊資產管理事業部總裁戴巍在論壇上談到,特殊資產領域的多層次市場、多元化參與主體、多元化資產處置方式正在逐步形成。金融科技有利於加速融合,對金融科技的廣泛應用可實現更多的價值挖掘。

戴巍表示,“特殊資產行業開放的趨勢和格局已經出現雛形,開放格局下的共享、合作、共贏將成為新形勢下特殊資產行業發展的主基調和主旋律,金融科技將進一步加速推進金融處置的數據化、信息化、場景化和智能化,特殊資產的經營模式將更多圍繞科技賦能、開放平台和生態經營這三大主題。”

一直以來,我國專業承接和處置特殊資產的資產管理公司主要以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為主,其處置方式主要包括訴訟追償、資產重組、債轉股、多樣化出售、資產置換等等。而近幾年來,地方資產管理公司逐漸成為了化解區域金融風險的重要力量。浙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偉達指出,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應積極為金融機構解困、傾力充當全省金融體系的“清道夫”角色﹔應積極為地方政府解圍、全力護航區域經濟穩定健康發展﹔應積極為困境企業解難、深入幫扶民營企業與服務實體經濟。此外,市場化、法制化的運作機制在有效控制與防范區域金融風險上,扮演著關鍵角色。

作為率先探索特殊資產在線處置的互聯網平台,阿裡拍賣總經理盧維興指出,特殊資產領域正呈現日益多元化、專業化、金融化、互聯網化的特點。資產信息互聯網化、更多交易雙方互聯網化的趨勢十分明顯,隨之帶來的,則是資產零售化和資產市場的逐步細分。 

(責編:申佳平、章斐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