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反彈緩釋股權質押風險 高質押比例個股數較前期減少

2018年大盤一路下行,全年跌幅達24.59%,同時引發的股權質押風險反作用於A股,成為滬指上行的一大“攔路虎”。同花順數據顯示,2019年1月4日大盤在2440.91點市場低點時,兩市累計質押股份數量達到5944.70億股,較2018年1月29日大盤在3500點階段高點時5427.47億股累計質押股份數,增加逾500億股。伴隨今年以來大盤的震蕩攀升,A股股權質押市場整體平穩,截至昨日,兩市累計質押股份數量為5978.83億股。
對此,太平洋証券指出:截至2019年3月21日,約有4.98萬億元股權質押市值未解押,佔全部A股總市值的8.16%,較前期2月15日的5萬億元和9%均小幅減少。目前質押比例均值為16%,中值12%,仍有130家上市公司質押比例超50%(2018年3月12日質押新規規定,單隻股票整體質押比例不得超過50%),但質押比例較高的上市公司數量已較前期減少。整體來看,自2018年10月份國家採取股權質押紓困行動以來,無論從未解押質押規模上來看,還是從質押比例上來看,均得到改善,股權質押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民生証券更為樂觀,其認為:市場反彈助力股權質押風險顯著化解,2019年1月份和2月份,新增股權質押規模分別為1565億元和780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8%和58%。新增質押交易數量為882筆和287筆,同比下降24%和85%,涉及質押交易的上市公司數量為491家和216家,同比下降20%和71%。2017年12月份和2018年3月份當月發起質押交易金額約4000億元,目前質押交易的規模較高峰時顯著下降。
盡管質押市場整體風險被業內普遍認為是得到化解,但多機構認為,這一風險並未實質性消除,且在各行業板塊內部也存在分化。民生証券指出:目前存量股權質押風險主要集中在2016年-2018年的股權質押交易。統計了目前尚未解除質押的股權質押的起始質押時間和成本發現,2015年至2018年3月份發起的質押交易,其質押股權的警戒線未顯著高於甚至低於目前的股價。另外,中小創質押比例高於全市場。以質押股份市值佔全板塊市值比例看,中小板、創業板與全部A股這一比例分別為18%、16%和10%。傳媒、計算機、紡織服裝、輕工制造、交通運輸等行業股權質押問題相對比較突出。紡織服裝、傳媒和輕工行業股權質押市值佔行業總市值比例最高,均為20%左右。計算機、傳媒行業跌破股權質押估算警戒線的公司質押市值佔行業總市值比例最高,均大於7%。計算機和傳媒行業跌破股權質押估算平倉線的公司質押市值佔行業總市值比例最高,均大於6%。
華泰証券同時表示:截至2019年4月1日,疑似超過警戒線的在押股票市值達到0.81萬億元,佔全部A股總市值的比重為1.30%﹔疑似超過警戒線的在押股票市值佔對應行業總市值比重居前的板塊分別是計算機、紡織服裝、傳媒和有色。疑似超過平倉線的在押股票市值達到0.56萬億元,佔全部A股總市值的比重為0.90%﹔疑似超過平倉線的在押股票市值佔對應行業總市值比重居前的板塊分別是計算機、紡織服裝、傳媒和商貿零售。
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昨日,兩市共有88家上市公司累計質押股份數佔總股數比例超50%,較大盤在2440點時的98隻下降10隻。其中ST印紀、美錦能源、貴人鳥、海德股份、藏格控股、曲美家居、銀億股份、上海萊士、泛海控股、振興生化、珈偉新能、ST新光、赫美集團和多喜愛等公司當前累計質押股份數佔總股數比例居於前列。
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一些質押比例較高的個股,尤其是陷入經營困境或處於調整周期的上市公司,目前仍被市場視為重點“雷區”,投資者也應盡量繞道而行。(記者 喬川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